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算法-约瑟夫问题

    约瑟夫环问题是面试的时候很经典的一个算法

    约瑟夫问题起源 :

    在罗马人占领乔塔帕特后,39 个犹太人与Josephu及他的朋友躲到一个洞中,39个犹太人决定宁愿死也不要被敌人抓到,于是决定了一个自杀方式,41个人排成一个圆圈,由第1个人开始报数,每报数到第3人该人就必须自杀,然后再由下一个重新报数,直到所有人都自杀身亡为止然而Josephus 和他的朋友并不想遵从。这个过程沿着圆圈一直进行,直到最终只剩下一个人留下,这个人就可以继续活着。Josephus要他的朋友先假装遵从,他将朋友与自己安排在第16个与第31个位置,于是逃过了这场死亡游戏。

    为什么约瑟夫一开始就知道站在16和31就一定能躲过自杀呢?让我们通过算法来解释这一问题

    单向循环链表解决约瑟夫问题

    问题重述 :

    设有n个人围成一圈 , 编号从1到n , 约定从编号为k(1 <= k <= n)的人从1开始报数 , 数到 m 的那个人被淘汰 , 接着下一个人重新从1开始报数 , 数到 m 再淘汰一人 , 如此反复 , 直至剩下最后一个人为止

    思路 :

    为什么使用单向循环链表 ?

    我们可以知道约瑟夫问题是一个不断循环而且数据不断减少的过程 , 使用单向循环链表可以很方便地对数据进行删除 , 而且遍历链表非常方便

    理清思路过程

    Ⅰ. 首先一个带有n个结点的单循环链表 , 从第k个人开始从1报数

    Ⅱ. 需要将头指针指向第k个人 , 辅助删除指针指向第(k-1)个人

    Ⅲ. 定义辅助删除指针的意义是为了方便当第k个人淘汰时 , 可以很方便的将第(k-1)的next指针指向第(k+1)个人

    Ⅳ. 当人数剩下一个人时 , 则认为这场游戏已经结束了 , 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就是胜利者

    代码实现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LinkList;
    
    LinkList * CreatList(int n)//创建链表,结点个数为n
    {
        LinkList *p, *q, *head;
        p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nkList));
        p->data = 1;
        p->next = NULL;
        head = p;
        for (int i = 2; i <= n; i++)
        {
            q = (LinkList *)malloc(sizeof(LinkList));
            q->data = i;
            p->next = q;
            p = q;
            
        }
        p->next = head;
        return head;
    
    }
    
    int Find(LinkList *a,int k , int m)
    {
        
        for (int i = 1; i < k; i++)//从第K个人开始计数
        {
            a = a->next;
        }
        printf("第%d个人的值为%d
    ", k, a->data);
        LinkList *q = a;
        while (a->next != a)
        {
            for (int j = 1; j < m; j++)
            {
                q = a;
                a = a->next;           
                
            }
            printf("被删除的数为%d
    ", a->data);
            q->next = a->next;
            free(a);
            a = q->next;    
    
        }
        printf("最后活下来的是%d
    ", a->data);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k = 1;
        int m = 3;
        int n = 41;
        LinkList *a = CreatList(n);
        Find(a,k,m);
        return 0;
    }

    输出结果如图所示,最后活下来的两个数分别是16和31。学好数学 , 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 , 也许你不会遇到像约瑟夫的处境 , 但是这拥有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与数学基础必定对你有利!

  • 相关阅读:
    【科普杂谈】计算机按下电源后发生了什么
    【VS开发】使用WinPcap编程(1)——获取网络设备信息
    【VS开发】使用WinPcap编程(1)——获取网络设备信息
    微信公众平台消息接口PHP版
    编码gbk ajax的提交
    mysql 查询
    js cookie
    js同域名下不同文件下使用coookie
    去掉A标签的虚线框
    jquery切换clas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yyz-le/p/1117243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