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做个合格的测试员

     

     

      本来想用“优秀”,后来想想不过“合格”而已。最近工作与学习的想法,内容比较碎,先记录下来。

     


     

      由于有写博客的习惯,写了不少关于测试的东西,常常被别人加群或直接加QQ问问题。可能是因为我写了不少东西的缘故吧!大多数提问者会认为我一定水平很高,然后,问我是做什么测试的?用什么工具?我的回答是:主要以功能测试为主,会用到一些辅助的工具,如 fiddler。他们无不大失所望。

     

      关于我的第一份工作的情况,我在《一个测试员的工作与学习》中已经说的比较详细了。第二份工作(目前的这份工作)的经历等什么时候辞职的时候再整理吧!

    这里可以简单简述一下自己目前工作情况,虽然我们公司的测试人员是坐在一起的,但我们每个人都会长期的跟不同的项目。刚工作时打了三个月的酱油(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后来一位大姐请产假,我就接替了网盘工作,再后来忙不过来,新招了一哥们跟着我做网盘。工作内容:

      参加需求评审-->编写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用例评审(召集产品,开发)-->项目上线后进行轮次测试(每测试一轮,发邮件出一轮测试结论)-->几轮过后没什么问题项目上灰度(相当于内测)-->灰度测试过后上全网-->出测试报告。

     

      好吧!我来说说这个过程中的注意点:

     

    沟通

     

      搞IT的嘛,一般典型的闷骚男(我也属于)。在网络都是文艺、愤青。现实工作环境中什么状态自己知道。我之前认识一搞开发的哥们技术没得说,钻研精神没得说。我去向他请教问题,他跟我说话紧张,搞得我都提他着急。在工作中要与上级沟通,开发沟通,产品沟通,这方面确实需要注意加强。在需求评审中多发表自己对需求对产品的看法。在用例评审中是以测试为主导的会议,所以,一定要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评审用例。在测试过程开发或产品确认问题,协助开发定位问题都需要沟通。两个词,淡定,谦虚。

     

    用例设计

     

      好的测试用例是用最恰当用例覆盖更多的功能点。有些人写用例粒度很细,简单的几个功能就能写几百条用例。写得越细致,需求稍微一变。你的用例直接作废。写得太粗,很多功能点覆盖不到。我的观点是考虑要全面,用例要灵活。考虑要全面很难,经验再丰富的人难免百密一疏。这个只能在血和泪的教训中去积累吧。多花时间研究被测的业务与需求。多看看别人写的用例从中也会收获不少。 

      用例要灵活,例如,我一般预期结果会写“给出相应提示”“匹配输入的内容”等模糊的预期结果,至于开发具体怎么设计是他的事儿。只要是合理的,不产生歧义的,使用户很容易理解的设计。我都认为是正确的。当然,这可能会给读用例的人带来一点麻烦。还有,如果产品需求中有明确的要求的,一定要写清楚。

     

    仔细检查你的文档

     

      测试人员最繁琐的是一个项目下来要写许多文档,测试计划文档,测试用例文档,测试论次报告,测试报告文档,验收方案文档等等,相信你在长期的工作中已经完全具备了这点儿能力,我想说的是细心。我们习惯在之前的文档上拷贝一份修改。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但也容易出错。我就是这样,或日期,或数据忘记修改。好吧!身为一个测试员,这为自身能力表现打折不少。不要小看这点事儿。写过的文档最好要反复检查两遍。

     

    积累你的技术

     

      老在开发面前表现的“小白”,我要是开发,我也鄙视你!按我目前的工作,需要熟悉系统的结构,熟悉开发的语言,熟悉数据库,除了测界面测功能,可以查一下数据库,数据到底有没有存储成功,或者修改数据库数据查看前面效果。如,我要测试网盘空间满了之后,上传文件的提示信息。通过功能你要上传多少个大文件空间才满呀?直接改数据库里面文件的大小不就搞定了。

      在前台界面操作的时候,去查看一下服务器日志,是否有报错信息。通过服务器日志有时候也能定位或判断问题的原因。

      多用页面分析或抓包工具,例如,按钮点击无效,那用debug工具查看页面上这个按钮的属性。用抓包工具看一下请求与响应。总之,在测之过程中试着去解剖被测系统。

     

    发现问题之后

     

      测试人员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发现bug了。当你发现一个bug的时候,不要急着就上报到缺陷管理系统或告诉开发人员。首先确定重现步骤。换个系统试试,换个浏览器再试试。或许,是你忘记清理浏览器缓存导致某个问题还在。好吧,最好试着定位与解析这个bug的根源。

      第二点我要说的是,发现一个模糊的问题,应该试着站在多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的影响。站在开发角度去看待这问题的严重性与修复成本。向开发去说明这个问题对用户的影响。这样更能开发建立和谐的关系。

     

     


     

     

    测试应该学些什么

     

      这是常被问到的第二类问题,我不被重视,很少安排工作,应该学些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把测试人员的知识体系分两大块,一块就是测试知识,一块就是整个软件知识。

      先说测试知识,测试基础类的,不少测试员是没读过什么软件测试书籍(包括我个人也是最近读了几本)因为大学开软件测试专业的不多,培训学校更注重实践,可能不会给你讲太多理论性的东西(个人猜测,没培训过)。大多测试测试人员非科班出身。测试门槛确实不高,熟悉一下就直接做了测试。没精力和必要花太多时间去学习基础理论。好吧!这也是问得我做是功能测试时,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失望与不屑原因。好吧!我还是觉得你应该读几本测试的书《[软件测试]Ron Patton》 《全程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paul C. Jorgensen》《有效性能测试--测试人员的50条建议》 《软件测试技术经典教程+2版》 ,当还有《微软的软件测试之道》以及最为经典的《软件测试的艺术》 ,如果你不知道关于软件测试都有哪些书的话,为什么不去当当网和china-pub输入“软件测试”几个关键字搜索一下呢?

      当然了,你对这些不感兴趣,想学一些更实用,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的技术,可以搜索一下性能测试的书,自动化测试以及单元测试,探索性测试,敏捷测试等。不过,我还是建议打好测试的基础!即使再多的花样,再先进的技术都是为测试服务的,你都不了解测试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盲目的追求。

      另外一个要学的是软件知识,测试是为软件服务的,软件工程,编程语言,架构,网络,一切与开发有关的知识,你都要学,这里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不要求深度但要求广度。我们在需求评审的时候,有时开发人员会说到技术实现,功能的逻辑,内部处理机制,架构层级等,如果你全部不懂那多“见外”呀,当然,这些知识无形中潜移默化的作用你的测试行为,对被测系统的理解深度以及发现问题的深度。我曾多次用“隔衣挠痒”来说不懂开发的测试,什么感觉,你自己体会去吧!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架构和自我的学习路线。不要犹豫哪个技术好学,哪个技术有前途,哪个技术工资高。比对吧!看看各种技术社区相互吐槽。只能是没完没了吐槽。不管你学与不学,技术就在那里,你的技术水平不增不减。当然,也不能一直闷头苦学,学一段时间应该停下来总结与思考。我要走什么路线?我所走的路线还欠缺哪些能力?我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当然,也应该关注一下未来的技术趋势。

     

     


     

     

    职责决定价值

     

      最近读的51testing 软件测试,想说爱你不容易》一文,感受颇深。作者以工作七年测试员的感受来谈软件测试。

      其中有一例子颇为深刻,一语道明其中的道理。如果做为一个努力并挣扎中的测试员依然不明白为测试为什么低于开发。拿护士与医生来比喻测试与开发的关系再明了不过了。一个医院中最常见的两个职位就是医生与护士。即使再优秀再专业的护士,治愈不了病人的病。同样,一个再优秀的测试员做不出软件来。名医很多,也许你随口就能叫出几个来,有谁能细数一下有名的护士,除了开创者南丁格尔。恐怕叫不上一个来。其实测试与开发也是这样的关系。因为职责不同,当然有轻重之分。

      存在既有价值,医院不能没有护士,软件开发中需要测试。好吧!请正确看待自己职业。也许,你会转向更有价值的开发人员,或者架构师。或者不着边的工作。我想大多会继续选择在测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那就尽量让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吧。带个测试团队,或做测试讲师,或出几本书,成为一个测试专家,探索一下测试的新技术,新模式。既然选择了并热爱那就努力前行吧!

     

     


     

    敏捷测试

     

      由于最近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决得流程的繁琐。在这么繁琐的流程下,并没有很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测试人员的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各种文档中。所以,开始了解敏捷测试。也想从中寻找想要的答案。

      敏捷测试对测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试不再是流程中的一个环节,而是高度的融入项目的整个流程。也许这可以使测试人员的价值更大化,但需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去迎接它。

    敏捷测试人员的定义

      我们这样定义敏捷测试人员:专业的测试人员,适应变化,与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展开良好协作,并理解利用测试记录需求和驱动开发的思想。敏捷测试人员往往具有优秀的技术能力,知道如何与他人合作以实现自动化测试,同时也擅长探索性测试。他们希望了解客户在做什么,以此更好地理解客户的软件需求。

     

     

  • 相关阅读:
    Java 泛型 泛型的约束与局限性
    Java 泛型 泛型方法
    Java 泛型 泛型数组
    Java 泛型 协变性、逆变性
    Java 泛型 协变式覆盖和泛型重载
    Java 泛型 泛型代码和虚拟机
    Insertion Sort List
    Remove Duplicates from Sorted List II
    String to Integer (atoi)
    SpringMvc源码入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nng/p/28485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