Explain详解与索引最佳实践
- Explain详解与索引最佳实践
- 1、Explain工具介绍
- 2、Explain分析示例
- 3、explain 两个变种
- 4、explain中的列
- 5、索引最佳实践
- 5.1、全值匹配
- 5.2、最左前缀法则
- 5.3、不在索引列上做任何操作(计算、函数、(自动or手动)类型转换),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转向全表扫描
- 5.4、存储引擎不能使用索引中范围条件右边的列
- 5.5、尽量使用覆盖索引(只访问索引的查询(索引列包含查询列)),减少 select * 语句
- 5.6、mysql在使用不等于(!=或者<>),not in ,not exists 的时候无法使用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
- 5.7、is null,is not null 一般情况下也无法使用索引
- 5.8、like以通配符开头('$abc...')mysql索引失效会变成全表扫描操作
- 5.9、字符串不加单引号索引失效
- 5.10、少用or或in,用它查询时,mysql不一定使用索引,mysql内部优化器会根据检索比例、表大小等多个因素整体评 估是否使用索引,详见范围查询优化
- 5.11、范围查询优化
- 6、优化口诀:
1、Explain工具介绍
使用EXPLAIN关键字可以模拟优化器执行SQL语句,分析你的查询语句或是结构的性能瓶颈
在 select 语句之前增加 explain 关键字,MySQL 会在查询上设置一个标记,执行查询会返回执行计划的信息,而不是 执行这条SQL
注意:如果 from 中包含子查询,仍会执行该子查询,将结果放入临时表中
2、Explain分析示例
参考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7/en/explain-output.html
先创建几张表:
示例表:
DROP TABLE IF EXISTS `actor`;
CREATE TABLE `actor`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varchar(45) DEFAULT NULL,
`update_time` datetime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actor` (`id`, `name`, `update_time`) VALUES (1,'a','2017‐12‐22
15:27:18'), (2,'b','2017‐12‐22 15:27:18'), (3,'c','2017‐12‐22 15:27:18');
DROP TABLE IF EXISTS `film`;
CREATE TABLE `film`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1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name` (`name`)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film` (`id`, `name`) VALUES (3,'film0'),(1,'film1'),(2,'film2');
DROP TABLE IF EXISTS `film_actor`;
CREATE TABLE `film_actor` (
`id` int(11) NOT NULL,
`film_id` int(11) NOT NULL,
`actor_id` int(11) NOT NULL,
`remark`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KEY `idx_film_actor_id` (`film_id`,`actor_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INSERT INTO `film_actor` (`id`, `film_id`, `actor_id`) VALUES (1,1,1),(2,1,2),(3,2,1);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在查询中的每个表会输出一行,如果有两个表通过 join 连接查询,那么会输出两行
3、explain 两个变种
1)explain extended:会在 explain 的基础上额外提供一些查询优化的信息。紧随其后通过 show warnings 命令可 以得到优化后的查询语句,从而看出优化器优化了什么。额外还有 filtered 列,是一个半分比的值,rows * filtered/100 可以估算出将要和 explain 中前一个表进行连接的行数(前一个表指 explain 中的id值比当前表id值小的 表)。
比如下面的查询中,我们查出了一行数据,那么这一行数据我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也即:
rows * filtered / 100 = 1 * 100 / 100 = 1
explain extended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1;
show warnings;
如下图就是查询得到的一些优化信息:
2)explain partitions:相比 explain 多了个 partitions 字段,如果查询是基于分区表的话,会显示查询将访问的分区。
4、explain中的列
接下来我们将展示 explain 中每个列的信息
4.1、id列
id列的编号是 select 的序列号,有几个 select 就有几个id,并且id的顺序是按 select 出现的顺序增长的。 id列越大执行优先级越高,id相同则从上往下执行,id为NULL最后执行。
如下图:
因为俩行数据的id值都为1,所以执行顺序是从上到下执行的。
如下图:
因为三行数据的id值分别为1、3、2,所以执行顺序为:3、1、2
4.2、select_type列
select_type 表示对应行是简单还是复杂的查询。
1)simple:简单查询。查询不包含子查询和union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列子:
如下,我们得到了一条查询结果,我们可以看到select_type字段对应的属性为SIMPLE,也就是说我们的这条查询语句是简单查询。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2;
2)primary:复杂查询中最外层的 select
3)subquery:包含在 select 中的子查询(不在 from 子句中)
4)derived:包含在 from 子句中的子查询。MySQL会将结果存放在一个临时表中,也称为派生表(derived的英文含义)
我们用下面这个例子来了解 primary、subquery 和 derived 类型
set session optimizer_switch='derived_merge=off'; #关闭mysql5.7新特性对衍生表的合并优化
explain select (select 1 from actor where id = 1) from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1) der;
我们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查询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第一行对应的为primary也即复杂查询,第二行对应的为derived也即派生查询,第三对应的为subquery也即子查询
从上面的表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别的信息,接下来我们把table列拉大,如下图:
我们看到了什么,在第一行数据的table列中值为
这就意味着要想执行第一行,我们就得先执行id值为3的那一行,也就是第二行数据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derived查询在form之后
set session optimizer_switch='derived_merge=on'; #还原默认配置
5)union:在 union 中的第二个和随后的 select
explain select 1 union all select 1;
4.3、table列
这一列表示 explain 的一行正在访问哪个表。
当 from 子句中有子查询时,table列是格式,表示当前查询依赖 id=N 的查询,于是先执行 id=N 的查 询。
当有 union 时,UNION RESULT 的 table 列的值为,1和2表示参与 union 的 select 行id。
我们拿上面的列子来说,第一行数据的table列,表示我们先执行id值为3的数据。
4.4、type列
这一列表示关联类型或访问类型,即MySQL决定如何查找表中的行,查找数据行记录的大概范围。
依次从最优到最差分别为: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
一般来说,得保证查询达到range级别,最好达到ref
1)NULL:mysql能够在优化阶段分解查询语句,在执行阶段用不着再访问表或索引。例如:在索引列中选取最小值,可以单独查找索引来完成,不需要在执行时访问表
explain select min(id) from film;
2)const, system:mysql能对查询的某部分进行优化并将其转化成一个常量(可以看show warnings 的结果)。用于 primary key 或 unique key 的所有列与常数比较时,所以表最多有一个匹配行,读取1次,速度比较快。system是 const的特例,表里只有一条元组匹配时为system
const是表里只有一条元素与这个查询条件匹配的时候,就为const
system是表里只有一条元素时,而且与之匹配,就为system
explain extended select * from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id = 1) tmp;
show warnings;
3)eq_ref:primary key 或 unique key 索引的所有部分被连接使用 ,最多只会返回一条符合条件的记录。这可能是在 const 之外最好的联接类型了,简单的 select 查询不会出现这种 type。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left join film on film_actor.film_id = film.id;
4)ref:相比 eq_ref,不使用唯一索引,而是使用普通索引或者唯一性索引的部分前缀,索引要和某个值相比较,可能会找到多个符合条件的行。
-
简单 select 查询,name是普通索引(非唯一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where name = 'film1';
-
关联表查询,idx_film_actor_id是film_id和actor_id的联合索引,这里使用到了film_actor的左边前缀film_id部分。
explain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 left join film_actor on film.id = film_actor.film_id;
5)range:范围扫描通常出现在 in(), between ,> ,<, >= 等操作中。使用一个索引来检索给定范围的行。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where id > 1;
6)index:扫描全索引就能拿到结果,一般是扫描某个二级索引,这种扫描不会从索引树根节点开始快速查找,而是直接 对二级索引的叶子节点遍历和扫描,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这种查询一般为使用覆盖索引,二级索引一般比较小,所以这种通常比ALL快一些。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7)ALL:即全表扫描,扫描你的聚簇索引的所有叶子节点。通常情况下这需要增加索引来进行优化了。
4.5、 possible_keys列
这一列显示查询可能使用哪些索引来查找。
explain 时可能出现 possible_keys 有列,而 key 显示 NULL 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因为表中数据不多,mysql认为索引 对此查询帮助不大,选择了全表查询。
如果该列是NULL,则没有相关的索引。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检查 where 子句看是否可以创造一个适当的索引来提 高查询性能,然后用 explain 查看效果。
4.6、key列
这一列显示mysql实际采用哪个索引来优化对该表的访问。
如果没有使用索引,则该列是 NULL。如果想强制mysql使用或忽视possible_keys列中的索引,在查询中使用 force index、ignore index。
4.7、 key_len列
这一列显示了mysql在索引里使用的字节数,通过这个值可以算出具体使用了索引中的哪些列。
举例来说,film_actor的联合索引 idx_film_actor_id 由 film_id 和 actor_id 两个int列组成,并且每个int是4字节。通 过结果中的key_len=4可推断出查询使用了第一个列:film_id列来执行索引查找。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2;
key_len计算规则如下:
- 字符串,char(n)和varchar(n),5.0.3以后版本中,n均代表字符数,而不是字节数,如果是utf-8,一个数字 或字母占1个字节,一个汉字占3个字节
- char(n):如果存汉字长度就是 3n 字节
- varchar(n):如果存汉字则长度是 3n + 2 字节,加的2字节用来存储字符串长度,因为 varchar是变长字符串
- 数值类型
- tinyint:1字节
- smallint:2字节
- int:4字节
- bigint:8字节
- 时间类型
- date:3字节
- timestamp:4字节
- datetime:8字节
- 如果字段允许为 NULL,需要1字节记录是否为 NULL
索引最大长度是768字节,当字符串过长时,mysql会做一个类似左前缀索引的处理,将前半部分的字符提取出来做索引。
4.8、ref列
这一列显示了在key列记录的索引中,表查找值所用到的列或常量,常见的有:const(常量),字段名(例:film.id)
4.9、rows列
这一列是mysql估计要读取并检测的行数,注意这个不是结果集里的行数。
4.10、 Extra列
这一列展示的是额外信息。常见的重要值如下:
1)Using index:使用覆盖索引
覆盖索引定义:mysql执行计划explain结果里的key有使用索引,如果select后面查询的字段都可以从这个索引的树中 获取,这种情况一般可以说是用到了覆盖索引,extra里一般都有using index;覆盖索引一般针对的是辅助索引,整个 查询结果只通过辅助索引就能拿到结果,不需要通过辅助索引树找到主键,再通过主键去主键索引树里获取其它字段值
explain select film_id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1;
2)Using where:使用 where 语句来处理结果,并且查询的列未被索引覆盖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where name = 'a';
3)Using index condition:查询的列不完全被索引覆盖,where条件中是一个前导列的范围;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_actor where film_id > 1;
4)Using temporary:mysql需要创建一张临时表来处理查询。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要进行优化的,首先是想到用索 引来优化。
-
actor.name没有索引,此时创建了张临时表来distinct
explain select distinct name from actor;
-
film.name建立了idx_name索引,此时查询时extra是using index,没有用临时表
explain select distinct name from film;
5)Using filesort:将用外部排序而不是索引排序,数据较小时从内存排序,否则需要在磁盘完成排序。这种情况下一 般也是要考虑使用索引来优化的。
-
actor.name未创建索引,会浏览actor整个表,保存排序关键字name和对应的id,然后排序name并检索行记录
explain select * from actor order by name;
-
film.name建立了idx_name索引,此时查询时extra是using index
explain select * from film order by name;
6)Select tables optimized away:使用某些聚合函数(比如 max、min)来访问存在索引的某个字段是
explain select min(id) from film;
5、索引最佳实践
示例表:
CREATE TABLE `employees` (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4)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姓名',
`age` int(11) NOT NULL DEFAULT '0' COMMENT '年龄',
`position` varchar(20) NOT NULL DEFAULT '' COMMENT '职位',
`hire_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COMMENT '入职时间',
PRIMARY KEY (`id`),
KEY `idx_name_age_position` (`name`,`age`,`position`) USING BTREE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4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员工记录表';
INSERT INTO employees(name,age,position,hire_time) VALUES('LiLei',22,'manager',NOW());
INSERT INTO employees(name,age,position,hire_time) VALUES('HanMeimei',
23,'dev',NOW());
INSERT INTO employees(name,age,position,hire_time) VALUES('Lucy',23,'dev',NOW());
5.1、全值匹配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AND age = 22;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AND age = 22 AND position ='manager';
5.2、最左前缀法则
如果索引了多列,要遵守最左前缀法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前列开始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Bill' and age = 31;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age = 30 AND position = 'dev';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position = 'manager';
为了说明上面的用列,我截取了一段索引语句,如下:
第一条sql语句符合最左前缀法则,虽然他没有position字段,但是他没有出现断了的情况
第二条sql语句不遵循最左前缀法则,因为它没有name字段,name断了
第三条sql语句同样也不遵循最左前缀法则。
5.3、不在索引列上做任何操作(计算、函数、(自动or手动)类型转换),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转向全表扫描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LiLei';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left(name,3) = 'LiLei';
5.4、存储引擎不能使用索引中范围条件右边的列
如下面的第二条sql语句,它不会使用到position这列的索引,因为age是一个范围值,可能mysql在优化的时候,会觉得这个范围很大,所以不会用到position这列的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AND age = 22 AND position ='manage
r';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AND age > 22 AND position ='manage
r';
5.5、尽量使用覆盖索引(只访问索引的查询(索引列包含查询列)),减少 select * 语句
EXPLAIN SELECT name,age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AND age = 23 AND position='manager';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Lei' AND age = 23 AND position ='manager';
5.6、mysql在使用不等于(!=或者<>),not in ,not exists 的时候无法使用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
< 小于、 > 大于、 <=、>= 这些,mysql内部优化器会根据检索比例、表大小等多个因素整体评估是否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LiLei';
5.7、is null,is not null 一般情况下也无法使用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is null
5.8、like以通配符开头('$abc...')mysql索引失效会变成全表扫描操作
我们来看一下为啥上面的语句不会走索引,而下面的会,这是因为,在查询的时候'%Lei',它前面的字符不确定,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值,所以mysql在优化的时候会觉得还不如走全表查询来的快,所以就会使索引失效。
下面的语句用到了索引,其实是因为'Lei%',这个字符串前面的部分是可以确定的,mysql在优化的时候就会走索引了。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ke '%Lei'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like 'Lei%'
5.9、字符串不加单引号索引失效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1000';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1000;
5.10、少用or或in,用它查询时,mysql不一定使用索引,mysql内部优化器会根据检索比例、表大小等多个因素整体评 估是否使用索引,详见范围查询优化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name = 'LiLei' or name = 'HanMeimei';
5.11、范围查询优化
给年龄添加单值索引
ALTER TABLE `employees` ADD INDEX `idx_age` (`age`) USING BTREE ;
explain select * from employees where age >=1 and age <=2000;
没走索引原因:mysql内部优化器会根据检索比例、表大小等多个因素整体评估是否使用索引。比如这个例子,可能是 由于单次数据量查询过大导致优化器最终选择不走索引
优化方法:可以将大的范围拆分成多个小范围
还原最初索引状态
ALTER TABLE `employees` DROP INDEX `idx_age`;
6、优化口诀:
全值匹配我最爱,最左前缀要遵守;
带头大哥不能死,中间兄弟不能断;
索引列上少计算,范围之后全失效;
Like百分写最右,覆盖索引不写星;
不等空值还有or,索引失效要少用;
VAR引号不可丢,SQL高级也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