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在科研中究竟有多重要?我的回答是:重要,也不重要。
成功需要坚持木桶理论,每块板都很重要,但每根板又有特性区别。相对于其他行业,你若想在生物医学领域有所建树,勤奋这块板就相当于那个木桶底板,没了它,其他板再好再结实也没有用。但除此之外,其他因素也很重要,比如眼光。如果拿跑步来比喻,眼光就是跑的方向,勤奋就是跑的速度和时间。方向如果选择正确的话,越勤奋越能领先别人到达终点,但方向如果错误的话,或者压根就没方向的瞎跑,越勤奋可能离目的地越远,还不如原地歇会儿。因此,眼光就是对大方向战略的掌握,而勤奋是战术上的实施,两者缺一不可。可绝大部分人,智商一般,也就不会有什么好的眼光,那么就只剩下刻苦了。所以很多人拼死拼活都没有找到好的出路。可当今科学可谓日新月异,可行性太好的一般都不可能发好的文章,所以光有勤奋,你很难出人头地。当然只有眼光没有勤奋也不行。我很赞同那句名言里的观点:1%的灵感固然重要,但是离不开99%的汗水。勤奋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勤做实验,勤分析数据,勤设计方案等等。试想如果没有勤读文献,何来选题的眼光;如果没有勤奋,又如何验证你独具一格的眼光?我个人认为:生物医学方面的勤奋就是通过做大量的反复的实验,积累经验,同时对自己的工作和别人的工作不停地思考,因为我们从事的科研工作往往是不可预期的,你只有亲身尝试了那些所谓的垃圾实验,才能让你顿生灵感,眼光独到。当然,有了眼光和勤奋,还不等于你就成功了。因为最关键的是你得有钱。科研这个行当确实有些不同,不同在于它的体系构成,最小的、最直接的模式就是:
1.Money,争取经费,拿到项目支持(相当于投资,劳动力和硬件支持必需的前提);
2.Labor,分解课题,不同的人分阶段完成不同的预期实验(相当于生产);
3.Production,汇总实验结果,发表高质量论文,申报专利,报奖等等。
问题在于你在这个体系中负责哪个环节?很简单:如果你是老板,想成功,那么你首先需要有钱,然后需要勤奋和有眼光的人;如果你是科研民工,想成功,那么你需要自己有眼光和自我勤奋,然后需要有钱。
from:http://bbs.bioon.net/bbs//home.php?mod=space&uid=123609&do=blog&id=9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