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关于ORM的应用

    再老调重弹一个例子(我的ORM用了多少年了,我最关注的是把握好重量与灵活之间的平衡——因为我很明确我的ORM的目的,不曾偏离):

    无论有没有ORM,无论你是OO分析设计和开发还是仅仅 object based,
    首先静下心来反思一下,看看自己做分析设计的时候,如何设计出数据结构的?

    方法一:
    先用oo的方法分析业务领域,建模,然后根据最后的 class diagrames 结合一定的数据库设计策略、优化策略等来建表

    方法二:
    管它三七二十一,一边考虑业务模型,一边建表,之后再用 ORM 或者手工编写表对应的 model 类

    如果是方法一,恭喜你,只需要一个恰当的 ORM 工具,之后建表时在数据库设计策略、优化策略等基础上结合这一工具对建表的一些特殊要求和策略,今后你使用 ORM 会比较轻松。

    如果是方法二,也没问题——但不要强求ORM能够自动理解如何将你的表转换为理想的对象模型——能够得到 Model Class 不错了。

    有人或许跳出来说:我就是先建表也没影响后面建对象模型!是的,那是你运气比较好,或者经验比较丰富,默认的在建表的时候已经结合 OO 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考虑。但如果以后的设计能够更加“清醒”,有意识地这么做,效果一定会更好。

    ORM 究竟是什么?代码生成工具?
    基于 某种 数据访问/持久化模型 甚至运行在某种框架基础上的,结合了一定的O-R或R-O映射关系规则及其编辑器的,可能还加了代码生成器的工具集合!
    也就是说,离开了这些工具、编辑器,它的核心是一种数据访问/持久化模型,配合一定的O-R/R-O映射实现策略。

    所以,流行的 ORM 基本都是这两种路线:
    1、轻量级:依赖某种策略或策略+用户配置文件自动从数据库创建Class,以生成代码为主。好不好用,取决于你的建表与OO平衡的水平如何,策略配置水平如何;
    2、重量级:又有两种。一种,希望一次性解决根本问题,提供用OO的方式设计的工具甚至语言,然后自动建表;另外一种,把ORM往framework方向扩展——严格来说应该是framework,ORM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功能。

    我个人倾向:学习和研究,走HQL类路线;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走轻量级路线,以代码生成为主。
    然后,用在HQL等学习中的收获——如何协调好OO和数据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不断用在使用轻量级的ORM工具之前(也就是说用来建表),一则实战这些经验,二则从ORM之外弥补轻量级ORM的不足。

    为何?重量级ORM这条路不是走不通,是非你我之辈能够简单理解和跟上的。
    学习要继续,生活也要继续。
    于是,我自己的 ORM 目标很明确:
    1、保持轻量级
    2、精简:仅针对数据访问层,以确保最大的灵活性——不是ORM提供的功能灵活,而是架构灵活,使用方式灵活;
    3、支持事务、支持“热插拔”(不喜欢这个词,但很多人喜欢这么说)更换不同的数据库,甚至持久化方式,支持多个库(暂时把跨库事务交给业务逻辑层)
    4、具体语言无关:尽量不使用语言特性,支持ASP、JSP、PHP,VB,VC,C#等等。如果有必要,为特别的版本定制模板即可
    5、结合代码生成工具使用,但也可以不用:本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提高质量(生成的代码不必重复测试)。而核心是数据访问模型,是工作方式,手写代码又如何?
    6、架构灵活:因为精简到模型级别,不同语言下可以实现。那么,我把针对不同语言的部分分离出来交给代码生成器甚至模板解决。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模板中扩展自己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有项目大量依赖DataSet,那就为Model模板加入Convert2DataSet()方法)。从而达到既轻量,又灵活的目的。
    于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渐积累一些模板和DAC类(不同DAC能够解决不同的数据库服务器、不同的数据访问方式如是否通过存储过程、不同的持久化方式)即可。

    我心态很平稳,因为我的目的很明确
    朋友们,你呢?
  • 相关阅读:
    Golang 开发环境安装和配置
    多测师肖老师__接口测试之cms搭建(27.1)
    多测师肖老师__接口测试之fn+f12查看接口(27.2)
    认识wpf中binding类型
    认识wpf的事件
    Jquery对象与Dom对象
    AS3编程中的两种常用事件
    SQL Server 系统表简介
    Winform中ComcoBox控件设置选定项
    wpf开篇入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sliang/p/188435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