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C#程序的157个建议——建议104:用多态代替条件语句

    建议104:用多态代替条件语句

    假设要开发一个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之初,此自动驾驶系统拥有一个驾驶系统命令的枚举类型:

        enum DriveCommand
        {
            Start,
            Stop
        }

    当前该枚举存在两个命令:开始、停止。又假设有一个驾驶方法可以处理车辆接收到的指令。一开始我们可能像下面这样编码: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riveCommand command = DriveCommand.Start;
                Drive(command);
                command = DriveCommand.Stop;
                Drive(command);
    
            }
    
            static void Drive(DriveCommand command)
            {
                if (command == DriveCommand.Start)
                {
                    //车辆启动
                }
                else if (command == DriveCommand.Stop)
                {
                    //车辆停止
                }
            }

    有些人可能喜欢用switch语句(当然,switch本质上也是if语句)。

            static void Drive(DriveCommand command)
            {
                switch (command)
                {
                    case DriveCommand.Start:
                        //车辆启动
                        break;
                    case DriveCommand.Stop:
                        //车辆停止
                        break;
                    default:
                        break;
                }
            }

     随着更多的系统功能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我们考虑为车辆加入的命令也越来越多,如下所示:

        enum DriveCommand
        {
            Start,
            Stop,
            Pause,
            TurnLeft,
            TurnRight
        }

    随着DriveCommand元素的增加,采用if或switch语句将带来可怕的混乱状态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中,命令可能会多达上百条。每增加一条命,我们首先要修改Drive方法。Drive方法将会及其膨胀,而且每行代码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if 命令

      then 行动

    这种情况,我们不得不考虑重构原来的代码。原来的设计理念也是欠妥当的,它不遵守设计模式中的“开闭原则”。开闭原则是指:对扩展开发,对修改关闭。遵从开闭原则的一次重构是,使用多态来规避不断膨胀的条件语句。首先,设计一个抽象类Commander:

        abstract class Commander
        {
            public abstract void Execute();
        }

    所有的Start或者Stop之类的命令,全部继承自这个抽象类:

        class StartCommander : Commander
        {
    
            public override void Execute()
            {
                //启动
            }
        }
    
        class StopCommander : Commander
        {
    
            public override void Execute()
            {
                //停止
            }
        }

    在使用多态后,调用方法的代码应该如下所示: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mmander commander = new StartCommander();
                Drive(commander);
                commander = new StopCommander();
                Drive(commander);
            }
    
            static void Drive(Commander commander)
            {
                commander.Execute();
            }

    可见,代码简洁了不少,而且,可扩展性增强了。即使未来还需要增加命令,扩展相应的子类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关闭了修改,即对Drive方法,即使增加再多的命令,也不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转自:《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C#程序的157个建议》陆敏技

  • 相关阅读:
    【原创】Apache ab结果参数详解
    【转载】QPS,用户平均等待时间,服务器平均请求处理时间
    【原创】Apache ab测试时出现:apr_socket_recv "connection reset by peer" 104
    【做题】Codeforces Round #429 (Div. 2) E. On the Bench——组合问题+dp
    oracle递归查询
    http1.0和1.1的区别
    here with you
    spring杂碎
    西海情歌
    //随机生成 10到20条数据 数据包含 用户名(5-10位的字母) 性别 年龄(1-100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armer-y/p/800014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