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line语法
先讲Declarative Pipeline
,所有声明式管道都必须包含在pipeline
块中:
1
|
pipeline {
|
块里面的语句和表达式都是Groovy语法,遵循以下规则:
- 最顶层规定就是
pipeline { }
- 语句结束不需要分好,一行一条语句
- 块中只能包含
Sections
,Directives
,Steps
或者赋值语句 - 属性引用语句被当成是无参方法调用,比如
input
实际上就是方法input()
调用
接下来我详细讲解下Sections
, Directives
, Steps
这三个东西
Sections
Sections
在声明式管道中包含一个或多个Directives
, Steps
post
post
section 定义了管道执行结束后要进行的操作。支持在里面定义很多Conditions
块: always
,changed
, failure
, success
和 unstable
。 这些条件块会根据不同的返回结果来执行不同的逻辑。
- always:不管返回什么状态都会执行
- changed:如果当前管道返回值和上一次已经完成的管道返回值不同时候执行
- failure:当前管道返回状态值为”failed”时候执行,在Web UI界面上面是红色的标志
- success:当前管道返回状态值为”success”时候执行,在Web UI界面上面是绿色的标志
- unstable:当前管道返回状态值为”unstable”时候执行,通常因为测试失败,代码不合法引起的。在Web UI界面上面是黄色的标志
1
|
// Declarative //
|
stages
由一个或多个stage
指令组成,stages块也是核心逻辑的部分。 我们建议对于每个独立的交付部分(比如Build
,Test
,Deploy
)都应该至少定义一个stage
指令。比如:
1
|
// Declarative //
|
steps
在stage
中定义一系列的step
来执行命令。
1
|
// Declarative //
|
Directives
jenkins中的各种指令
agent
agent
指令指定整个管道或某个特定的stage
的执行环境。它的参数可用使用:
- any - 任意一个可用的agent
- none - 如果放在pipeline顶层,那么每一个
stage
都需要定义自己的agent
指令 - label - 在jenkins环境中指定标签的agent上面执行,比如
agent { label 'my-defined-label' }
- node -
agent { node { label 'labelName' } }
和 label一样,但是可用定义更多可选项 - docker - 指定在docker容器中运行
- dockerfile - 使用源码根目录下面的
Dockerfile
构建容器来运行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定义键值对的环境变量
1
|
// Declarative //
|
options
还能定义一些管道特定的选项,介绍几个常用的:
- skipDefaultCheckout - 在
agent
指令中忽略源码checkout
这一步骤。 - timeout - 超时设置
options { timeout(time: 1, unit: 'HOURS') }
- retry - 直到成功的重试次数
options { retry(3) }
- timestamps - 控制台输出前面加时间戳
options { timestamps() }
parameters
参数指令,触发这个管道需要用户指定的参数,然后在step
中通过params
对象访问这些参数。
1
|
// Declarative //
|
triggers
触发器指令定义了这个管道何时该执行,一般我们会将管道和GitHub、GitLab、BitBucket关联, 然后使用它们的webhooks来触发,就不需要这个指令了。如果不适用webhooks
,就可以定义两种cron
和pollSCM
- cron - linux的cron格式
triggers { cron('H 4/* 0 0 1-5') }
- pollSCM - jenkins的
poll scm
语法,比如triggers { pollSCM('H 4/* 0 0 1-5') }
1
|
// Declarative //
|
stage
stage
指令定义在stages
块中,里面必须至少包含一个steps
指令,一个可选的agent
指令,以及其他stage相关指令。
1
|
// Declarative //
|
tools
定义自动安装并自动放入PATH
里面的工具集合
1
|
// Declarative //
|
注:① 工具名称必须预先在Jenkins中配置好了 → Global Tool Configuration.
内置条件
- branch - 分支匹配才执行
when { branch 'master' }
- environment - 环境变量匹配才执行
when { environment name: 'DEPLOY_TO', value: 'production' }
- expression - groovy表达式为真才执行
expression { return params.DEBUG_BUILD } }
1
|
// Declarative //
|
Steps
这里就是实实在在的执行步骤了,每个步骤step都具体干些什么东西, 前面的Sections
、Directives
算控制逻辑和环境准备,这里的就是真实执行步骤。
这部分内容最多不可能全部讲完,官方Step指南 包含所有的东西。
Declared Pipeline
和Scripted Pipeline
都能使用这些step,除了下面这个特殊的script
。
一个特殊的step就是script
,它可以让你在声明管道中执行脚本,使用groovy语法,这个非常有用:
1
|
// Declarative //
|
最后列出来一个典型的Scripted Pipeline
:
1
|
node('master') {
|
可以看到,Scripted Pipeline
没那么多东西,就是定义一个node
, 里面多个stage
,里面就是使用Groovy语法执行各个step
了,非常简单和清晰,也非常灵活。
两种Pipeline比较
Declarative Pipeline
相对简单,而且不需要学习groovy语法,对于日常的一般任务完全够用, 而Scripted Pipeline
可通过Groovy语言的强大特性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转自:https://www.xncoding.com/2017/03/22/fullstack/jenkins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