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发现数学丛书你会发现你以前啃骨头似的获得到的那点点学习心得在作者的笔下描述的淋漓尽致了.我们人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去考虑事情.很少有人想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举一个例子,小学的数学题:我们知道在三角形中有这样的一个关系的三个角成1:2:3的比例.很容易想等到它们的角度是30,60,90.很好,拿到小学毕业证的都能知道!接着再问,除了这个还能有别的满足么?好假设这个你也证明出来了.那么你已经能够初中毕业了.接着在来一个题目,栽四棵树,使他们各自的距离.很好.一拍脑袋又想出来了!高中又可以毕业了。
我们从学校里做的题目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一般说来一定有解.我们不太习惯思考那些可能没有解的情况.我们也没有太考虑他能不能扩展.但是我们软件行业在应用原来学习的思维似乎有点行不通了.你可以找本《***示例大全》狂写,甚至背诵的滚瓜烂熟,但是问题凸现出来的我们不能都真正的解决问题.比如你一定看过IO读写的示例.但是你很难做出良好的并行读取.那大并发量的IO你又怎么办.我想一个例子不至于代码上万行.上万行的也不是示例了.我们需要创新需要知道怎么从那几十行的代码到真正的一个企业级应用的几万行代码的过渡.你仔细想想这和我们以前那些思维相似呢?在证明一个定理时候你怎么拆解成一个小的证明.怎么保证每一个小的定理推导出你的结论.你觉得每一个小的证明难么?你觉得组织这些证明难么?
其实当你证明出数学题或者说是你写了个良好的代码的时候你回过头来看,它们真的是很简单.按照思维的习惯我们就可以这么想出来.你试着用几句话把它描述出来.发现都不用超过十句话.但是为何开始的时候别人向你描述这十句话的时候你依然迷茫依然感到很困惑.\(^o^)/YES!在我们之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很低.但这是个表面的原因.我个人觉得这个跟人的思维深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你听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你是那里迷茫,我们应该怎么描述我们的困惑,我们怎么解决我们的困惑.OK,现在我们转到如何很容易解决我们的困惑.在现在信息这么发达的时候我们获取信息真的这么困难么?现在我们在该一下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通过互联网获取我们想要的信息.百度不行用google.问题再一次被redirected到如何使用搜索引擎.那这个问题我可以很好的回答你了.你用百度搜索如何使用百度,用google搜索How to Use Google.再不行就买本书点这里看.
问题在一步步的redirected到非常简单的问题上.我们倒着把问题一个个解决掉吧.当你把我列举的每一个逆着解决掉我坚信你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学习基础.学习其实也应该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