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解释性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区别和不同

    解释性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区别和不同
      解释性语言 编译型语言
    概念 计算机不能直接的理解高级语言,只能直接理解机器语言,所以必须要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执行高级语言的编写的程序。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解释。两种方式只是翻译的时间不同。
    特征 解释性语言的程序不要编译,省了道工序,解释性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比如解释性Java语言,专门有一个解释器可以直接执行Java程序,每一个语句都是执行的时候才能翻译。这样解释性语言每执行一次要翻译一次,效率表较低。 编译型就是编译的时候直接编译成机器可以执行的(.exe .dll .ocx),编译和执行是分开的,但是不能跨平台。例如Delphi,C++,ASM,C是直接变异成exe文件并且自带条件编译功能。比如exe文件,以后要运行的话就不用重新编译了,直接使用编译的结果就行了(exe文件),因为翻译只做了一次,运行的时不要翻译,所以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
    区别 对于解释性语言而言,程序运行时的控制权在解释器(jre,.net)而不再用于程序。 对于编译器而言,运行时的控制权在用户程序。
    一些网页脚本,服务器脚本以及辅助开发接口这样的对速度要求不高,对不同系统的兼容性有一定要求的程序则通常使用解释性语言,如Java、JavaScript、VBScript、Perl、Python、Ruby、Matlab等等。 编译语言由于程序执行速度快,同等条件下对系统的要求比较低,因此像开发操作系统、大型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等时都采用它,像C/C++,Pascal/Object Pascal(Delphi)等都是编译型语言。
    解释型语言,例如Java语言,Java程序首先通过编译器编译成class文件,如果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则通过Windows平台上的Java虚拟机(VM)进行解释。如果运行在Linux平台上,则通过Linux平台上的Java虚拟机进行解释执行。所以说能跨平台,前提是平台上必须要有相匹配的Java虚拟机。如果没有Java虚拟机,则不能进行跨平台。 编译型语言,例如C语言,用C语言开发程序后,需要通过编译器把程序编译成机器语言(即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文件,因为不同的操作系统识别的二进制文件是不同的),所以C语言程序进行移植后,需要重新编译(如Windows编译成ext文件,Linux编译成erp文件)
    总结 优点:可移植性好,只要有解释环境,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比如在解释执行时可以动态改变变量的类型、对程序进行修改以及在程序中插入良好的调试诊断信息等,而将解释器移植到不同的系统上,则程序不用改动就可以在移植了解释器系统上运行。 优点:运行速度快,代码效率高,编译后程序不可以修改,保密性好。
    缺点:运行需要解释环境,运行起来比编译的要慢,占用的资源也要多一些,代码效率低,代码修改后就可以运行,不需要编译过程。因为不仅要给用户程序分配空间,解释器本身也占用了宝贵的系统资源。其封装底层代码,程序严重依赖平台。不能同C++,VB那样直接操作底层。 缺点:代码需要经过编译方可运行,可移植性差,只能在兼容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 相关阅读:
    1451. Rearrange Words in a Sentence
    1450. Number of Students Doing Homework at a Given Time
    1452. People Whose List of Favorite Companies Is Not a Subset of Another List
    1447. Simplified Fractions
    1446. Consecutive Characters
    1448. Count Good Nodes in Binary Tree
    709. To Lower Case
    211. Add and Search Word
    918. Maximum Sum Circular Subarray
    lua 时间戳和时间互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engff/p/94174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