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MSSQL获取当前插入的ID号及在高并发的时候处理方式

    SQL Server 2000中,insert数据的时候返回自动编号的id,有三种方法实现SCOPE_IDENTITY、IDENT_CURRENT 和 @@IDENTITY,它们都返回插入到 IDENTITY 列中的值。

    IDENT_CURRENT :返回为任何会话和任何作用域中的特定表最后生成的标识值。IDENT_CURRENT 不受作用域和会话的限制,而受限于指定的表。IDENT_CURRENT 返回为任何会话和作用域中的特定表所生成的值。

    @@IDENTITY: 返回为当前会话的所有作用域中的任何表最后生成的标识值。

    SCOPE_IDENTITY :返回为当前会话和当前作用域中的任何表最后生成的标识值

    SCOPE_IDENTITY 和 @@IDENTITY 返回在当前会话中的任何表内所生成的最后一个标识值。但是,SCOPE_IDENTITY 只返回插入到当前作用域中的值;@@IDENTITY 不受限于特定的作用域。

    使用示例:
    set @NewID=SCOPE_IDENTITY()
    set @NewID=@@IDENTITY
    set @NewID=IDENT_CURRENT('表名')
    例如,有两个表 T1 和 T2,在 T1 上定义了一个 INSERT 触发器。当将某行插入 T1 时,触发器被激发,并在 T2 中插入一行。此例说明了两个作用域:一个是在 T1 上的插入,另一个是作为触发器的结果在 T2 上的插入。假设 T1 和 T2 都有 IDENTITY 列,@@IDENTITY 和 SCOPE_IDENTITY 将在 T1 上的 INSERT 语句的最后返回不同的值。@@IDENTITY 返回插入到当前会话中任何作用域内的最后一个 IDENTITY 列值,该值是插入 T2 中的值。SCOPE_IDENTITY() 返回插入 T1 中的 IDENTITY 值,该值是发生在相同作用域中的最后一个 INSERT。如果在作用域中发生插入语句到标识列之前唤醒调用 SCOPE_IDENTITY() 函数,则该函数将返回 NULL 值。而IDENT_CURRENT('T1') 和 IDENT_CURRENT('T2') 返回的值分别是这两个表最后自增的值。

    ajqc的实验:(40条本地线程,40+40条远程线程同时并发测试,插入1200W行),得出的结论是:

    1.在典型的级联应用中.不能用@@IDENTITY,在CII850,256M SD的机器上1W多行时就会并发冲突.在P42.8C,512M DDR上,才6000多行时就并发冲突.

    2.SCOPE_IDENTITY()是绝对可靠的,可以用在存储过程中,连触发器也不用建,没并发冲突
    =================================

    @@IDENTITY与SCOPE_IDENTITY()
    在一条 INSERT、SELECT INTO 或大容量复制语句完成后,@@IDENTITY 中包含语句生成的最后一个标识值。如果语句未影响任何包含标识列的表,则 @@IDENTITY 返回 NULL。如果插入了多个行,生成了多个标识值,则 @@IDENTITY 将返回最后生成的标识值。如果语句触发了一个或多个触发器,该触发器又执行了生成标识值的插入操作,那么,在语句执行后立即调用 @@IDENTITY 将返回触发器生成的最后一个标识值。如果对包含标识列的表执行插入操作后触发了触发器,并且触发器对另一个没有标识列的表执行了插入操作,则 @@IDENTITY 将返回第一次插入的标识值。出现 INSERT 或 SELECT INTO 语句失败或大容量复制失败,或者事务被回滚的情况时,@@IDENTITY 值不会恢复为以前的设置。

    如果语句和事务失败,它们会更改表的当前标识,从而使标识列中的值出现不连贯现象。即使未提交试图向表中插入值的事务,也永远无法回滚标识值。例如,如果因 IGNORE_DUP_KEY 冲突而导致 INSERT 语句失败,表的当前标识值仍然会增加。

    @@IDENTITY、SCOPE_IDENTITY 和 IDENT_CURRENT 是相似的函数,因为他们都返回插入到表的 IDENTITY 列的最后一个值。

    @@IDENTITY 和 SCOPE_IDENTITY 可以返回当前会话中的所有表中生成的最后一个标识值。但是,SCOPE_IDENTITY 只在当前作用域内返回值,而 @@IDENTITY 不限于特定的作用域。

    IDENT_CURRENT 不受作用域和会话的限制,而受限于指定的表。IDENT_CURRENT 可以返回任何会话和任何作用域中为特定表生成的标识值。

    @@IDENTITY 函数的作用域是执行该函数的本地服务器上的当前会话。此函数不能应用于远程或链接服务器。若要获得其他服务器上的标识值,请在远程服务器或链接服务器上执行存储过程,并使(在远程或链接服务器的环境中执行的)该存储过程收集标识值,并将其返回本地服务器上的发出调用的连接。

    以下示例向包含标识列 (LocationID) 的表中插入一行,并使用 @@IDENTITY 显示新行中使用的标识值:

    USE AdventureWorks;
    GO
    --Display the value of LocationID in the last row in the table.
    SELECT MAX(LocationID) FROM Production.Location;
    GO
    INSERT INTO Production.Location (Name, CostRate, Availability, ModifiedDate)
    VALUES ('Damaged Goods', 5, 2.5, GETDATE());
    GO
    SELECT @@IDENTITY AS 'Identity';
    GO
    --Display the value of LocationID of the newly inserted row.
    SELECT MAX(LocationID) FROM Production.Location;
    GO


    补充:
      我们要慎用@@IDENTITY,原因是 @@IDENTITY 它总是获取最后一条变更数据的自增字段的值,
    而忽略了进行变更操作所在的范围约束。比如,我有表 A 和表 B 两个表,现在我在表 A 上定义了一个Insert触发器,当在表 A 中插入一条数据时,自动在表 B 也插入一条数据。此时,大家注意,有两个原子操作:在A中插入一条数据,接着在B中随后插入一条数据。

      现在我们想下,假设上面表 A 和表 B 都有IDENTITY自增域,那么我们在表 A 插入一条数据后,使用了 SELECT @@IDENTITY 输出时,输出的到底是 A 还是 B 的自增域的值呢? 答案很明显,是谁最后插入就输出谁,那么就是 B 了。于是,我本意是想得到 A 的自增域值,结果得到了 B 的自增域值,一只 BUG 随之诞生,搞不好还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数据的混乱。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大家慎用 @@IDENTITY,而尽量采用 SCOPE_IDENTITY() 函数替换之。SCOPE_IDENTITY() 也是得到最后一条自增域的值,但是它是仅限在一个操作范围之内,而不@@IDENTITY 是取全局操作的最后一步操作所产生的自增域的值的。

    ==========================

    @@IDENTITY SCOPE_IDENTITY()2008-11-05 15:02


    INSERT INTO Calculation_Option (Option_Type, VIP_Option_ID, Option_Code, Option_Description, Last_Updated_Date, Last_Updated_By)
    VALUES (@Option_Type, @VIP_Option_ID, @Option_Code, @Option_Description, GetDate(), @Last_Updated_By)

    SELECT @Option_ID = SCOPE_IDENTITY()

    Calculation_Option这个表里面的option_Id是自动增长的,scope_identity()是为了得到自动增长后的值

    这个地方用的是scope_Identity()

    以下引用msdn

    例如,有两个表 T1 和 T2,并且在 T1 上定义了 INSERT 触发器。当将某行插入 T1 时,触发器被激发,并在 T2 中插入一行。该方案演示了两个作用域:在 T1 上的插入,以及在 T2 通过触发器的插入。

    假设 T1 和 T2 都有标识列,@@IDENTITY 和 SCOPE_IDENTITY 将在 T1 上的 INSERT 语句的最后返回不同的值。@@IDENTITY 将返回在当前会话中的任何作用域内插入的最后一个标识列的值。这是在 T2 中插入的值。SCOPE_IDENTITY() 将返回在 T1 中插入的 IDENTITY 值。这是在同一个作用域内发生的最后的插入。如果在任何 INSERT 语句作用于作用域中的标识列之前调用 SCOPE_IDENTITY() 函数,则该函数将返回空值。



    =====================

    CREATE TABLE #T(ID INT IDENTITY(1,1) PRIMARY KEY,NAME VARCHAR(20))
    INSERT INTO #T SELECT 'A'
    SELECT @@IDENTITY AS '@@IDENTITY',
    SCOPE_IDENTITY() AS 'SCOPE_IDENTITY',
    IDENT_CURRENT('#T') AS 'IDENT_CURRENT'

  • 相关阅读:
    leetcode教程系列——Binary Tree
    《Ranked List Loss for Deep Metric Learning》CVPR 2019
    《Domain Agnostic Learning with Disentangled Representations》ICML 2019
    Pytorch从0开始实现YOLO V3指南 part5——设计输入和输出的流程
    Pytorch从0开始实现YOLO V3指南 part4——置信度阈值和非极大值抑制
    Pytorch从0开始实现YOLO V3指南 part3——实现网络前向传播
    Pytorch从0开始实现YOLO V3指南 part2——搭建网络结构层
    Pytorch从0开始实现YOLO V3指南 part1——理解YOLO的工作
    让我佩服的人生 文章
    win8.1配置cordova+ionic等一系列东西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ncounter/p/218876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