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isolation forest进行异常点检测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czr/p/9156971.html

    一、简介

    孤立森林(Isolation Forest)是另外一种高效的异常检测算法,它和随机森林类似,但每次选择划分属性和划分点(值)时都是随机的,而不是根据信息增益或者基尼指数来选择。在建树过程中,如果一些样本很快就到达了叶子节点(即叶子到根的距离d很短),那么就被认为很有可能是异常点。

    具体步骤:

    Forest 由t个iTree(Isolation Tree)孤立树 组成,每个iTree是一个二叉树结构,其实现步骤如下:

    1. 从训练数据中随机选择Ψ个点样本点作为subsample,放入树的根节点。

    2. 随机指定一个维度(attribute),在当前节点数据中随机产生一个切割点p——切割点产生于当前节点数据中指定维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 以此切割点生成了一个超平面,然后将当前节点数据空间划分为2个子空间:把指定维度里小于p的数据放在当前节点的左孩子,把大于等于p的数据放在当前节点的右孩子。

    4. 在孩子节点中递归步骤2和3,不断构造新的孩子节点,直到 孩子节点中只有一个数据(无法再继续切割) 或 孩子节点已到达限定高度 。

    获得t个iTree之后,iForest 训练就结束,然后我们可以用生成的iForest来评估测试数据了。对于一个训练数据x,我们令其遍历每一棵iTree,然后计算x最终落在每个树第几层(x在树的高度)。就可以得出x在森林中的高度平均值,即 the average path length over t iTrees。*值得注意的是,如果x落在一个节点中含多个训练数据,可以使用一个公式来修正x的高度计算,详细公式推导见原论文

    获得每个测试数据的average path length后,我们可以设置一个阈值(边界值),average path length 低于此阈值的测试数据即为异常。也就是说 “iForest identifies anomalies as instances having the shortest average path lengths in a dataset ”(异常在这些树中只有很短的平均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中对树的高度做了归一化,并得出一个0到1的数值,即越短的高度越接近1(异常的可能性越高)。

    为什么距离d很短就认为是异常点呢?

    比如一个维度里有1,2,3,4,5,100,从当前维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随机选择一个值作为切分点,假如是50,那么大于50的分在右子树,小于50的分在左子树,最终分成了两组,【1,2,3,4,5】和【100】,而在【100】这个样本组里,因为只有一个样本点了,所以不再划分了,高度就是1了,所以距离很短。

    二、代码实现

    复制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IsolationForest  
    from scipy import stats  
    rng = np.random.RandomState(42)
    n_samples=6 #样本总数
    # fit the model clf = IsolationForest(max_samples=n_samples, random_state=rng, contamination=0.33) #contamination为异常样本比例 clf.fit(df.values) scores_pred = clf.decision_function(df.values) print(scores_pred) print(len(scores_pred)) threshold = stats.scoreatpercentile(scores_pred, 100 * outliers_fraction)
    复制代码
    结果:[ 0.11573485  0.12433055  0.13780741  0.12351238  0.06556263 -0.05915569]

    clf.predict(df.values)
    array([ 1,  1,  1,  1, -1, -1])
    三、测试

    predict(X)
    
    
              返回值:+1 表示正常样本, -1表示异常样本。
    decision_function(X)
    
    
              返回样本的异常评分。 值越小表示越有可能是异常样本。

    test=[[2,4,50,3,5,69,8]]
    clf.decision_function(test)
    输出:
    array([0.08241789])
    clf.predict(df.values)
    输出:
    array([ 1,  1,  1,  1, -1, -1])

    四、算法应用

    Isolation Forest 算法主要有两个参数:一个是二叉树的个数;另一个是训练单棵 iTree 时候抽取样本的数目。实验表明,当设定为 100 棵树,每棵树高度不超过8,抽样样本数为 256 条时候,IF 在大多数情况下就已经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这也体现了算法的简单、高效。

    Isolation Forest 是无监督的异常检测算法,在实际应用时,并不需要黑白标签。需要注意的是:(1)如果训练样本中异常样本的比例比较高,违背了先前提到的异常检测的基本假设,可能最终的效果会受影响;(2)异常检测跟具体的应用场景紧密相关,算法检测出的“异常”不一定是我们实际想要的。比如,在识别虚假交易时,异常的交易未必就是虚假的交易。所以,在特征选择时,可能需要过滤不太相关的特征,以免识别出一些不太相关的“异常”。

    五、IF特点

    1. iForest具有线性时间复杂度。因为是ensemble的方法,所以可以用在含有海量数据的数据集上面。通常树的数量越多,算法越稳定。由于每棵树都是互相独立生成的,因此可以部署在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上来加速运算。

    2. iForest不适用于特别高维的数据。由于每次切数据空间都是随机选取一个维度,建完树后仍然有大量的维度信息没有被使用,导致算法可靠性降低。高维空间还可能存在大量噪音维度或无关维度(irrelevant attributes),影响树的构建。对这类数据,建议使用子空间异常检测(Subspace Anomaly Detection)技术。此外,切割平面默认是axis-parallel的,也可以随机生成各种角度的切割平面,详见“On Detecting Clustered Anomalies Using SCiForest”。

    3. iForest仅对Global Anomaly 敏感,即全局稀疏点敏感,不擅长处理局部的相对稀疏点 (Local Anomaly)。目前已有改进方法发表于PAKDD,详见“Improving iForest with Relative Mass”。

    4. iForest推动了重心估计(Mass Estimation)理论发展,目前在分类聚类和异常检测中都取得显著效果,发表于各大顶级数据挖掘会议和期刊(如SIGKDD,ICDM,ECML)。




    参考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af3c66e0410
     
  • 相关阅读:
    JAVA面试题
    Oracle入门笔记 ——启动进阶
    SQL 基础
    BZOJ 1507 Editor(块状链表)
    BZOJ 1018 堵塞的交通traffic(线段树)
    SPOJ 422 Transposing is Even More Fun(polay计数)
    BZOJ 2754 喵星球上的点名(后缀数组)
    POJ 1568 Find the Winning Move(极大极小搜索)
    Miller-Rabin素数测试学习小计
    Lucas定理学习小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eiquan/p/116618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