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jango视图函数

    一 、Django的视图函数view

      一个视图函数(类),简称视图,是一个简单的Python 函数(类),它接受Web请求并且返回Web响应。

      响应可以是一张网页的HTML内容,一个重定向,一个404错误,一个XML文档,或者一张图片。

      无论视图本身包含什么逻辑,都要返回响应。大家约定成俗将视图放置在项目(project)或应用程序(app)目录中的名为views.py的文件中。

    一个简单的视图

      下面是一个以HTML文档的形式返回当前日期和时间的视图: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import datetime
    
    def current_datetime(request):
        now = datetime.datetime.now()
        html = "<html><body>It is now %s.</body></html>" % now
        return HttpResponse(html)
    

      让我们来逐行解释下上面的代码:

    • 首先,我们从 django.http模块导入了HttpResponse类,以及Python的datetime库。

    • 接着,我们定义了current_datetime函数。它就是视图函数。每个视图函数都使用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并且通常称之为request

      注意,视图函数的名称并不重要;不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命名方式来命名,以便让Django识别它。我们将其命名为current_datetime,是因为这个名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它实现的功能。

    • 这个视图会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其中包含生成的响应。每个视图函数都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Django使用请求和响应对象来通过系统传递状态。

      当浏览器向服务端请求一个页面时,Django创建一个HttpRequest对象,该对象包含关于请求的元数据。然后,Django加载相应的视图,将这个HttpRequest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传递给视图函数。

      每个视图负责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

      img

      视图层,熟练掌握两个对象即可:请求对象(request)和响应对象(HttpResponse)

    二、CBV和FBV

      FBV(function base views) 就是在视图里使用函数处理请求。

      CBV(class base views) 就是在视图里使用类处理请求。

      优点:

    1. 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技术,比如Mixin(多继承)
    2. 可以用不同的函数针对不同的HTTP方法处理,而不是通过很多if判断,提高代码可读性
    如果我们要写一个处理GET方法的view,用函数写的话是下面这样: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def my_view(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return HttpResponse('OK')
    
    如果用class-based view写的话,就是下面这样: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MyView(View):   # 创建的MyView类
          def get(self, request):  # get方法
                return HttpResponse('OK')
    

      Django的url是将一个请求分配给可调用的函数的,而不是一个class。针对这个问题,class-based view提供了一个as_view()静态方法(也就是类方法),调用这个方法,会创建一个类的实例,然后通过实例调用dispatch()方法,dispatch()方法会根据request的method的不同调用相应的方法来处理request(如get() , post()等)。

      这些方法和function-based view差不多了,要接收request,得到一个response返回。如果方法没有定义,会抛出HttpResponseNotAllowed异常。

    使用CBV时,urls.py中也做对应的修改:
    
    # urls.py
    from django.conf.urls import url
    from myapp.views import MyView   # 引入我们在views.py里面创建的类
      
    urlpatterns = [
         url(r'^index/$', MyView.as_view()),   # MyView 类名, as_view()类方法
    ]
    

      CBV传参: 和FBV类似,有名分组,无名分组

    urls写法:
    
     url(r'^cv/(d{2})/', views.Myd.as_view()),  # 无参参数
     url(r'^cv/(?P<n>d{2})/', views.Myd.as_view(name='xxx')),# 有参参数,如果想给类的name属性赋值,前提你的Myd类里面必须有name属性
    
    类写法:
    
    class Myd(View):   # 创建类
        name = 'sb'    # 类属性
    
        def get(self,request,n):     # get方法
            print('get方法执行了')
            print('>>>',n)
            return render(request,'cvpost.html',{'name':self.name})    
    
        def post(self,request,n):    # post方法
            print('post方法被执行了')
            return HttpResponse('post')
    

      添加类的属性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设置:

    被子类覆盖: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class GreetingView(View):
        name = "yuan"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HttpResponse(self.name)
      
    # You can override that in a subclass
      
    class MorningGreetingView(GreetingView):
        name= "alex"
    
    在url中设置类的属性:
    
    urlpatterns = [
       url(r'^index/$', GreetingView.as_view(name="egon")), # 类里面必须有name属性,并且会被传进来的这个属性值给覆盖掉
    ]
    

    三 、使用Mixin

      怎么利用多态呢?

      cbv里引入了mixin的概念。Mixin就是写好了的一些基础类,然后通过不同的Mixin组合成为最终想要的类。

      Django中使用Mixin来重用代码,一个View Class可以继承多个Mixin,但是只能继承一个View(包括View的子类),推荐把View写在最右边,多个Mixin写在左边。

    四、视图加装饰器

      4.1 使用装饰器装饰FBV

      FBV本身就是一个函数,所以和给普通的函数加装饰器无差:

    urls.py:
    urlpatterns = [
        # url(r'^admin/', admin.site.urls),
        # FBV模式:
        url(r'^login/$', views.login),
    ]
    
    views.py:
    # 装饰器函数:
    def wrapper(func):
        def inner(request, *args, **kwargs):  # 记得传request
            print("xxx1")
            ret = func(request, *args, **kwargs)
            print("xxx2")
            return ret
        return inner
    
    # FBV装饰器:
    @wrapper
    def login(request):
        if request.method == "GET":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html")
        else: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get("password")
            if username == "chao" and password == "123":
                return render(request, "home.html")
            else:
                return HttpResponse("认证失败,请重新登录!")
    

      4.2 使用装饰器装饰CBV

      类中的方法与独立函数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能直接将函数装饰器应用于类中的方法 ,我们需要先将其转换为方法装饰器。

      Django中提供了method_decorator装饰器用于将函数装饰器转换为方法装饰器。

    给cbv添加装饰器的三种方式:
    
    # 直接添加在dispatch里面,这样每个函数都会执行装饰器方法: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method_decorator(login_test)   # 每个函数都装饰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s = super(IndexView, self).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res
    
    # 添加在每一个函数中: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method_decorator(login_test)   # 单独指定装饰器方法
    def get(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return render(request, 'index.html')
    
    # 直接添加在类上,后面的name表示只给get添加装饰器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method_decorator(login_test, name='get')  get是给get方法加  (以这种方式如果想给多个方法加装饰器,需要写多层装饰器,因为name这个参数的值必须是个字符串,并且不能同时写两个方法)
    
       @method_decorator(login_test, name='post')  post是给post方法加
         class IndexView(View):
    
        def get(self,request):
    
          pass
    

    实例:

    urls.py:
    urlpatterns = [
        # url(r'^admin/', admin.site.urls),
    
        # CBV模式:
        url(r'^login/$', views.MyLogin.as_view(na="cc")),
    ]
    
    
    views.py: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 HttpResponse
    from django.views import View
    
    # 装饰器函数:
    def wrapper(func):
        def inner(request, *args, **kwargs):  # 记得传request
            print("xxx1")
            ret = func(request, *args, **kwargs)
            print("xxx2")
            return ret
        return inner
    
    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 必须使用method_decorator
    # CBV装饰器:
    # @method_decorator(wrapper, name="post")  # 方式一:name="post"是指定post方法被装饰,需要装饰多个方法时:多层装饰器
    class MyLogin(View):
        na = "xx"
    
        # 方式二:装饰所有的类方法
        @method_decorator(wrapper)
        def dispatch(self, request, *args, **kwargs):   # 重写dispatch方法,不重写时,则继承父类View的dispatch
            # print('前')   # 重写dispatch实现其他逻辑
            ret = super().dispatch(request, *args, **kwargs)
            # print('后')
            return ret
    
        def get(self, request):
            return render(request, "login.html")
    
        # @method_decorator(wrapper)   # 方式三:装饰post方法
        def post(self, request):
            print(self.na)
            username = request.POST.get("username")
            password = request.POST.get("password")
            if username == "chao" and password == "123":
                return render(request, "home.html")
            else:
                return HttpResponse("认证失败,请重新登录!")
    
    • 添加装饰器前必须导入from django.utils.decorators import method_decorator
    • 添加装饰器的格式必须为@method_decorator(),括号里面为装饰器的函数名
    • 给类添加是必须声明name
    • 注意csrf-token装饰器的特殊性,在CBV模式下它只能加在dispatch上面(后面再说)

      下面这是csrf_token的装饰器:

      @csrf_protect,为当前函数强制设置防跨站请求伪造功能,即便settings中没有设置csrfToken全局中间件。

      @csrf_exempt,取消当前函数防跨站请求伪造功能,即便settings中设置了全局中间件。

      注意:from django.views.decorators.csrf import csrf_exempt,csrf_protect

    五 、request对象

      当一个页面被请求时:Django就会创建一个包含本次请求原信息(请求报文中的请求行、首部信息、内容主体等)的HttpRequest对象。
      Django会将这个对象自动传递给响应的视图函数,一般视图函数约定俗成地使用 request 参数承接这个对象。

    请求相关的常用值

    • path_info 返回用户访问url,不包括域名
    • method 请求中使用的HTTP方法的字符串表示,全大写表示。
    • GET 包含所有HTTP GE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 POST 包含所有HTTP POST参数的类字典对象
    • body 请求体,byte类型 request.POST的数据就是从body里面提取到的

    属性

      所有的属性应该被认为是只读的,除非另有说明。

    属性:
      django将请求报文中的请求行、头部信息、内容主体封装成 HttpRequest 类中的属性。
       除了特殊说明的之外,其他均为只读的。
    
    
    0.HttpRequest.scheme(后面再学)
       表示请求方案的字符串(通常为http或https)
    
    1.HttpRequest.body(后面再学)
    
      一个字符串,代表请求报文的主体。在处理非 HTTP 形式的报文时非常有用,例如:二进制图片、XML,Json等。
    
      但是,如果要处理表单数据的时候,推荐还是使用 HttpRequest.POST 。
    
      另外,我们还可以用 python 的类文件方法去操作它,详情参考 HttpRequest.read() 。
    
     
    
    2.HttpRequest.path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的路径组件(不含域名)。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
    
    
    
    3.HttpRequest.method
    
      一个字符串,表示请求使用的HTTP 方法。必须使用大写。
    
      例如:"GET"、"POST"
    
     
    
    4.HttpRequest.encoding
    
      一个字符串,表示提交的数据的编码方式(如果为 None 则表示使用 DEFAULT_CHARSET 的设置,默认为 'utf-8')。
       这个属性是可写的,你可以修改它来修改访问表单数据使用的编码。
       接下来对属性的任何访问(例如从 GET 或 POST 中读取数据)将使用新的 encoding 值。
       如果你知道表单数据的编码不是 DEFAULT_CHARSET ,则使用它。
    
     
    
    5.HttpRequest.GET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 HTTP GET 的所有参数。详情请参考 QueryDict 对象。
    
     
    
    6.HttpRequest.POST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如果请求中包含表单数据,则将这些数据封装成 QueryDict 对象。
    
      POST 请求可以带有空的 POST 字典 —— 如果通过 HTTP POST 方法发送一个表单,但是表单中没有任何的数据,QueryDict 对象依然会被创建。
       因此,不应该使用 if request.POST  来检查使用的是否是POST 方法;应该使用 if request.method == "POST" 
    
      另外:如果使用 POST 上传文件的话,文件信息将包含在 FILES 属性中。
    
     7.HttpRequest.COOKIES
    
      一个标准的Python 字典,包含所有的cookie。键和值都为字符串。
    
     
    
    8.HttpRequest.FILES
    
      一个类似于字典的对象,包含所有的上传文件信息。
       FILES 中的每个键为<input type="file" name="" /> 中的name,值则为对应的数据。
    
      注意,FILES 只有在请求的方法为POST 且提交的<form> 带有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的情况下才会
       包含数据。否则,FILES 将为一个空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
    
     
    
    9.HttpRequest.META
    
       一个标准的Python 字典,包含所有的HTTP 首部(请求头信息)。具体的头部信息取决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下面是一些示例:
    
        CONTENT_LENGTH —— 请求的正文的长度(是一个字符串)。
        CONTENT_TYPE —— 请求的正文的MIME 类型。
        HTTP_ACCEPT —— 响应可接收的Content-Type。
        HTTP_ACCEPT_ENCODING —— 响应可接收的编码。
        HTTP_ACCEPT_LANGUAGE —— 响应可接收的语言。
        HTTP_HOST —— 客服端发送的HTTP Host 头部。
        HTTP_REFERER —— Referring 页面。
        HTTP_USER_AGENT —— 客户端的user-agent 字符串。
        QUERY_STRING —— 单个字符串形式的查询字符串(未解析过的形式)。
        REMOTE_ADDR —— 客户端的IP 地址。
        REMOTE_HOST —— 客户端的主机名。
        REMOTE_USER —— 服务器认证后的用户。
        REQUEST_METHOD —— 一个字符串,例如"GET" 或"POST"。
        SERVER_NAME —— 服务器的主机名。
        SERVER_PORT —— 服务器的端口(是一个字符串)。
       从上面可以看到,除 CONTENT_LENGTH 和 CONTENT_TYPE 之外,请求中的任何 HTTP 首部转换为 META 的键时,
        都会将所有字母大写并将连接符替换为下划线最后加上 HTTP_  前缀。
        所以,一个叫做 X-Bender 的头部将转换成 META 中的 HTTP_X_BENDER 键。
    
     
    10.HttpRequest.user
    
      一个 AUTH_USER_MODEL 类型的对象,表示当前登录的用户。
    
      如果用户当前没有登录,user 将设置为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 的一个实例。你可以通过 is_authenticated() 区分它们。
    
        例如:
    
        if request.user.is_authenticated():
            # Do something for logged-in users.
        else:
            # Do something for anonymous users.
         
    
           user 只有当Django 启用 AuthenticationMiddleware 中间件时才可用。
    
         -------------------------------------------------------------------------------------
    
        匿名用户
        class models.AnonymousUser
    
        django.contrib.auth.models.AnonymousUser 类实现了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接口,但具有下面几个不同点:
    
        id 永远为None。
        username 永远为空字符串。
        get_username() 永远返回空字符串。
        is_staff 和 is_superuser 永远为False。
        is_active 永远为 False。
        groups 和 user_permissions 永远为空。
        is_anonymous() 返回True 而不是False。
        is_authenticated() 返回False 而不是True。
        set_password()、check_password()、save() 和delete() 引发 NotImplementedError。
        New in Django 1.8:
        新增 AnonymousUser.get_username() 以更好地模拟 django.contrib.auth.models.User。
    
     
    11.HttpRequest.session
    
       一个既可读又可写的类似于字典的对象,表示当前的会话。只有当Django 启用会话的支持时才可用。
        完整的细节参见会话的文档。
    

      文件上传示例:

      img 文件上传

      方法

    1.HttpRequest.get_host()
    
      根据从HTTP_X_FORWARDED_HOST(如果打开 USE_X_FORWARDED_HOST,默认为False)和 HTTP_HOST 头部信息返回请求的原始主机。
       如果这两个头部没有提供相应的值,则使用SERVER_NAME 和SERVER_PORT,在PEP 3333 中有详细描述。
    
      USE_X_FORWARDED_HOST:一个布尔值,用于指定是否优先使用 X-Forwarded-Host 首部,仅在代理设置了该首部的情况下,才可以被使用。
    
      例如:"127.0.0.1:8000"
    
      注意:当主机位于多个代理后面时,get_host() 方法将会失败。除非使用中间件重写代理的首部。
    
     
    
    2.HttpRequest.get_full_path()
    
      返回 path,如果可以将加上查询字符串。
    
      例如:"/music/bands/the_beatles/?print=true"
    
     
    
    3.HttpRequest.get_signed_cookie(key, default=RAISE_ERROR, salt='', max_age=None)
    
      返回签名过的Cookie 对应的值,如果签名不再合法则返回django.core.signing.BadSignature。
    
      如果提供 default 参数,将不会引发异常并返回 default 的值。
    
      可选参数salt 可以用来对安全密钥强力攻击提供额外的保护。max_age 参数用于检查Cookie 对应的时间戳以确保Cookie 的时间不会超过max_age 秒。
    
            复制代码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Tony'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salt='name-salt')
            'Tony' # 假设在设置cookie的时候使用的是相同的salt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on-existing-cookie')
            ...
            KeyError: 'non-existing-cookie'    # 没有相应的键时触发异常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on-existing-cookie', False)
            False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cookie-that-was-tampered-with')
            ...
            BadSignature: ...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max_age=60)
            ...
            SignatureExpired: Signature age 1677.3839159 > 60 seconds
            >>> request.get_signed_cookie('name', False, max_age=60)
            False
            复制代码
             
    
    
    4.HttpRequest.is_secure()
    
      如果请求时是安全的,则返回True;即请求通是过 HTTPS 发起的。
    
     
    
    5.HttpRequest.is_ajax()
    
      如果请求是通过XMLHttpRequest 发起的,则返回True,方法是检查 HTTP_X_REQUESTED_WITH 相应的首部是否是字符串'XMLHttpRequest'。
    
      大部分现代的 JavaScript 库都会发送这个头部。如果你编写自己的 XMLHttpRequest 调用(在浏览器端),你必须手工设置这个值来让 is_ajax() 可以工作。
    
      如果一个响应需要根据请求是否是通过AJAX 发起的,并且你正在使用某种形式的缓存例如Django 的 cache middleware, 
       你应该使用 vary_on_headers('HTTP_X_REQUESTED_WITH') 装饰你的视图以让响应能够正确地缓存。
    

      按照下面的方式打印一下看看: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nder,HttpResponse,redirect
    
    # Create your views here.
    
    def index(request):
        print(request.method) #请求方式
        print(request.path)   #请求路径,不带参数的
        print(request.POST)   #post请求数据  字典格式
        print(request.GET)    #get的请求数据  字典格式
        print(request.META)   #请求头信息,将来用到哪个咱们再说哪个
        print(request.get_full_path())   #获取请求路径带参数的,/index/?a=1
        print(request.is_ajax())   #判断是不是ajax发送的请求,True和False
        '''
            Django一定最后会响应一个HttpResponse的示例对象
            三种形式:
                1 HttpResponse('字符串') 最简单
                2 render(页面)   最重要
                    2.1 两个功能
                        -- 读取文件字符串
                        -- 嵌入变量(模板渲染) html里面:{{ name }} , {'name':'chao'}作为render的第三个参数,想写多个变量{'name':'chao','hobby':['篮球','羽毛球']....}
                3 redirect() 重定向  最难理解,某个网站搬家了,网址变了,访问原来的网址就重定向到一个新网址,就叫做重定向,网站自己做的重定向,你访问还是访问的你之前的,你自己啥也不用做,浏览器发送请求,然后服务端响应,然后服务端告诉浏览器,你直接跳转到另外一个网址上,那么浏览器又自动发送了另外一个请求,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返回一个页面,包含两次请求,登陆成功后跳转到网站的首页,网站首页的网址和你login登陆页面的网址是不用的。
                    
        '''
    
        return render(request,'index.html',{'name':'chao'})
        # return HttpResponse('ok')
    

      注意:键值对的值是多个的时候,比如checkbox类型的input标签,select标签,需要用:

      request.POST.getlist("hobby")

    六、response对象

      与由Django自动创建的HttpRequest对象相比,HttpResponse对象是我们的职责范围了。我们写的每个视图都需要实例化,填充和返回一个HttpResponse。

      HttpResponse类位于django.http模块中。

      使用

    传递字符串:
    
    from django.http import HttpResponse
    response = HttpResponse("Here's the text of the Web page.")
    response = HttpResponse("Text only, please.", content_type="text/plain")
    设置或删除响应头信息:
    
    response = HttpResponse()
    response['Content-Type'] = 'text/html; charset=UTF-8'
    del response['Content-Type']
    

      属性

        HttpResponse.content:响应内容

        HttpResponse.charset:响应内容的编码

        HttpResponse.status_code:响应的状态码

      redirect() :给浏览器了一个30x的状态码

        参数可以是:

    1. 一个模型:将调用模型的get_absolute_url() 函数

        2.一个视图,可以带有参数:将使用urlresolvers.reverse 来反向解析名称

        3.一个绝对的或相对的URL,将原封不动的作为重定向的位置。

        默认返回一个临时的重定向;传递permanent=True 可以返回一个永久的重定向。

        示例:[

    ](http://python.usyiyi.cn/documents/django_182/topics/http/shortcuts.html#examples)

        你可以用多种方式使用redirect() 函数。

    传递一个具体的ORM对象:
      将调用具体ORM对象的get_absolute_url() 方法来获取重定向的URL:
    
    from django.shortcuts import redirect
     
    def my_view(request):
        ...
        object = MyModel.objects.get(...)
        return redirect(object)
    
    传递一个视图的名称:
    
    def my_view(request):
        ...
        return redirect('some-view-name', foo='bar')
    传递要重定向到的一个具体的网址:
    
    def my_view(request):
        ...
        return redirect('/some/url/')
    当然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网址:
    
    def my_view(request):
        ...
        return redirect('http://example.com/')
    

    默认情况下,redirect() 返回一个临时重定向。以上所有的形式都接收一个permanent 参数;如果设置为True,将返回一个永久的重定向:

    def my_view(request):
        ...
        object = MyModel.objects.get(...) #学了orm之后再看吧
        return redirect(object, permanent=True) 
    

    临时重定向(响应状态码:302)和永久重定向(响应状态码:301)对普通用户来说是没什么区别的,它主要面向的是搜索引擎的机器人。

    A页面临时重定向到B页面,那搜索引擎收录的就是A页面。

    A页面永久重定向到B页面,那搜索引擎收录的就是B页面。

    七、Django的orm(模型model)

    创建的模型(model)的步骤

    1.需要创建一个数据库

    2.settings中配置连接:

    DATABASES = {
    				# 'default': {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sqlite3', ### 非常小型的文件数据库
    				#     'NAME': os.path.join(BASE_DIR, 'db.sqlite3'),
    				# }
    
    				'default': {
    					'ENGINE': 'django.db.backends.mysql',
    					'NAME': 'test',  ## 数据库名称
    					'USER': 'root',
    					'PASSWORD': '',  ## 安装 mysql 数据库时,输入的 root 用户的密码
    					'HOST': '127.0.0.1',
    				}
    			}
    

    3.在对应的app中的__init__文件下面:

    import pymysql
    pymysql.install_as_MySQLdb()
    
    INSTALLED_APPS = [
    				'django.contrib.admin',
    				'django.contrib.auth',
    				'django.contrib.contenttypes',
    				'django.contrib.sessions',
    				'django.contrib.messages',
    				'django.contrib.staticfiles',
    				'app01',
    				'classes'
    			]
    

    orm基本的增删改查

    1.创建表
    <models.py>
    # 一个类对应一张表
    class UserType(models.Model):
        #### 不写id这一行代码的时候, 会自动添加id自增这一列
        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null=True)
    
    class UserInfo(models.Model):
        id = models.AutoField(primary_key=True)
        user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null=True)
        ag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null=True)
        ### 一对多
        ut = models.ForeignKey("UserType", null=True)  ### to:关联表  to_field: 关联的字段
    
    
    2.将类转换成实际的表:
    # 终端指令操作
    python manage.py  makemigrations  ### 生成迁移文件
    python manage.py  migrate   ### 生成实际的表
    
    
    3.对数据的增删改查
    <views.py>
    from app01 import models
    def ormtest(request):
        ## 单表的查询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all()
        ### queryset中包含对象
        print(res) # <QuerySet [<UserInfo: UserInfo object>, <UserInfo: UserInfo object>, <UserInfo: UserInfo object>, <UserInfo: UserInfo object>]>
        for obj in res:
            print(obj.username, obj.age, obj.ut)
    
        ##### values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values("username", 'age')
        print(res)# <QuerySet [{'username': 'zekai', 'age': '18'}, {'username': 'chunge', 'age': '23'}, {'username': 'eagon', 'age': '33'}, {'username': 'lxx', 'age': '44'}]>
    
        ##### value_list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values_list("username", 'age')
        print(res) ## <QuerySet [('zekai', '18'), ('chunge', '23'), ('eagon', '33'), ('lxx', '44')]>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first()
        print(res.username) ### UserInfo object
        ## 神奇的双下划线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filter(id__gt=3).all()  ### where id > 3
        print(res) # <QuerySet [<UserInfo: UserInfo object>]>
    
        ### 增加
        ### 第一种添加方式
        models.UserInfo.objects.create(username='kkk', age='12', ut_id=3)
    
        ### 第二种添加方式
        userInfo = {"username":'ddd', 'age':23, 'ut_id':3}
        models.UserInfo.objects.create(**userInfo)
        ## 增加多条记录
    
        ### 删除
        models.UserInfo.objects.filter(id=3).delete()
    
        #### 更新
        models.UserInfo.objects.filter(id=3).update(username='eagon222')
    
    
        ### 一对多连表操作
        ### 正向查询
        # 获取某一个用户所对应的的用户类型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all()
        for obj in res:
            print(obj.username, obj.age, obj.ut.title)
    
    
        #### 神奇双下划线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values('username', 'age', 'ut__title')
        print(res)
    
        res = models.UserInfo.objects.values_list('username', 'age', 'ut__title')
        print(res)
    
    
        ### 反向查询
        ## 获取所有用户类型下面的用户
        res = models.UserType.objects.all()
        ### 表名小写_set
        for obj in res:
            print(obj.id, obj.title, obj.userinfo_set.all())
            ## obj.userinfo_set.all()  相当于  models.Userinfo.objects.filter(ut_id=1).all()
    
        ### 使用表名小写__字段名
        res = models.UserType.objects.values("title", 'userinfo__id', 'userinfo__age', 'userinfo__username')
        print(res)
    
  • 相关阅读:
    Angular Universal教学-将现有专案导入Server Side Render
    [.NET] 使用ValidationContext快速进行模型资料的验证
    FINS/TCP_OMRON(1)
    C#中字段、属性、只读、构造函数赋值、反射赋值的相关
    async异步方法
    C# GetHashCode、Equals函数和键值对集合的关系
    JS三个编码函数和net编码System.Web.HttpUtility.UrlEncode比较
    ES6摘抄
    js基础
    js自执行函数、调用递归函数、圆括号运算符、函数声明的提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aohuayan/p/1134943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