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k值的选择

    1 K值选择说明

    • 举例说明:

    • K值过小:
      • 容易受到异常点的影响
    • k值过大:
      • 受到样本均衡的问题

    K值选择问题,李航博士的一书「统计学习方法」上所说:

    1) 选择较小的K值,就相当于用较小的领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学习”近似误差会减小,只有与输入实例较近或相似的训练实例才会对预测结果起作用,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学习”的估计误差会增大,换句话说,K值的减小就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复杂,容易发生过拟合;

    2) 选择较大的K值,就相当于用较大领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学习的估计误差,但缺点是学习的近似误差会增大。这时候,与输入实例较远(不相似的)训练实例也会对预测器作用,使预测发生错误,且K值的增大就意味着整体的模型变得简单。

    3) K=N(N为训练样本个数),则完全不足取,因为此时无论输入实例是什么,都只是简单的预测它属于在训练实例中最多的类,模型过于简单,忽略了训练实例中大量有用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K值一般取一个比较小的数值,例如采用交叉验证法(简单来说,就是把训练数据在分成两组:训练集和验证集)来选择最优的K值。


    • 近似误差:
      • 对现有训练集的训练误差,关注训练集,
      • 如果近似误差过小可能会出现过拟合的现象,对现有的训练集能有很好的预测,但是对未知的测试样本将会出现较大偏差的预测。
      • 模型本身不是最接近最佳模型。
    • 估计误差:
      • 可以理解为对测试集的测试误差,关注测试集,
      • 估计误差小说明对未知数据的预测能力好,
      • 模型本身最接近最佳模型。
  • 相关阅读:
    反汇编测试
    《Unix/Linux系统编程》第五章学习笔记
    Linux学习笔记
    团队作业三
    缓冲区溢出
    ch6信号学习笔记
    ch5(定时器和时钟)学习笔记
    团队作业(四)
    团队作业(三)
    ch4学习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eepend/p/1446386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