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021非正式年度总结

    2020年我的年度总结主题是“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长进,似乎也得到了一些收获”,不温不火。2021年我的年度总结主题是“实现了很多目标,设定了很多挑战”,砥砺前行。本来该以躺平的姿态消磨时光,却激发了我从来没有过的斗志,到底是什么事触发了这么重大的转折?且听我徐徐道来。

    我的2021年有两个阶段,以7月份为分割线。7月份以前,我在一家小公司做着测试组长,业务时间比较充足,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放弃了娱乐,在《成功转岗测试开发回顾备战历程》文章里有回顾过。在整个上半年产出了很多文章,尤其是pytest辅助工具tep系列和teprunner测试平台系列文章,在TesterHome测试社区获得文章加精,公众号粉丝数和交流群人数持续增长,突破了今年初许下的突破1000人的愿望。目前全网累计粉丝1500+,微信群人数200+。已经算圆满完成今年的任务了。

    2021年的文章创作除了原创测试工具系列和测试平台系列,其他很多文章的创作模式其实是以官网教程或者书籍为基础,边学习边记录笔记,输出而来的。最长的连载是Python进阶系列,耗时11个月,二刷了《流畅的Python》这本书,为了回馈粉丝的支持,第一次抽奖赠送了这本书。在此之后,这种纯理论的创作模式让我感觉有些乏力。对比了其他大大小小公众号以后,我决定做个大调整。

    在做出这个大调整之前,还发生一件事,让我改变了技术栈。在7月份我入职了京东,实现了我进大厂和转测试开发两个目标。我认为这是个事业转折点。人呐,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在我半知半足时,先后有两个同事离职了,一个去了美团拿了25X15,还有一个去了创业公司拿了27X14。根据我以前认知,能在成都这个二线城市拿到这个薪资的大多数是开发,做测试的很难拿这个薪资。结果身边就出现了,还出现了两个,就在短短一个月内。

    他们离职的原因有个共同点是虽然职位是测试开发,但实际大部分时间都是做功能测试,没有技术氛围。其实在大公司就是这样,测试开发有两种,一种工具测开,一种业务测开。我们组属于后者。他们都是有技术实力的,我跟他们对比了下,发现了2个点是有明显差距的。一个是他们都只会Java,二个是他们面试的算法题都做对了。分析出差距后我迅速改变了技术栈。把正在用Flask写的部门测试平台的数据中心模块,换成了SpringBoot。让Java成为我的第一生产力语言。

    公众号大调整之一是我会以Java公众号为主要输出。我把我切换技术栈的分析过程分享一下,供大家参考。在任何行业都存在金字塔原理,从下往上,越往上门槛越高,人越少,但是所获更多。对于测试来说,功能测试人员无疑是最多的,然后是自动化性能之类会写代码的,在写代码中,肯定是会Python的人是最多的,会Java的人少。而我身边除了前面提到的两位同事,以前听说拿高薪,以及我在招聘网站看到高薪岗位的要求,都是要求会Java的。甚至我还在TesterHome上研究了一些大佬,这些大佬有9成都是会Java的。在国内,Java程序员是最多的,会Java的测试理所当然会更加吃香。忘了说,去初创公司的那位同事,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阿里P10。

    公众号大调整之二是我会从理论转为实用。目前Java公众号粉丝只有100+,微信群人数20+,Python公众号粉丝1000+,微信群人数100+。悬殊比较大。可能有些人看到我这篇文章说不定就取关了。如何维持Python公众号输出呢?毕竟我也不能把Python丢掉,要再也现有方式去学习那些理论知识又感觉意义不大。我想起了以前有个人说过一句话,工作以后,就不能像在学校那样学习了,不能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学一遍,而是根据工作需求,有针对性的去深入学习那一段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是的,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去写文章,我以前比较热门的文章都是这种方式诞生的,以后就专注于这种方式进行创作。Python的各位小伙伴不用担心,我会输出更多更实用的文章,帮助大家提升工作技能,解决工作难题,甚至像有位小伙伴那样,引入了teprunner测试平台后,还拿了两千块的绩效奖励。这就是未来公众号的方向,Python如此,Java亦然。

    2021年在自媒体有个新的突破是做视频,成为B站Up主。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听说做视频太费精力,事实也确实如此。不过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轻车熟路以后,做一条视频的效率就变得比较高了。有段时间我还经常日更视频。我做视频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提高自己拙劣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在也的确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离预期还有较大距离,仍然需要不断努力。做视频这件事,也还是有瘾,有一次我在半夜两点才把视频剪完,不觉得困,反而成就感满满,我开始理解那些说热爱做视频的Up主了。向他们看齐。坚持做视频,喜欢做视频,做贼有意思的视频。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在2021年逐渐缩减了自媒体平台,缩减到只维护一个B站视频一个Java公众号一个Python公众号。换工作后加班多了,做自媒体时间也变少了。有时为了追求发文,还是有些水文,希望以后能避免急躁,多出精品,为大家带来更有价值的视频和文章。

    努力不一定成功。这句话我在京东有了一个深刻的体会,也就是我文章开头提到的重大的转折。刚进公司以后,我就觉得愿望实现了,好好把工作做好就行了,即使是做一些边缘事情,也努力克服困难做好。三个月后,转正答辩,我没有通过。据说是我们部门有指标,每次答辩必须有人不通过,而刚好我那批一共只有6个人,其中有4个还是研发,就剩我和北京的一个测试。这件事对我的打击非常大。虽然存在有指标卡人的说法,但是我认为还是自己能力不够强吧。革命尚未成功,哥们仍需努力。好在还有第二次答辩机会。

    我对自己很生气,生气到在牛客网一天一口气刷了十几道算法题。这让我对算法题的恐惧瞬间消失,这压了我好多年的畏惧感,终于借助这次挫折,进行了一次清理。这害怕第二次答辩不过,就没工作了,得先准备准备。有时候,压力确实是动力。这给我提升了很大信心。我的性格有点内敛,这也是导致我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的原因。经过10几天的日更视频后,得到了很大提升,在《坚持做视频给我带来了哪些变化》那期视频也分享了当时的心情。感觉世界打开了。增加了我对第二次答辩的把握。李小龙说过,我不怕你会一万种腿法,就怕你把一种腿法练一万遍。在答辩前,我把PPT反复演练了十几二十次,练到后面还喝了点白酒壮壮胆子。第二次答辩当天,评委没有一个人提问题,直接通过。因祸得福。挺好的。

    2021我实现了很多目标,遇到挫折,让我破茧成蝶,设定了很多挑战。活到老学到老。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学习身边人的优点。多做事,少吐槽。保持正能量。为什么别人会从你身上看到潜力,那是因为你爆发出了足够的努力。我更新了电子书博客的个人简介,最后一句话是,努力成为一名测试架构师。


    所有文章公众号首发!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的话,关注公众号“dongfanger”,你的支持就是我写文章的最大动力。

    版权申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 相关阅读:
    2019.6.20刷题统计
    36 线程 队列 守护线程 互斥锁 死锁 可重入锁 信号量
    35 守护进程 互斥锁 IPC 共享内存 的方式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34 进程 pid ppid 并发与并行,阻塞与非阻塞 join函数 process对象 孤儿进程与僵尸进程
    33 udp 域名 进程
    32 粘包 文件传输
    31 socket客户端. 服务器 异常 语法
    30 网络编程
    29 元类 异常
    26 封装 反射 常用内置函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f888/p/1570532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