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ava多线程编程——生产者-消费者模式(1)

    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就拿我们去餐馆吃饭为例。我们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况:

    1、厨师-客人

    如下图所示,生产者、消费者直接进行交互。

    生产者生产出产品后,通知消费者;消费者消费后,通知生产者。

    以餐厅为例,厨师做好了一碗面,大声招呼:“13号,你的面好了!”;食客吃完了面,大声招呼:“师傅,我吃完了,再来一碗!”

    这种模式非常传统。小餐馆一般采用这种模式,食客不多,厨师也不多。

    但是,我们都知道稍微大一点的餐馆都不会采用这种方式。

    生产者、消费者直接交互的方式在有多个生产者、消费者的时候容易带来混乱。

    原因很简单,生产者、消费者的职责都不单一。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就出现了下面2的交互方式。

    2、自助取餐

    回想一下现在到外面就餐的场景:

    食客到店,点餐,点完餐后,在取餐区等待;厨师做好食物后,把食物放到取餐区,食客自助取餐。

    这种情况下食客与厨师不会直接交互。厨师、食客都可以专心于自己的工作,不会因为过多的交流降低效率、造成误会什么的。

    上面的情况就如下图所示

    生产者生产出产品后,把产品放置到仓库;消费者看到仓库有产品自动取餐。

    这种方式下,每个人的职责变得单一。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效率会大大提升,出错率也会有效地降低。

    说了这么多,总结而言,生产者-消费者模式就是为了解耦,单一职责

  • 相关阅读:
    使用 rabbitmq 的场景?
    什么是 Spring Cloud Bus?我们需要它吗?
    使用 Spring Cloud 有什么优势?
    我们如何监视所有 Spring Boot 微服务?
    什么是 YAML?
    如何集成 Spring Boot 和 ActiveMQ?
    什么是 JavaConfig?
    数据字典属于哪一个用户的?
    怎么对命令进行取别名?
    使用什么命令查看网络是否连通?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uglkb/p/73446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