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数据库原理之三(存储数据:磁盘和文件)

    1.存储层次:

    主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远远高于磁盘的访问速度,一个经典的数据大概为磁盘访问需要10ms,而内存则只要60ns!.

    数据之所以存储在二级和三级存储器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一个32位的寻址系统,只有2的32次方字节能够存储于主存中,而数据对象可能超过这个数量!另外,主存储器在重启系统后会丢失数据(尽管增加蓄电备份是之保存数据是可能的)。根据磁盘的几何和机械结构特点,也可以相应优化磁盘数据记录的放置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两个记录频繁的使用,就可以把他们放到同一个块内,逐渐降低临近程度,依次为统一磁道,同一柱面。

    2.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

    对系统性能及存储可靠性来说,磁盘是潜在的瓶颈。CPU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而磁盘则以10%的速度增长,另外磁盘含有机械原件,所以它们比计算机系统的电子部件故障率要高得多。

    磁盘阵列是把几个磁盘组织在一起,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数据划分用于提高性能,冗余则用于改善可靠性,冗余信息不是通过简单的拷贝信息来实现的,而是经过精心组织,以保证磁盘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冗余信息来重构磁盘故障的内容。目前为止,实际上,这个已经成为工业标准,每个RAID级别实际上都是可靠性和性能两方面的折衷。

  • 相关阅读:
    spark 安装
    maven 常用配置
    矩阵SVD在机器学习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单变量线性回归
    Stanford机器学习
    Memcached 安装和客户端配置
    Lucene 学习之二:数值类型的索引和范围查询分析
    Go-errors第三方包学习
    Go日志库使用-logrus
    Go语言---小白入门-命令行库Cobra的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ngine1984/p/16904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