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6、Linux 基础(二)

    一 正文处理命令及tar命令 

    1. 使用cat命令进行文件的纵向合并
    1) 掌握使用cat命令实现文件的纵向合并:
    a) 例如:使用cat命令将baby.age、baby.kg和baby.sex这三个文件纵向合并为baby文件的方法:
    cat baby.age baby.kg baby.sex >baby
    b) 例如:使用cat命令将baby.age文件的内容添加到baby2文件中的方法:
    cat baby.age >>baby2
    2. 归档文件和归档技术
    1) 掌握归档的定义:归档(archiving)就是将许多文件(或目录)打包成一个文件。
    2) 了解归档的目的:归档的目的就是方便备份、还原及文件的传输操作。
    3) 掌握tar命令的功能:将多个文件(也可能包括目录,因为目录本身也是文件)放在一起存放到一个磁带或磁盘归档文件中。并且将来可以根据需要只还原归档文件中的某些指定的文件。
    4) 掌握tar命令的常用选项:
    c:创建一个新的tar文件。
    t:列出tar文件中目录的内容。
    x:从tar文件中抽取文件。
    f:指定归档文件或磁带(也可能是软盘)设备(一般都要选)。
    v:显示所打包的文件的详细信息,v是verbose的第1个字母。
    z:使用gzip压缩算法来压缩打包后的文件。
    j:使用bzip2压缩算法来压缩打包后的文件。
    3. 使用tar命令创建、查看及抽取归档文件
    1) 掌握使用tar命令创建归档文件的用法举例:
    例如:使用tar命令将arch目录打包成一个名为arch.tar的归档文件的方法(要求显示所有打包的文件和目录):
    tar cvf arch.tar arch 
    掌握使用tar命令查看归档文件的用法举例:
    例如:使用tar命令显示arch.tar这个归档文件(包)中的所有文件的方法:
    tar tf arch.tar
    2) 掌握使用tar命令抽取归档文件的用法举例:
    例如:使用tar命令恢复arch.tar中的全部内容的方法:
    tar xvf arch.tar -C 路径

    4. 文件的压缩和解压缩
    1) 掌握压缩的定义:压缩就是将一个大的文件通过一些压缩算法变成一个小文件。 
    2) 了解压缩的目的:主要是缩小文件的大小,这样会节省存储文件的磁盘或磁带的空间,另外在网络上传输这些小文件也会减少网络的浏览(也就是节省网络的带宽)。
    3) 掌握解压缩的定义:解压缩就是将一个通过一些压缩算法的文件恢复到压缩之前的样子。
    4) 掌握gzip命令和gunzip命令的用法举例:
    a) 例如:将文件file1压缩成.gz格式的压缩包应该使用的命令为:gzip file1 –c > /路径/name.gz
    b) 例如:将压缩文件file1.gz解压缩的命令为:
    gunzip file1.gz >
    5) 掌握bzip2命令和bunzip2命令的用法举例:
    a) 例如:将文件file1压缩成.bz2格式的压缩包应该使用的命令为:bzip2 file1 >
    b) 例如:将压缩文件file1.bz2解压缩的命令为:
    bunzip2 file1.bz2 >
    5. 在使用tar命令的同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
    1) 掌握在使用tar命令的同时进行压缩和解压缩的用法举例
    a) 例如:使用tar命令将arch目录打包而且同时使用gzip的技术压缩打包后文件的方法(打包后的文件名为arch.tar.gz):
    tar cvfz arch.tar.gz arch
    b) 例如:使用tar命令将arch目录打包而且同时使用bzip2的技术压缩打包后文件的方法(打包后的文件名为arch.tar.bz2):tar cvfj arch.tar.bz2 arch

    6 课后作业

    1) 将用户信息数据库文件和组信息数据库文件纵向合并为一个文件/1.txt(覆盖)

     


    2) 将用户信息数据库文件和用户密码数据库文件纵向合并为一个文件/2.txt(追加)

     

    3) 将/1.txt、/2.txt两个文件打包为/1.tar 

    4) 使用gzip命令压缩1.txt文件名为1.txt.gz


    5) 解压缩1.txt.gz


    6) 使用bzip2压缩1.txt压缩后文件名为1.txt.bz2


    7) 解压缩1.txt.bz2


    8) 解包1.tar,解包后文件存放到/tmp目录下


    9) 使用tar命令打包并且压缩/1.txt、/2.txt,得到的文件名为1.tar.gz


    10) 解包1.tar.gz,解包后文件存放到/tmp目录下

    二 利用vi编辑器创建和编辑正文文件 

    1. vi编辑器简介
    1) 掌握vi的定义:vi是一个UNIX和Linux系统内嵌的标准正文(文字)编辑器,它是一种交互类型的正文编辑器,它可以用来创建和修改正文文件。
    2. vi编辑器的操作模式
    1) 掌握vi编辑器的3中基本模式:
    a) 命令行模式:vi的默认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所有的输入被解释成vi命令,可以执行修改、复制、移动、粘贴和删除正文等命令,也可以进行移动光标、搜索字符串和退出vi的操作等。
    b) 编辑模式:在编辑模式中,可以往一个文件中输入正文。在这一模式下,输入的每一个字符都被vi编辑器解释为输入的正文。使用ESC键返回命令行模式。
    c) 扩展模式:在一些UNIX系统上也叫最后一行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可以使用一些高级编辑命令,如搜寻和替代字符串、存盘或退出vi编辑器等。要进入最后一行模式,需要在命令行模式中输入冒号(:),冒号这一操作将把光标移到屏幕的最后一行。
    3. 在vi编辑器中光标的移动
    1) 掌握在vi编辑器中用来移动光标位置的键与光标移动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4. 进入插入模式
    1) 掌握从命令行模式进入插入模式的命令:
    a:进入插入模式并在光标之后进行添加。
    i:进入插入模式并在光标之前进行插入。
    o:进入插入模式并在当前(光标所在)行之下开启新的一行。

    5. 在命令行模式下删除与复制的操作
    1) 掌握常用的删除与复制的常用按键

    6.粘贴命令

    1) 掌握粘贴命令:

    7. 复原和重做命令

    1) 掌握常用的复原和重做命令:

    8.扩展模式与文件的存储和退出

    1)掌握扩展模式下常用的命令: 

    9.快速移动光标在文件中的位置 

     1)掌握快速移动光标在文件中的位置的命令

     10.快速移动光标在屏幕中的位置

    1)掌握快速在屏幕中移动光标的位置的命令

    11.课后作业(用时40分钟)

    1) 使用vi编辑器编辑文件/1.txt进入编辑模式写入内容“hello world”

    vi 1.txt 进入后按a---->写入“hello world”---->Esc--->:wq--->回车
    2) 进入命令行模式复制改行内容,在下方粘贴80行

    3) 快速移动光标到文件的最后一行

                   shift+g
    4) 快速移动光标到当前屏幕的中间一行

                  shift+m
    5) 快速移动光标到文件的第五行

                   5+gg
    6) 在下方插入新的一行内容“welcome to beijing”

    7) 删除刚插入的一行

                  dd
    8) 撤销上一步的操作

                 u
    9) 进入扩展模式,执行文件的保存退出操作

                  :wq------》回车

    三 系统的初始化和服务 

    1. Linux系统引导的顺序
    1) 掌握Linux系统引导的顺序:(详见附1)

     

    其中,BIOS的工作是检查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和风扇速度等;
    MBR会在启动盘的第1个块中,大小为512B。其中前446中的程序代码是用来选择boot partition(分区),也就是由哪个分区来装入开机用的代码;
    在内核部分主要是装机计算机设备的驱动程序以便操作系统可以控制计算机上的设备。并且以只读的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也就是此时的操作系统只能读到根文件系统(目录)所在的分区;
    init程序的进程id为1,即Linux操作系统第1个执行的程序。
    2. BOIS的初始化和引导加载程序
    1) 掌握BIOS的定义: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缩写),它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接口,而且是非常基本的接口。
    2. GRUB程序和grub.conf文件(详见linux系统管理P317)
    1) 掌握GRUB的定义:GRUB是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多重操作系统启动管理器)的缩写。
    2) 掌握grub的配置文件为:grub.conf
    设置grub Md5加密命令 grub-MD5-crypt
    Password = 明文或 password --md5 密文(编辑grub配置文件的密码)
    Title red hat 标题
    Password = 明文或 password --md5 密文(加载内核系统引导必须的密码)
    3. 内核的初始化和init的初始化
    1) 掌握init的配置文件为:/etc/inittab 
    2) 了解init程序要做的工作:
    a) 决定预设(默认)要使用哪个run levels(运行级别)。 
    b) 执行一些系统初始化的脚本(程序)来初始化操作系统。
    c) 根据run level的设置来执行所对应目录中的程序,以决定要启动哪些服务。
    d) 设定某些组合键。
    e) 定义UPS不间断电源系统,即当电源出现问题时或电源恢复时要执行哪些程序。 
    f) 产生6个virtual consoles,也就是tty1~tty6。
    4. run levels(运行级别)
    1) 掌握所有的运行级别及每一个运行级别对应的功能:

    5. 关闭系统及重启系统
    1) 掌握常用的可以关闭系统的命令:
    shutdown -h now 
    halt
    poweroff
    init 0
    2) 掌握常用的可以重启系统的命令:
    shutdown -r now
    reboot
    init 6
    Ctrl+Alt+Delete键
    6. 掌握单用户模式修改用户的密码
    7. 掌握救援模式

     

  • 相关阅读:
    _ 下划线 Underscores __init__
    Page not found (404) 不被Django的exception中间件捕捉 中间件
    从装修儿童房时的门锁说起
    欧拉定理 费马小定理的推广
    线性运算 非线性运算
    Optimistic concurrency control 死锁 悲观锁 乐观锁 自旋锁
    Avoiding Full Table Scans
    批量的单向的ssh 认证
    批量的单向的ssh 认证
    Corrupted MAC on input at /usr/local/perl/lib/site_perl/5.22.1/x86_64-linux/Net/SSH/Perl/Packet.pm 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1443526266/p/690402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