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你会做夹具吗?(一)

    “你们会做测试夹具吗?”

    听到客户在电话那头说的这句话,小陈愣了一下,不禁想起了发生在不久之前的另一段对话:

    “你会做层叠吗?”

    “会”

    “嗯”

    ••••••

    聊天聊到这突然就聊不下去了,这样的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到底怎么样才叫是会呢?

    有一天,小明新接到一个项目,要求是性能优先不计成本,主芯片是1.0mm pitch、45*45的BGA,有许多高速串行信号,通过板边的连接器连接至背板。

    他数了数,BGA大概需要8个走线层才可以把所有走线扇出;信号需要规避串扰,嗯,每一个走线层旁边都双边地平面;

    芯片电源较多,至少需要两个电源层,core电源的电流也较大,载流也是需要考虑的对象,那电源那儿就是用2OZ的铜箔吧;

    高速信号损耗是一个问题,咱上高速板材;

    考虑了介质损耗之后还需要考虑导体损耗,走线不能太细,可是两边都有地,又要保证阻抗,那只能让两边的地远一些了,都使用两张1078的PP/core,让两边都做到6mil左右,这样就可以保证走线的宽度有5-6mil了,同时还避免了单张布造成的玻纤效应,简直一举两得。

    高速走线还怕stub的影响,听说当前工艺可以将背钻的stub控制在8mil以内,所有高速走线都背钻就行了。

    这样一算,差不多是22层板,板厚在3.8mm左右。

    当小明辛辛苦苦的将PCB设计完成,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板边连接器的保护长度是1.2mm,意味着3/5层的走线背钻后连接器无法连接,如果背钻至保护长度之外,第三层走线又可能会留下40mil左右的stub。

    小明一咬牙,不是不计成本吗?那我再加4层,高速走线从第7层开始走,这样stub问题就解决了,只是板厚变成了4.5mm。

    此时PCB板厂跑出来了说:“小明啊,这个4.5mm的板厚,你看你打的都是10mil孔径的过孔,厚径比都达到18了啊,量产的成品率很低,咱做不到啊,你看是不是能换成14mil的过孔?这样厚径比13,成本也低点是不?”

    小明正准备将所有的过孔change一下,仿真组的同事又跑出来了:“明工,咱们不能换啊,用14mil的过孔的话差分阻抗就只有70多了啊,孔又这么长,信号跑不通啊!”

    而当小明还在烦恼的时候,材料厂家讪讪地笑了一下:“明兄,咱们材料的可加工性其实还是不错的,不过4.5mm的板厚,BGA的fanout区域容易爆板啊”

    小明,卒••••••

    看似系统地一条一条教真的能让人真正理解吸收吗?还是要在不断的试错中不断思考,才能慢慢积累经验,直到“会”呢?

  • 相关阅读:
    Android进阶篇判断3G/WIFI/WAP
    Android基础篇配置查看Android系统源码
    Android进阶篇Http协议
    Android进阶篇流量统计
    Android进阶篇自定义Menu(设置Menu的背景及文字属性)
    Android进阶篇Gson解析Json数据
    Android进阶篇PopupWindow的使用
    Android数据篇SAX解析XML
    Android进价篇重力感应
    Android进阶篇ListView和Button共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dadoc/p/690976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