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群论入门三部曲

    抽象代数的课程我是第二次上了,可是在群论部分知识点还是缺乏理解、融会和梳理,而且有一种知识点零碎无规律的感觉。我缺乏一种宏观上俯视全局的经验,因此被老师上课抄板书式的讲课带得“迷惘、疲劳而无所得”。这里,我希望提供一个全局的视角,将抽象代数中的群论、群表示论和一些李代数稍作梳理汇总。
    注意本文完全不整理证明方法,任何结论都在课本上给出了证明。本文只是给出整体的图像,而且会夹杂个人的形象化描述和类比,语言上算不上严谨。

    1.群的定义

    群的定义共有四条:“封结幺逆”。子群的判定有两种。

    一些常见的特殊群

    • 元素数目(阶数)有限的群称为有限群,否则为无限群
    • 交换群又称Abel群
    • 无非平凡子群的群称为单群
    • 由一个元素生成的群称为循环群
    • 集合S到S的全部一一对应构成一个群,称为变换群(A(S))。任何群都可以看做某集合上的变换群(Cayley定理)。这里的每个一一对应可以看成是每个排列方式。
    • 有限集合(n个元素)上的变换群称为置换群(S_n),亦称为n次对称群,其阶数为(n!)
    • n次对称群(S_n)中全部的偶置换构成n次交错群(A_n),其阶数为(frac{1}{2}n!)。5次及以上的交错群为单群。

    2.群的内部结构

    2.1 正规子群和商群

    子群一定包含幺元。如果确定了一个群的非平凡子群,一定可以取某个该子群外的元素,构造该子群的一个傍集。傍集与子群“平行”(即元素数目相等,不相交),但是傍集并不是群。再取子群和傍集之外的元素继续构造另一个傍集……这样可以将大群进行“整齐的”划分,这就是Lagrange定理。任何大群中的元素都必然属于某一个傍集(子群也算傍集)。

    这些傍集实际上可以用其中的一个元素作为代表(等价类),换句话说,傍集之集可以看成是一个“低分辨率”的大群,元素被一组一组地“捏”成一个点。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这个“低分辨率”的集合(傍集之集)是否仍然是群。对于((Ha)(Hb)=H(ab))这种乘法运算成立的条件显然是任何a要能穿过H:(aH = Ha)。这里并不要求a和H中每个元素交换,只是要求H中的元素在任意“共轭变换”((g^{-1}hg))之后仍然能够落在子群H中。此条件即傍集之集为群的充要条件;并且由此定义一个群的正规子群:即能够使其傍集之集为群的子群,若傍集之集为群则称之为商群。因此,将一个群“粗糙化”舍弃掉一些信息使其变成一个小群“商群”的方法是找一个(非平凡)正规子群;这个过程或许可以命名为一种“除法”,正规子群是“除数”。(显然这里一定能“整除”。)

    对于由群中的一个任意的子群而言,大群的所有元素可以简单分成两类:满足(aH=Ha)的和不满足的。将所有满足(aH=Ha)的元素归到一个集合中,这个集合就是一个群,称为子群H的正规化子,也就是最大的包含H作为其正规子群的子群,记作(N(H))。这个记号似乎可以看成是一个“函数”。

    2.2 中心

    一个群的运算不一定是交换的,可能在某些元素上有交换性:某些元素与其他任何元素的运算都可交换,比如幺元。这些对其他任何元素具有交换性的元素之集是一个群,称为大群的中心。中心必定是正规子群,而且条件是在“共轭变换”下保持不动。

    类似正规化子,我们也可以定义中心化子。对群的子集(注意是子集即可),取大群中所有能够与此子集中的元素都交换的元素作为一个集合,即子集的中心化子,通常记作(C(S))。仔细思考(C(G))(G是大群)即为G的中心。

    3.群的外部关系:群同态

    群到群的映射若保持两群的运算规则(可以理解为连同运算一起映射)即为群同态。显然同态必然将幺元映为幺元,逆元映为逆元,子群映为子群,正规子群映为正规子群,商群映为商群。此即对应定理

    “对称”的群同态,即一一映射,称为群同构;而同构的两群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元素的表示花样不一样罢了(所以可以视同构为“相等”)。而“非对称”的同态,只可能将一个群投影“变小”(即像的阶数变小)。这样的同态只能将一个群投影为一个小群(满射而非单射)或者投影为另一个更大群的一部分(单射而非满射)。显然“不对称”的情况下同态会将多个元素映为一个点,例如映为像中的幺元。这些被映到幺元的元素组成一个子群,称为同态的核(Ker)。同态的核显然是一个正规子群,这是由像中幺元的交换性质反推得出的。对于同态(f),一个群“除以”同态核(Kerf)就等于像(Imf),此即同态基本定理

  • 相关阅读:
    ubuntu 制做samba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前言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3.绑定到数据列表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4.数据源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6.触发器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2.数据绑定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4章 1.不使用数据绑定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7.控件模板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8.我们进行到哪里了?
    《Programming WPF》翻译 第5章 5.数据模板和样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night/p/601200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