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基本问题

    1. 传入某个属性的set方法的隐含参数的名称是什么?
      value
      ,它的类型和属性所声名的类型相同。
    2. 如何在C#中实现继承?
      在类名后加上一个冒号,再加上基类的名称。
    3. C#支持多重继承么?
      不支持。可以用接口来实现。
    4. protected修饰的属性/方法在何处可以访问?
      在继承或间接继承与这个类的子类中可以访问。
    5. 私有成员会被继承么?
      会,但是不能被访问。所以看上去他们似乎是不能被继承的,但实际上确实被继承了。
    6. 请描述一下修饰符protected internal
      protected internal修饰的属性/方法只能在它的在同一个程序集(Assembly)中的子类被访问。
    7. C#提供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函数,当我实现了另外一个有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时候,还想保留这个无参数的构造函数。这样我应该写几个构造函数?
      两个,一旦你实现了一个构造函数,C#就不会再提供默认的构造函数了,所以需要手动实现那个无参数构造函数。
    8. C#中所有对象共同的基类是什么?
      System.Object.
    9. 重载和覆写有什么区别?
      重载提供了对一个方法签名的不同参数调用的实现。覆写提供了子类中改变父类方法行为的实现。
    10. 在方法定义中,virtual有什么含意?
      virtual修饰的方法可以被子类覆写。
    11. 能够将非静态的方法覆写成静态方法么?
      不能,覆写方法的签名必须与被覆写方法的签名保持一致,除了将virtual改为override
    12. 可以覆写私有的虚方法么?
      不可以,甚至子类中无法访问父类中的私有方法。
    13. 能够阻止某一个类被其他类继承么?
      可以,使用关键字sealed
    14. 能够实现允许某个类被继承,但不允许其中的某个方法被覆写么?
      可以,标记这个类为public,并标记这个方法为sealed
    15. 什么是抽象类(abstract class)?
      一种不可以被实例化的类。抽象类中一般含有抽象方法,当然也可有具体实现。继承类只有实现过所有抽象类的抽象方法后才能被实例化。
    16. 何时必须声明一个类为抽象类?
      当这个类中包含抽象方法时,或是该类并没有完全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时。
    17. 接口(interface)是什么?
      只含有共有抽象方法(public abstract method)的类。这些方法必须在子类中被实现。
    18. 为什么不能指定接口中方法的修饰符?
      接口中的方法用来定义对象之间通信的契约,指定接口中的方法为私有或保护没有意义。他们默认为公有方法。
    19. 可以继承多个接口么?
      当然。
    20. 那么如果这些接口中有重复的方法名称呢?
      这种情况中你可以决定如何实现。当然需要特别得小心。但是在编译环节是没有问题的。
    21. 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是什么?
      接口中所有方法必须是抽象的,并且不能指定方法的访问修饰符。抽象类中可以有方法的实现,也可以指定方法的访问修饰符。
    22. 如何区别重载方法?
      不同的参数类型,不同的参数个数,不同的参数顺序。
    23. constreadonly有什么区别?
      const
      关键字用来声明编译时常量,readonly用来声明运行时常量。
    24. System.String System.StringBuilder有什么区别?
      System.String是不可变的字符串。System.StringBuilder存放了一个可变的字符串,并提供一些对这个字符串修改的方法。
  • 相关阅读:
    OPPO R9sPlus MIFlash线刷TWRP Recovery ROOT详细教程
    OPPO R11 R11plus系列 解锁BootLoader ROOT Xposed 你的手机你做主
    努比亚(nubia) M2青春版 NX573J 解锁BootLoader 并进入临时recovery ROOT
    华为 荣耀 等手机解锁BootLoader
    青橙 M4 解锁BootLoader 并刷入recovery ROOT
    程序员修炼之道阅读笔03
    冲刺8
    典型用户模板分析
    学习进度八
    冲刺7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yj/p/84502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