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您全面了解“含胸拔背”吗?

    zt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e8fe80101gbdt.html
    作者:魏坤梁 文章来源:武林
      “含胸拔背”是许多太极拳习练者耳熟能详的一个要领,然而对于这个要领有全面认识和运用的人在当前习练太极拳的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则是少之又少的。我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学练太极拳,有几十年时间中一直只把“含胸拔背”当作是对于胸背部维持一个固定不变姿势的要求。后来得到启发,我对这一要领肤浅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感到这一要领并非原先认识的那样简单,但我不知道自己的认识改变究竟对不对,直到去年有幸得到了曾有叶大密门下三小之一称谓的上海金仁霖老师的指教和较大范围接触到民间太极拳推手圈中的拳友,我才感到确切明白了“含胸拔背”的真谛。
    一、含胸拔背的本质
      太极拳的含胸拔背,其实是有一个变化范围的动态姿势,不是固定的、持续不变的,所以,它有一个最基本的姿势作为变化的起始基础,这个基础性的姿势就是自然状态的含胸拔背。综合有关文字资料中一些先辈的阐述,这种自然状态的含胸拔背就是维持最佳符合人体生理活动需要的自然放松的胸背部姿势,人在自然放松站立时,胸段脊柱具有微微后凸的生理弧度,与脊柱其他弧度一起担负着缓冲地面震荡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等重要的生理任务。背肌因而舒张,即自然站立状态的人就呈现着基本的拔背姿势;人体的解剖结构中,躯体两边侧中线的连线和颈侧中线至肩头外侧中点的连线有一个微向前的角度,即两肩头的方向是微向着前斜侧方的,或者说:两肩是呈现着微向前裹合的,因而人的锁骨下方呈现出一个三角形的凹窝,这就是说:自然站立状态的人就呈现着基本的含胸姿势,对于没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来说,会感到这种姿势的胸背部没有任何应力,实际上这时人体胸腔的容量最大,所以,这种自然放松形成的基本的含胸拔背无疑有利于人体健康,有利于人体全身的气血运行、气沉丹田和脚下沉稳。
      有的人错误理解了“含胸拔背”,练拳时始终持续地用力或将背肌向两侧张开,或两肩向前加强裹合,或胸部向内缩,使胸背部肌群持续保着应力,无效消耗体力,破坏了胸背部的自然舒松,不仅可造成局部肌群由于疲劳而发生损伤,而且影响胸部脏器的正常生理活动,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对武术也没有什么益处可言,这样的姿势从太极拳理上分析与太极拳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这样的姿势违反了太极拳法自然的“神舒体静,刻刻在心”的基本原则。
      此外,违反这种基本含胸拔背的不良姿势主要还有两种,一是努力挺胸,一是懈怠驼背。努力挺胸时,胸段脊柱微后凸的生理弧度被迫变直,甚至反向前凸,胸椎问盘等受到不均匀的挤压,胸骨被迫前移,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外侧等带动肱骨头后张,肋骨围成的胸腔被压缩,胸背部产生了应力而无效消耗体力,持续维持这样的姿势无疑也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驼背则是不少人懒散懈怠状态时所呈现的一种不良姿势,这种姿势使得胸段脊柱的上段前倾,因而脊柱的高度降低、胸骨被迫内缩后移,从而形成胸部内凹、胸腔被压缩,持续维持这样的姿势无疑也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
      有了不良姿势作对照,只要是不勉强凹胸、挺胸、驼背等畸形的胸背姿势,人在站立时上体正直、自然舒松,胸背部一般就是基本的含胸拔背了,并且只要是做到了基本的含胸,也即做到了基本的拔背,做到了基本的拔背,也即做到了基本的含胸,这是一般人只要稍经指点就能很快掌握和遵循做到的。
      太极拳基本的含胸拔背是基础性的,并不是太极拳先辈泰斗们所说的“含胸拔背”的全部内容,太极拳随屈就伸、沾连粘随、以身带手,还必须依赖于有急应缓随动态变化的含胸拔背,这种包含有自然基本的和动态变化的含胸拔背才是太极拳含胸拔背的全部内容。动态变化的含胸拔背是不可能一经指点就能使人一蹴而就掌握的,是必须通过长期练拳等全身整体性训练才能逐渐培养而成的一种功夫。
      动态含胸拔背的含胸和拔背,两者既密切相关又有区别,两者密切相关的是一经动态含胸,必然出现相应的动态拔背姿势,而一经动态拔背,也必然出现相应的动态含胸姿势,不同的是两者的动力劲路、主要工作的肌群、产生的武术效果以及自身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动态的含胸,直接的原因主要是胸肌的工作引起胸骨带动锁骨内侧和肋骨内侧内缩后移。深度的含胸可使肩锁等胸部呈现弧形内凹。脊柱虽被迫后移但往往是前撑的,造成含胸的胸肌工作的动力是由脚而起经过腹肌而上达的,当然,含胸的形成,也有其他肌群的辅助工作。在推手中,不同深度的含胸,常能有效借势将对方吸带过来。使对方有落空感,能使捋化对方的攻击容易得多,同时,捋化、吸带时能使手臂上力的分量很轻。
      动态的拔背,直接的原因是背部肌群的工作引起脊柱的后撑。深度的拔背,两肩与背脊可呈现为向后圆拱的弧形,背部斜方肌等肌群被强烈地拉伸开,因而背部有绷紧的感觉,拔背程度越深,这种感觉越明显,金仁霖老师指出,这种感觉就是古人所说的“气贴背”。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拔背者,气贴于背也。”可见杨澄甫先生文中所说的拔背是一定深度的拔背,并非指基本的拔背,杨澄甫先生在文中接着还说:“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确实,这种拔背,十分有助于整体劲力的发放,使发劲充分而畅透,真正掌握了这种动态拔背功夫,实际应用、武术效果十分显著,有可能使小力者胜大力者。圆形物体的承重力大于方形物体的承重力,这在力学上是肯定的,骤然变圆的肩背,在其他部位的变化配合下,可高效率地将全身劲力通过脊柱传到手臂发放出去,从而可有效发挥太极拳以弱胜强这一独特的武术效用。
      去年5月底,金仁霖老师在上海内江公园讲解拳理时,将一手放到一位推手功夫很好、体重达95公斤、年龄不足30岁的年青人的胸部,未见金老师的手明显移动,这位年青人就往后重重地撞到了距离约一米左右的墙面上了,金老师发劲时就骤然呈现了圆拱形的拔背,金老师今年79岁,身材瘦小,一般这样年龄身材的人要推动一个体重达95公斤的壮实的年青人也谈何容易,不要说将其发放出去了,可见杨澄甫先生所说的“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实在是有实际体会的评语。
      动态拔背的动力也是由脚而起,但主要由后上涌从而引起整条脊柱的后撑,是所谓“命门后突”的结果。中医所说的命门部位有多种学说,明代赵献可首倡“两肾中间为命门”之说,但这个命门在现代解剖学中并无实体,有认为在第二腰椎之中,相当于第二腰椎的脊髓的范围,这样的命门,四周是椎骨,当然不可能突出;而中医针灸学中于晋代就已被命名的“命门”穴,位于第二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中,不过1毫米左右大小的范围而已,如后突最多无非是一个皮下小节,无论对于养生还是武术都无什么实用意义可言。其实所谓的“命门后突”指的就是整条脊柱后撑,腰段脊柱微前凸的生理弧度变小,腰段后脊的棘突连线相对变直,因而“命门穴”上下左右部位后撑的感觉比较明显些罢了。命门后突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不同程度的深度拔背,深度拔背可以使体前环形的手臂和肩背部就如一个打足了气膨胀得将要爆炸的气球一样,产生向四面八方强大的掤劲,深度拔背的骤然形成,不仅使手臂产生了强大的向前力量,同样后背也产生了强大的向后力量。金仁霖老师将其称为:“只有后面能打人,前面才能打人。”指出这就是王宗岳拳论中所说的“有前即有后”的一种体现。金老师当场示范,骤然深度拔背,确实前后同样能击人,“有前即有后”也是老子“有无相生也”相反相成辩证法普遍性的一种反映。
      动态的含胸拔背还有其他效用,如金仁霖老师在讲解叶大密先生“不顶之顶”一语含义时,作了一个示范,与一位推手功夫很好的壮年人彼此右手臂相贴相互进攻。这位壮年人体重85公斤,身高1.8米左右,手臂当然比金老师长。然而,他的手却触不到金老师的胸部,而金老师的手倒触到了他的胸部使他拔跟而起,原来,金老师在双方进攻瞬间,陡然深度含胸拔背,如同手臂变长了一样,当然此时的含胸拔背,脊柱也是后撑的。
      无论动态的含胸,还是动态的拔背,都会不同程度出现两肩更加向前裹合的形状,这主要是胸骨和脊柱后移所引起的,并非两肩主动前移的结果,如果胸骨和脊柱无运动变化,仅仅是两肩头向前运动,也即肩胛骨和锁骨催动肱骨头向前运动,这样形成的胸背部姿势似乎像含胸拔背,但毫无武术意义,不能认为是太极拳的“含胸拔背”,然而,恰恰有许多人将这样的所为错误地当成了“含胸拔背”。
      深度的含胸拔背也会压缩胸腔,但胸段脊柱上段并不前倾,脊柱只是几乎平行地后移,而且姿势是动态变化的,不是长时间持续维持的,所以对胸部健康是无害的。肋骨与胸骨的关节,肋骨与脊椎骨的关节,原本是允许有微小的活动,一般人几乎没有这种活动的机会。动态的含胸拔背使胸腔发生了紧弛缩张,如同胸腔接受按摩一样,这些,反倒有益于人体健康。金老师一位新加坡的学生还反映,运用动态的含胸拔背,减肥效果很好。
      经仔细观察可发现,民间推手圈中有不少人都在经常动态应用含胸拔背,不少推手功夫高的人在捋化对方进攻和发放人的瞬间都会出现深度的含胸拔背,武术作用显著。但另有一些人,虽也应用动态的含胸拔背,然由于某种原因不是全身上下相随的变化所引起的结果,只是局部的变化,所以武术效果不佳。
    在太极拳的习练和推手等活动中,我体会到在拥、挤、前按、捌、肘、靠等意图的动作中,恰当动态地拔背,在有捋、回采、下仙按等意图的动作中,恰当动态地含胸,会使以身带手、手臂上力的分量轻的感觉明显,有利于训练用意不用力、消除手臂上的拙力,有利于培养对拉拔长、脚下沉稳的功夫;另一方面,我体会到全身整体劲力由脚达到手臂,必须通过动态的含胸拔背,如果没有动态的含胸拔背,全身的整体劲力是不可能贯通到手臂的,而动态的含胸拔背能发挥最佳的武术作用,也必须有赖于自然放松的基本的含胸拔背作为基础,如果总是持续保持着一定深度的含胸拔背,动态含胸拔背的武术作用就必被削弱和破坏了。须一提的是:推手中有时为了需要,随势沉肩、锁骨外端后张,这时似乎出现了胸部前凸,但胸骨、脊骨并不前移,这种变化不仅化解了对方的进攻,而且两肩臂仍活动顺遂,游刃有余,这样的胸部前凸的姿势同…般所说的“挺胸”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认为违反了“含胸拔背”,世界上的绝对总是存在于相对之中,没有无条件的离开相对而言的绝对,对于“含胸拔背”,也不能无条件地、死板地去对待。
    二、含胸拔背的正确不应置疑
      综上所述,无论基本的还是动态的含胸拔背,不仅有益于健身强体,而且对于发挥太极拳特有的武术作用有重大意义,是关系到太极拳本质的要领之一,但上世纪90年代左右以后,有个别人或对含胸或拔背提出批评,甚至认为含胸和拔背不是太极拳的东西。说是上世纪20年代左右才被人强加到太极拳理论中去的,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不了解汉语有不少词语(包括一些术语)是不能单按字面意义来理解的,他们在文字上钻了牛角尖,作了错误的臆想的理解,他们理解的“含胸”和“拔背”根本不是太极拳概念中的“含胸”和“拔背”,另外,他们对“含胸拔背”概念形成的历史也不甚了解:
      从有关文献中可知:张三丰有关太极拳的歌诀其第一首中有“束肋下气把裆撑”和“胸背开劲两捶争”之语,其第三首中有“气贴背后,敛入脊骨”之语,而王宗岳的歌文中则有“开合按势怀中抱”之语。
    上述张三丰歌诀中的“胸背”,现存最早的抄本中为“胃音”,有研究者认为这两字应是“胸”的异体字“智”字和“背”字的抄误,这两字
      之后是“开劲两捶争”,所谓“两捶争”,就是两手力的方向相反,而太极拳要求人体开张的最主要部位就是胸背部,从与两手相关联的部位联系分析,句中的“胃音”所指非“胸背”而莫属,所以认为“胃音”两字为“胸背”的考证无疑是正确的。
      张三丰所说的“束肋下气”、“胸背开劲”、“气贴背”,和王宗岳所说的“开合按势怀中抱”,明显都指的是或包含有“含胸拔背”的概念,反映了张三丰和王宗岳的拳术思想中都已经有了“含胸拔背”的理性总结了。
      之后约1853年至1880年间,武禹襄先生在他总结的“身法八要”中,其中有两要就是“涵胸”和“拔背”;其后,李亦畲先生在他总结的“身法十要”中,“涵胸”和“拔背”仍被列为其中两要。
      上世纪20年代,杨澄甫先生则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把“含胸拔背”列为其中一要,他说:“含胸者,胸略内含,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垂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
    郝月如先生《身法十要释》中则这样说:“心以上为胸,胸不可挺,要往下松,两肩微向前合,谓之涵胸,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两肩中间脊骨处,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
      从以上引述可见“含胸拔背”概念的出现历史悠久,尽管称谓不一,实质所指是同一的;从文字资料上可知,至迟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之前,没有一位太极拳前辈对“含胸拔背”提出过异议和批评,“含胸拔背”这一太极拳要领得到了自古至今无数太极拳泰斗、先辈的肯定。轻率地否定这一要领是一种对祖国历史文化遗产不负责任的不慎重的作为,对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是有害的,必须予以摒弃,应该有更多的人真正全面认识“含胸拔背”这一要领,“含胸拔背”同其他太极拳要领一样应得到充分的珍视、研究、继承和发展,这应是所有太极拳爱好者的共同语言。

  • 相关阅读:
    面试问题记录
    面试问题记录
    面试问题记录
    JavaScript => ?
    Jsr303数据校验
    在浏览器上开发GO和Vue!(基于code-server)
    IdentityServer4 4.0.0
    9/13-9/18
    9/6-9/10
    8/30-9/3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hcn/p/71056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