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eader() 函数向客户端发送原始的 HTTP 报头。
认识到一点很重要,即必须在任何实际的输出被发送之前调用 header() 函数(在 PHP 4 以及更高的版本中,您可以使用输出缓存来解决此问题):
<html>
<?php
// 结果出错
// 在调用 header() 之前已存在输出
header('Location: http://www.example.com/');
?>
2.输出缓存
<?php
ob_start(); //打开缓冲区
echo "Hellon"; //输出
header(“location:index.php”); //把浏览器重定向到index.php
ob_end_flush();//输出全部内容到浏览器
?>
所有对header()函数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个函数会发送一段文件头给浏览器,但是如果在使用这个函数之前已经有了任何输出(包括空输出,比如空格,回车和换行)就会提示出错。如果我们去掉第一行的ob_start(),再执行此程序,我们会发现得到了一条错误提示:“Header had all ready send by”!但是加上ob_start,就不会提示出错,原因是当打开了缓冲区,echo后面的字符不会输出到浏览器,而是保留在服务器,直到你使用 flush或者ob_end_flush才会输出,所以并不会有任何文件头输出的错误!
3.header("refresh:3;url=http://localhost/members/manage.php");:
refresh也会http报文头的一个字段,表示浏览器应该在多少时间之后刷新文档,以秒计。除了刷新当前文档之外,你还可以通过setHeader("Refresh", "5; URL=http://host/path")让浏览器读取指定的页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