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ERP的六大核心思想

    作为ERP的前身,MRP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90年代初发展成为MRPⅡ。90年代中期,中国企业知道了什么叫ERP,但到了90年代末,虽然国内已有企业开始实施这一先进系统,但真正理解了ERP思想的企业却不是很多。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ERP首先应该是管理思想,其次是管理手段与信息系统。管理思想是ERP的灵魂,不能正确认识ERP的管理思想就不可能很好地去实施和应用ERP系统。那么,ERP的管理内涵是什么?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业内人士,笔者试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给企业一些有益的启示。  

    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  

    新的管理机制必须能迅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劳动成本。ERP帮助企业实现体制创新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新的管理体制,其特点在于能实现企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并保证每个员工都自觉发挥最大的潜能去工作,使每个员工的报酬与他的劳动成果紧密相连,管理层也不会出现独裁现象。  

    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它所改变的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个人行为或表层上的一个组织动作,而是从思想上去剔除管理者的旧观念,注入新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国外的ERP产品还是本土的ERP产品,关键看其管理思想是否新颖又实用,并且不脱离现实。必须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企业中的确存在捧着“金饭碗”要饭的情况,即企业花巨资购买并实施了ERP系统,但却发挥不出该系统的作用,也就是说买而不用。这样,不要说实现企业体制管理创新,连企业基本的信息化也很难实现。  

    “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  

    近年来,许多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笔者不禁要问,什么叫“以人为本”?是不是企业以人为主导作用,就叫做“以人为本”?这种解释应该没有错误,但太笼统,会给企业员工造成模糊不清的认识。ERP的管理思想认为,“以人为本”的前提是,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仅靠员工的自觉性和职业道德是不够的。因此,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竞争机制,在此基础上,给每一个员工制定一个工作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对员工的奖励标准,使每个员工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并不断超越这个标准,而且越远越好。随着标准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必然跟着提高。这样“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就不会成为空泛的教条。   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  

    ERP吸收了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中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巴纳德的管理思想,他把组织看做是一个社会系统,这个系统要求人们之间的合作。在ERP的管理思想中,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应用ERP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结合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有效信息交流沟通系统,这一系统能保证上级及时掌握情况,获得作为决策基础的准确信息,又能保证指令的顺利下达和执行。 

    这样一种信息交流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是一个组织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其后才谈得上组织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另外,在运用这一系统时,还应当注意信息交流系统的完整性。  

    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  

    ERP基于MRPⅡ,又超越了MRPⅡ。ERP系统在M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它把客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制造活动以及供应商的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SCM),并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这样就形成了以供应链为核心的ERP管理系统。供应链跨越了部门与企业,形成了以产品或服务为核心的业务流程。以制造业为例,供应链上的主要活动者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分销商与零售商和最终用户。  

    以SCM为核心的ERP系统,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给有关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利益。SCM从整个市场竞争与社会需求出发,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重组与业务的重组,大大改善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物流与信息流运转的效率和有效性,消除了中间冗余的环节,减少了浪费,避免了延误。  

    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  

    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渐由过去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客户上来。由于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客户身上,关系营销、服务营销等理念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信息科技的长足发展从技术上为企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ERP系统在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管理基础上,增加了客户关系管理后,将着重解决企业业务活动的自动化和流程改进,尤其是在销售、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支持等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前台领域。客户关系管理(CRM)能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以客户为中心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有形和无形资产),并将这些资源集中应用于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身上。其目标是通过缩短销售周期和降低销售成本,通过寻求扩展业务所需的新市场和新渠道,并通过改进客户价值、客户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等方面来改善企业的管理。  

    实现电子商务,全面整合企业内外资源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化企业管理思想的出现,ERP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网络时代的ERP将使企业适应全球化竞争所引起的管理模式的变革,它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行业化和本地化的特点。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将围绕如何帮助企业实现管理模式的调整以及如何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来迎接数字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支持敏捷化企业的组织形式(动态联盟)、企业管理方式(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方式)和工作方式(并行工程和协同工作),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企业、用户、供应商及其他商贸活动涉及的职能机构集成起来,完成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转移与优化,包括企业内部运营的网络化、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的网络化。电子商务时代的ERP系统还将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及信息集成技术,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办公自动化等功能全面集成优化,以支持产品协同商务等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借助IT技术,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但如果ERP一味固守原有的管理思想,只停留在企业内部流程的管理上,将不能适应电子商务时代资源优化及企业间协同发展的需要。由于IT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的不断发展,业内有些人士认为ERP过时了,CRM将应运而生,并有取代ERP之势。实际上,CRM的价值在于突出了客户服务与支持、销售管理、营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性,它完全可以被视为广义ERP系统的一部分,两者完全可以形成无缝的闭环系统,为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自己企业的资源不可能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还必须把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才能有效地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以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换句话说,现代企业竞争不是单一企业与单一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企业供应链与另一个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ERP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适应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需要。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ERP系统支持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其管理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精益生产LP(Lean Production)”的思想,它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一种企业,经营战略体系。即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把客户、销售代理商、供应商、协作单位纳入生产体系,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关系,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应链,这即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其二是“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思想。当市场发生变化,企业遇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SE)”,组织生产,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入市场,时刻保持产品的高质量、多样化和灵活性,这即是“敏捷制造”的核心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ERP系统中的计划体系主要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采购计划、销售执行计划、利润计划、财务预算和人力资源计划等,而且这些计划功能与价值控制功能已完全集成到整个供应链系统中。   另一方面,ERP系统通过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相关的会计核算科目与核算方式,以便在事务处理发生的同时自动生成会计核算分录,保证了资金流与物流的同步记录和数据的一致性。从而实现了根据财务资金现状,可以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并进一步追溯所发生的相关业务活动,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现事中控制和实时做出决策。 此外,计划、事务处理、控制与决策功能都在整个供应链的业务处理流程中实现,要求在每个流程业务处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工作潜能与责任心,流程与流程之间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以便在有机组织中充分发挥每个的主观能动性与潜能。实现企业管理从“高耸式”组织结构向“扁平式”组织机构的转变,提高企业对市场动态变化的响应速度。     

    总之,借助IT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应用,ERP系统得以将很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变成现实中可实施应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当今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应该着重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评、知识型员工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企业HR管理的核心主要应当体现: 

    ★HR部门应当成为总经理的战略伙伴:传统的观念,人事部门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活动,他们的精力往往集中在事务性的工作上,业务活动也局限在其他部门主管的用人计划,行使常规的人事管理职能。而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重要的"动态资产"。   

    ★HR部门应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中心:新经济时代的HR部门,完全可以把那些事务性的,程序化的管理工作,外包给社会上的服务中心,由职业服务中心为你处理那些事务性工作,诸如人才招聘、薪资设计、各种保险、员工培训,以及其他非核心的工作。这样HR的工作重心就要调整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方面,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 

    ★HR部门要在管理变革中起到推动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在新经济时代的核心业务之一,就是充当企业管理变革的推进者。HR部门首要做的是"换脑"--人们的观念的转变。通过组织员工的培训,确立新型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其次是换人,当"换脑"不成,无法推动企业变革的时候,就要协助企业领导人选聘具有潜能的创新人才,推动企业的变革。再次是变更组织形式,当原来的组织形式不适应新经济需求的时候,就要协助高层领导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人力资源经理必将充当组织结构优化的最重要的角色。 

    ★HR部门应当是员工利益的代言人:知识经济时代则要求人力资源部门成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是把"人才"作为唯一可变动的资源对待,他们应该以人性的、诚挚的、尊重感情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用关心的、炽热的姿态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愿望,疏通员工和他们主管领导的思想通道,持续激励员工们的创造热情,这才是新时代人力资源部门的自身形象。 

    ★HR部门应具备的自我形象:一个企业称职的HR部门首先要塑造好自我形象,部门领导要有个人领导的魅力,这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环境中不断的塑造和完善自我;要求HR部门的每一个人为人处事要以诚相待、信守你的承诺;感情上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替你的客户着想;尽管你的性格可能是不够完美,但你不能过于偏执和有过多的性格缺陷。

    ★HR部门应当具有多向沟通的能力:HR部门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方位沟通能力。他们作为企业领导人的战略伙伴,必须善于与高层领导人研讨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上通决策层;他作为各部门、团队的策略伙伴,必须了解专业知识,协助中层领导达成各自的目标,--中通管理层;他作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几乎与每一位员工都是知心朋友,员工非常愿意向他倾吐心声--下通执行层。所有这些,要求HR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尽可能熟练掌握各种沟通方式和技巧。

    ★HR部门人员的品质情操要求:这是作为职业HR必备的人格条件。作为专业与"人"打交道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应该是企业员工的楷模;高尚的情操,诚实的人格,热忱的服务,忘我的情怀,都是员工赖以凝聚的核心魅力。优秀成员组成的HR部门,是一张无形的情网,使企业员工团聚在你的周围。 

    ★人力资源的应用整合策略:企业各种资源整合中,唯有人力资源的整合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HR部门恰恰是人力资源整合的首要责任者。一个企业的管理架构,需要各种不同专业的管理人员构成,HR部门首先要了解高级管理人员的专业配置,以及各类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公司组织结构建设方面协助公司领导选择各种适合人才专业能力的搭配,以及业务总量与人力资源数量的平衡。人力资源的整合过程也是人性化管理的过程,HR部门不仅需要了解人们的专业素质,而且需要掌握各类人员的性格趋向,特别是那些需要密切配合的团队组织结构和较长时间在一起办公的人员,尽量使他们达成最佳的性向组合,对于提升各部门整体实力和目标实现、加强公司整体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中也不乏有过剩的现象,比如某类专业人数过多,造成整体结构的不平衡。那就需要忍痛割爱不得不输出一些重复的专业人员,尽管是不得已而为之也需要一定的胆识和技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人力资源的价格愈来愈昂贵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协助企业的CEO恰当控制人力资本。防止人力资源的浪费,从组织架构上,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使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经济效益的产出实现良性循环。 

    ★HR部门应具备的业务能力:HR部门管理和考核人员的最大难点,就是很难用量的概念评估人才能量。大多数职能管理都可以用量化的概念描述和解释指标体系的构成。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也有一些量化的内容,然而,人力资源评价的各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是最难以掌握和控制的。人的性格不便用好坏之分来衡量,人们的情绪和对待事业的态度,也不会一成不变;即使经过专家测评,也只能粗略的反映被测试者此时此地的情况。要知道人们思想的变化是很难预测的。因此,职业HR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仅有随机应变的职业技巧,而且能利用你的直觉预见到某些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HR部门的造诣更深,他们可以预测某个人的未来职业生涯状况。 

    ★HR部门必须了解企业组织动力:HR部门既是CEO的战略伙伴,又是其他部门经理和团队领导者的策略伙伴。因此,他必须了解整个团队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绩效的浮动状况,剖析组织内部动力的合成,各种向量的组合是否达到最大值?哪些方面产生内耗?员工之间的竞争是正向还是负向?进而考察人才结构是否合理?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障企业各个部门组织的战斗力并且维持他们健康持续的发展。 

    ★HR部门要有合理的判断和决策:HR部门人员不仅有敏捷的头脑,而且具有超前的思维模式和全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是养成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前提,所以,HR部门更需要不断的学习,熟知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动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分析组织中的各种问题。他们不仅是HR的专才,而且在其他领域是通才。这才能够提出切合实际的、合理的决策方案,才能有效的与策略伙伴们取得相互沟通的共同语言。人力资源配置的决策,关系到企业整体实力提升幅度的最重要的决策,所以,决策的合理性一方面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整体绩效,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人才配置结构,会无意中伤害到某些员工,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和前途。  

    最缺乏人才又最忽视人才,海尔如何摆脱用人怪圈?人才从哪来?给你比赛的场地,给你参赛的资格,比赛的标准公开化。最优秀的人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人人都可以是人才。

    合理用人提升企业管理,创造竞争优势

    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不断上升的客户期望,制造型企业无不在寻求降低成本,扩大销售和利润以及加强外部竞争的方式。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提升可以在两个方面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统一是离不开人的,要使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次,企业管理的提高还可以帮助制造型企业降低流程成本。业务流程重组(BPR)表面上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而实际上离不开人才开发和合理调配,从而获得可以用多项具体的指标进行度量的突破性的成就。从定义上看,BPR是企业运用HRM围绕着业务流程的优化进行的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的调整,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一次管理上的革新和提升。 

    人才管理要与企业发展的大目标相适应,当今企业着重需要加强的: 

    ★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

    ★ 高效沟通的步骤

    ★ 供应链管理 

    ★ 制造型企业的物流管理

    ★ 采购和销售管理

    ★ 企业成本分析与控制

    ★ 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

    ★ 培养和建设团队

    ★ 制造型企业的电子商务 

    等等  

    以海尔集团提升核心管理能力为示例,企业在科技、生产、服务、营销等方面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优秀的管理人才从哪来?怎样经营、如何管理才能使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请看海尔经验,他们成功的实践向我们昭示:一个企业在外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内部的基础管理是否到位;而创新能力则是海尔高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海尔,经营与管理不再是冷冰冰的概念,而是智慧、情感和个体生命的升华。人才如何培养与成长?看海尔的经验:    

    ●斜坡上的小球:从涉临破产的家电小厂到超常规发展的跨国集团,海尔成功的奥秘在哪里?斜坡球体论;OEC管理;目标控制系统;日清系统;有效激励机制;6S大脚印;3E卡;看板管理;名牌战略„„最简单的道理,最秘密的"武器"。  

    ●80/20原则:掌握多大的权利,承担多大的责任。员工出错,干部受罚。20制约80,无功就是过,管理的金字塔,责任的倒金字塔。 

    ●克隆海尔:兼并收购,资本运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多元化经营,企业文化--海尔强大的凝聚力。 

    ●海尔人的一天:几个普通员工,折射一个海尔。红白票制度,市场链机制。日清日高,日事日毕。大目标与小目标,质量观念,消费者主权意识,团队精神。

    ●张瑞敏的经营理念: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全面创新能力。要我干和我要干。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变无序为有序。国际化战略,创新加借力。  

    在HR管理领域,考核是最具基础性的工作,其他人事管理,诸如薪资分配、奖励、调配、晋升、培训等,都得经由考核得出科学的结论再对照实行,因此,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人事考核制度。过去的考核由于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往往凭个人印象和追忆,甚至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考核程序简单化,考核方法独裁化,考核要素随意化,考核依据不固定、考核结果自然失真,甚至出现较大的偏差。而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现了连续性、合理性和制度性的HR考核,将根据员工不同的职位标准进行差别考核,既保证考核标准的统一性,又考虑到考核对象的差异性。由于考核的相对公平,员工对自己所处位置和享受的待遇产生的抱怨最小化,自然能有效地消除内部摩擦,增强员工的凝聚力。  

    近年来,随着ERP的推广和普及,ERP软件产品也越来越多。除了通用化的大型软件也有分行业版的专业性ERP系统,但不论哪个行业实施ERP,在实施方法和规划上都有相同之处。我们经常见到有些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不成功或不理想的案例,其中有不少企业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缺乏整体和全面的实施规划。企业的ERP实施规划是确定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宗旨、目标以及实现的方法、步骤、具体项目的计划活动。如果企业不事先进行实施规划和前期准备,那么,匆忙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的ERP系统将不能很好的支持企业的业务与经营活动,往往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甚至对企业发展产生制约。这种忽视实施规划的行为往往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那么企业如何进行实施规划呢?笔者在这里推荐"企业实施规划十点法",这是本人多年从事ERP培训、实施及咨询工作的一点肤浅的感受,现共享给大家以参考。 

    一、管理人员观念的更新 

    既然ERP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一定要结合企业管理改造进行,通过实施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来改善管理。管理人员的观念更新很重要,而以往的传统管理往往是部门职责不清,采购部门没有起到控制采购成本的作用,财务部门没有起到监控资金流向和为高层领导及时提供资金情况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仅仅忙于行政事务等等。通过实施ERP应该着重使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核心定位得到更正,例如: 

    ★各个部门乃至整个企业都要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实现信息共享而不是相互"保密"  ★采购部门的核心职责应该是严格控制采购成本,而将以往繁杂的单据和统计及事务性的工作用计算机系统来处理 

    ★财务不再仅仅是个帐务统计与核算部门,而应该成为资金监控中心,能及时为高层领导提供准确、及时和动态的经营运作数据 

    ★人力资源是企业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人力资源视为企业最重要的"动态资产"来管理,缺乏人才但往往又忽视人才是传统管理的通病。人力资源部门应当成为总经理的战略伙伴而不再仅仅是事务和文档性的工作 

    ★注重运用正确的策略和计划性营销,在经营方式上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加强团队意识,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等等······ 

    系统的实施过程不结合流程的优化,没有高层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单纯视为一套软件的使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二、明确的需求分析 

    我们经常顺理成章地认为企业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是再明白不过了,不少的ERP软件提供商也是这样认为,企业怎样说软件商就怎样做,其实这恰恰是错误的。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当一个顾客到商场去买电视机时,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功能的电视,需要听从营业员的介绍,在营业员的帮助下选择正确和适用的产品。这也许比原先计划的预算要有明显的出入,可能多花钱也可能少花钱。我们的用户往往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他们需要上ERP,但投入多少资金?从何做起?怎样做等等都需要由咨询顾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通过对企业的初期调研,帮助企业从诸多的问题中归结出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事件的驱动点,使实施目标明确。目标不明确也是导致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实施规划时对需求的调研和分析都是尤为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值,而是动态的。随着项目的展开和用户的管理理念的提高,他们自然会不断发觉和完善自己的需求。ERP公司在帮助客户实施项目的时候,通常的做法应该是大约每周和客户的项目小组在一起开分析会,对新的需求进行分析,商量对策,提出建议,并通过项目小组进行实施;之后又通过项目小组了解实施的进展情况,进行下一步对策。但是单靠开会沟通和分析往往是有缺陷的,原因在于了解到的情况也许并不完全真实,实施计划的意图也许并没有被正确地施行。问题的产生不是项目小组想隐瞒什么或存心偷懒,而是事实上实施顾问和基层的操作者之间相隔了较多的环节,相互间缺乏直接的沟通。仅仅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琢磨,只和少数的管理人员打交道,这种顾问方法在管理较为严厉的外资企业里也许会行得通,但在情况复杂一些的企业里往往行不通。 经常深入到仓库、车间等企业的基层组织--即原始数据流入系统的地方,才可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了解问题的真正原因;耐心听取基层操作人员的疑惑、困难和要求,建立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项目的实施才容易成功。在对用户不断提出的新的需求进行分析整理时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实现新的需求而忽视了原先制订的实施范围,要注意到ERP实施必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否则,用户新的需求或补充不断,项目范围无限制地扩大,完工无期收效难料,以往有些企业的失败就是这种被动局面。 

    三、制定实施方案 

    要确保ERP实施的成功,优秀的实施方案非常重要。实施方案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和系统的分步实施来确定,总体上应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实施前期任务、实施目标规划、实施过程管理、以及实施后期管理。 

    实施前期任务:这一部分应该对企业的需求和现有条件作出细致的分析,确定项目实施的总体范围和期望值,而且这个期望值是合理并且能够实现的。用户企业与ERP软件供应商对需求分析与实施内容和范围达成一致,对实施中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投入达成共识。确保双方对今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和阻力有充分的估计并有对策。 

    实施目标规划:帮助企业建立项目实施小组,写清楚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的时间进度和阶段定义,描述清楚评价达到这些目标的标准和方法,与用户企业中高层领导讨论并获得通过的实施方案。

    实施过程管理:因为实施ERP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依据需求分析将整个大项目拆分成阶段性的小任务,体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每个小阶段的需求和解决方案及可行方式都应该用文字描述清楚。每一个小阶段的责任人、测试、验收及资金投入要清晰。实施过程中要经常召开阶段性的会议,保持必要的信息沟通,注重实施文档的建立和保存。 

    实施后期管理:实施方案在这一部分要详尽描述规划目标与实施工作安排的吻合程度,说明实施后所达到的效果。将需求分解成三部分,首先是软件能够直接实现的,这部分应该占60%左右。二是需要用户适当做流程修改来变通解决的,这部分一般在30%左右。三是需要结合企业特殊情况和实际问题作二次开发的,最好不超过10%,否则实施周期会过长而且不易控制。 

    四、基础的数据准备 

    实现知识化管理的前提是必须先打好信息化管理基础,而信息的流动来源于数据的集中和统一管理。没有准确的数据,就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ERP实施过程中,前期的基础数据准备是保证系统正确运行的关键。企业中的各类数据可以概括地分为相对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对于要录入计算机进行管理的每个数据都要进行分类和编码。编码是否合理很重要,有不少用户因为对编码的意义不明确而导致实施后期的返工,损失和麻烦都很大。编码体系要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和实际并且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制订。例如,机械制造行业的企业可以参考国家CIMS分类编码标准体系有选择地对信息加以分类编码,以便今后与CAD、PDM等系统相集成。对于企业规模较小的用户,有些信息本身并不复杂,因此建议这类信息不必进行编码,而以其自然形式表示;而有些信息相对比较复杂,共享的频率高,如不进行编码,会导致信息不一致,出现差错。因此,这类信息就需要编码。在编码时,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准。在没有国标、行标或相应标准可参照的情况下,将基本按照企业标准及约定进行分类编码,在编码的同时兼顾与相关国标、行标的兼容性问题。 

    基础数据的整理和录入应首先突出考虑物料档案主数据、库存基础数据、财务基础数据、采购业务基础数据、固定资产档案、销售业务基础数据、生产管理数据、工艺路线及设备数据、供应商和客户档案、产品价格和采购报价、机构与人力资源、系统维护及其他相关基础数据等等。  

    五、实施过程中的培训 

    前边已经提到过实施ERP系统必须要结合管理理念及企业文化的更新,这里所说的培训绝不仅仅是单纯系统操作的培训。从项目实施开始到后期,相应的培训必须是贯穿始终的,要分阶段、分内容、分人员、分管理层次地分别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高用户企业对实施ERP根本意义的认识,提高人员的积极性与全员主动参与意识。包括ERP在内的所有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都有四个阶段:不适应、逐步适应、熟练使用、扩展使用。培训就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而知识也是有价值的,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内企业每年用在员工培训方面的经费是微不足道的,在以往的ERP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少企业不重视培训,片面压缩培训经费和时间因而导致项目失败或脱期。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在实施ERP的同时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除了技术骨干方面的培训外,例如在实施采购部分时可以培训类似"如何控制采购成本?"方面的内容,在实施销售部分时可以结合"营销体系的诊断与改进"方面的培训,实施人力资源部分时可以培训"如何建立一支高效团队?"方面的内容,对于中高层领导要结合企业管理实际讲述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学习型组织的优势和建立、ERP如何给企业带来效益等等方面的内容。在培训方式上,我们主张打破传统的从头至尾都是一人讲众人听的模式,而提倡互动式和体验式的创新培训。 

    实施ERP系统成功与否,人的因素第一。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使员工能够主动地将系统的运行与本职工作和实际业务流程主动地结合,对于通用化软件与实际流程有出入的地方能够积极主动地想方设法尽可能通过变通来配合计算机管理的实现。没有全员积极地参与,ERP实施是不会成功的。以往有的企业由于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实施工作全部都是软件商的事情,经常听到"你们说要什么数据,我们就提供,系统调整好了我们用就行了"。以往的实践表明:ERP系统的实施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与企业管理思想和实际的紧密结合,这一点单靠软件公司或企业哪个单方面都不能独立完成的,必须是双方的紧密合作,在系统实施的同时企业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和队伍。 

    六、企业规章制度的更新 

    制度相当于管理游戏规则,制度和规章会影响和形成企业各级人员的行为模式,许多管理漏洞或弊端的源头其实正是企业以前制定而且广为执行的制度。我们在实施ERP的同时应该对以往的制度做合理的调整和修改,使它能够对项目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有三个主要阶段:数据收集阶段、信息挖掘阶段、知识获得阶段,在数据收集阶段企业基本上是感觉不到系统所带来的效益,而且有一段时期需要手工管理与系统管理并行,经常需要修订数据,工作量反而会加大,但这是个必须经历的阶段,除了企业与软件商双方积极配合以外,辅以必要的制度约束并结合业绩考核对缩短这个过程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目的是尽可能快地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一些企业反应实施ERP后见不到效益主要就是总跳不出这个初级阶段。在信息挖掘阶段企业就可以体会到信息共享所带来的便利和间接效益了,但维护数据的准确性是保证信息可靠的必要条件,结合项目的实施,软件商与企业应该共同研究制定各部门相应的维护和操作规程,因为ERP系统的运行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产、供、销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数据错误就会导致输出信息的失真,进入运行维护期后,除了由计算机技术人员对硬件网络设施的维护外,各个部门的操作人员的数据及时更新尤为重要。 

    七、企业流程如何优化  结合ERP的实施,通过软件的使用再与ERP提供商的咨询顾问合作,可以结合企业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先着手在这几个基础方面考虑改进: 

    ● 战略管理方面:通过实施ERP系统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即时性、共享性和准确性。由ERP系统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决策分析依据,使企业领导从以往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用充分的时间来考虑战略管理和决策,这是企业的灵魂,是关系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前瞻性的策划。 

    ● 决策管理方面:决策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并赢得市场竞争的管理活动。企业至少在三个方面需要科学研究、正确处理和快速反应,即:市场出现波动时或遇竞争对手时的价格调整,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无法准确地把握每个产品的动态成本数据是很难做到迅速反应的。决策者与决策层的统一,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信息与数据的共享和快速查询,管理人员相互间的沟通更加有效和及时,使决策正确而迅速。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传统管理模式往往造成有的部门经常忙昏头还要加班,而有的部门经常没有事做,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合理地调动人力资源,解决业务流程中的瓶颈而提高企业整体运作。

    ● 成本管理方面:现代企业竞争的一个表面常见现象是价格相戈,而实质是企业内部整个供应链和成本的竞争,关键在成本管理。企业营销成功与否,内部因素要起很大的作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实力相当的企业中有的能成功而有的却失败。结合ERP的实施并参考三大成本管理措施,即:货币成本靠制度把关,生产成本靠定额控制,管理成本靠民主监督。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仅仅依靠人工管理,上述三大成本管理措施的实行往往很难另人满意。  

    ● 资金管理方面: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对企业来说,往往是管理成功之处,也常常是问题突出的地方。做好资金管理文章,一要筹好筹足,二要用好用活,三要管好管严。通过实施ERP突出财务部门的核心职责,实现限制内耗、降低采购成本和压缩库存,使企业的资金调动更加合理。对于销售环节通过实施ERP系统实现对客户的统一管理和信誉评估,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监控可以大大减少拖欠。 

    ● 技术管理方面:科技是企业进步的源泉,企业要围绕技术创新,实施"三新"管理,即:不断的产品创新、善于引进和吸收更新、敢于鼓励改进与革新。新产品的开发需要依据准确的市场分析和调研,应用ERP系统可以准确地收集各种产品的价格走势、地区需求分析、产品个性化需求分析等有价值的信息,为赢合客户需求而开发新产品奠定基础。企业要善于利用ERP系统提供准确的市场预测来指导新产品的开发。 

    ● 质量管理方面:质量管理是每一个企业生存、发展、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向国内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推荐"三零"、"三不"和"三制"模式,即产品零缺陷、零投诉、零库存;"三不"模式,即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三制"管理模式,即5S体系认证制度、用户举报制度、质量否决制度。质量管理涉及面广,单靠质量部门远远不够,实施面向供应链管理的ERP系统是实现全员参与的必要管理手段。 

    ● 营销管理方面:销售是拉动整个供应链的龙头,管理再先进产品再优质但销售上不去同样无济于事。通过实施ERP应该帮助企业建立正规的营销理念和管理体系、突出营销主体和构筑营销网络,ERP系统的信息能够为正确的营销策划和活动提供依据。传统人工管理的条件下,信息流是建立在纸面单据和手工报表的基础上,信息数据的汇总一般以月/周为基础,往往难以及时反映来自销售人员、异地销售公司及客户的各类信息,滞后的需求报表对生产没有指导意义。 

    ● 人才管理方面:国内企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居绝大多数,而中小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往往比较困难。人才的流失并不完全是工资待遇问题,而很多人才的流失是因为自我价值无法体现等原因导致的。要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有利于人才聚集的政策措施,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部与以往单纯的人事部在职能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往传统管理模式下人事部仅仅是管理人员档案、调进调出、合同保险等事务性工作。而实施ERP信息化管理的目的是充分调动企业内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各项资源,人力资源部门利用ERP的人力资源部分能够了解每位员工的能力和特长,记录其成长及生涯评测,依据企业发展和岗位要求及时为企业高层领导物色合适的人选,优秀的人才必须放到合适的职位才能发挥其能量。用人不当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流失,既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也伤害企业自身。 

    ● 形象管理方面:要注意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品牌、追求企业形象。实施ERP系统也是企业形象塑造的需要,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改变以往信息沉积和私有化的习惯。信息只有及时不断地流动才能体现其价值,不但部门与部门间要有不断的信息流动,员工自身也要不断吸收信息加以消化再贡献给企业。企业形象的

    提高和员工的不断进步都离不开信息的流动。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人们习惯于囤积信息或将有价值的信息私有化,而这种习惯的养成也与企业的一些对人员的业绩考核过于片面有关,如果不树立新的企业文化则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 信息管理方面:实施ERP的目的还在于当今企业要重视利用现代网络的大容量、高速度的特点,加强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功能代替人工劳动,要利用网络集成化、标准化的优势,逐步实现财务、业务及生产流程的一体化管理;即: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充分利用网络多道路、无界限的特点,扩大营销范围、拓宽生存空间,逐步向真正的电子商务化发展。 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来提高企业管理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建议企业以上述参考提示为目标逐步逐项地改进,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倾向。 

    八、正确理解和应用ERP 

    我们所接触过的实施ERP的企业,对ERP的理解上主要有两种思维倾向。一种是对ERP寄予很高的希望,认为ERP可以包罗万象无所不能,而ERP作为一种管理信息的集成系统也同样有其应用范围。例如,有的企业的生产和产品性质决定了其工艺路线和设计变更频繁,这种情况下如果硬要坚持在ERP系统中实现对频繁变化的工艺管理是很困难的,可以考虑用PDM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可以将PDM与ERP连接,实现技术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还有的企业将一些行政管理方面的需求也作为对ERP系统功能的要求提出来,而用OA系统来解决这类问题既实用又专业。因此,我们建议企业在实施前的需求分析阶段就明确搞清楚哪些需求不属于ERP的功能范围。另一种倾向是认为既然ERP系统现在有商品化软件,就应该是基本符合企业原有流程模式的。长时间的传统手工管理和习惯,或者有的企业原先用着旧系统,往往会使人们形成定向思维,对于新系统所带来的差异和变化不容易接受。这个适应的过程要考虑,不能一味追求缩短实施周期。还有的企业认为定制开发能够搞出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系统,而实践证明ERP这样的大型信息系统是没有条件通过定制开发来实施的。表面上看定制开发能够最贴近企业需求,完全按照企业的现行流程编制软件。但定制开发的ERP与商品化ERP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定制开发的软件其开发背景是本企业的实际管理状况,对现有流程的优化不起作用。而商品化的ERP其开发背景是融合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研制的。其次,由于企业内部基本上找不出既懂管理又懂编程的人才站在企业管理发展的角度上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现状进行透彻的分析,从而没法提出合理而切实可行又符合企业今后发展的需求、开发及实施的方案。 正确地使用ERP还在于对被管理的信息要有正确的估计,本着曾经遇到过有的企业将一些低价值的信息和数据也纳入系统来管理,结果增加了数据的维护量,系统运行速度受到影响,加大了管理成本,反而浪费的资源和资金。因此在实施应用ERP的时候也要适当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优化管理,尽可能合理地精简数据。 

    九、ERP实施的服务费问题 

    ERP是一个涉及全企业各职能部门的新管理系统,实施成功必须注重:ERP知识、实施经验、企业管理综合性人才。在刚开始实施ERP的企业内部要找到这样的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企业没上ERP前,内部怎么会有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即使临时外聘也一定有他的职称和扮演的角色,不可能会有全企业的立场与观点。有的企业往往指派信息主管来负责ERP实施,这样就更容易失败,因为他只能建议其他部门与其配合而没有权利命令和推动。因此,请软件公司的实施顾问来协助是一种有效的办法;好的顾问可以提供正确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避免ERP实施项目中走弯路;达成合作以后的软件商和企业其经济利益就是共同的,企业想早日完工见效益,而软件商也愿意多树立一个用户典型。从而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实施顾问的协助使项目实施顺利,并且提高了实施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他们完成任务后不会赖着不走,因而善用顾问是最节省成本的方法;一个国家的经济愈发达,时间成本就愈贵,测试成本就愈高,因而其顾问业也就愈发达。反之,品牌和关系的重要性就居高不下,顾问的水平、服务与重要性就被忽略了。 

    实施ERP系统还应该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高度去理解,是实现知识化管理的必要手段。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对知识的价值不够理解,他们往往可以斥巨资购买设备资产来扩大生产,而不愿意投资培训和改善内部管理,重生产和技术而轻管理的倾向依然很严重。我们很多企业在与同等规模和同类产品的国外企业竞争时屡次失败不是在于技术和产品,而根本原因是输在管理上。实践证明,收取服务费的项目实施周期明显缩短,企业领导重视程度高,企业内人员的参与和配合积极程度高,项目的可控性强,成功有把握。而不收取服务费的项目往往组织和协调困难,计划长期拖延,系统迟迟不能正式上线。 

    十、对ERP的实施和应用有持久性的认识和准备 

    时代在飞速发展,企业也在迅速成长和扩大,对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ERP系统的实施应用必然是要伴随企业共同成长的永久性项目,企业除了在网络维护方面拥有自己的技术人才外,还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ERP专家。实施和应用ERP管理,项目小组负责人是很关键的,要选拔综合素质强,对本企业内部的管理非常熟悉,经验经验全面的人担当。项目小组的人员组成应该挑选精力充沛、能够胜任艰巨繁重任务、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协调性强、热爱本职工作、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中层管理人员或员工组成。特别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集团企业,通过局部的实施应用培养出自己的实施顾问后,对今后以点带面的推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大大减少实施费用和缩短实施周期。 

    随着ERP应用的不断深入,不断挖掘ERP系统功能,灵活应用ERP系统功能以满足企业不断挖掘潜在效益的需要是项目小组的一项重要工作。ERP系统深化应用和升级改进过程是不断体现ERP应用效果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主要应注意进一步完善制度管理,按制度执行,并确定考核指标,将责任与个人利益挂钩,做到奖罚分明。最终目的是使全体员工树立长期意识,主动将本职工作与ERP应用相结合,提高整个团队人员的素质,增强整体竞争能力。 

    应用ERP与企业的关系 

    ERP是借用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来改造原企业旧的管理模式,是先进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ERP软件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其应用深度和广度都不到位,多数企业的效果不显著,没有引起企业决策者的震动和人们的广泛关注。    

    1.实施ERP是企业管理全方位的变革   企业领导层应该首先是受教育者,其次才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贯彻者和实施者,规范企业管理及其有关环节,使之成为领导者、管理层及员工自觉的行动,使现代管理意识扎根于企业中,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国外企业实施ERP 似乎没有讨论的余地,全盘接受,自觉性强。其实,办企业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而我们还要等待思想提高,观念更新,有时还要避开锋芒,迁就陈腐,互相推诿。如果我们不坚决向这些陋习告别,这场全方位的变革就会反复、甚至夭折。    

    2.企业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识   要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做好管理的基础工作,这是任何再好的应用软件和软件供应商都无法提供的,只能靠自己勤勤恳恳地耕耘。把ERP的实施称为"第一把手工程",这说明

    了企业的决策者在ERP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ERP是一个管理系统,牵动全局,没有第一把手的参与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局。    

    3.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   ERP的投入和产出与其他固定资产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较,并不那么直观、浅显明了,投入不可能马上得到回报,见到效益。ERP的投入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不能立竿见影,它所贯彻的主要是管理思想,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条红线。它长期起作用、创效益,在不断深化中向管理要效益。        此外实施ERP还要因地制宜,因企业而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上相应的系统,而不是笼统地都上小型机,或者不顾企业的规模上 WindowsNT,这样长期运作,对企业危害性极大。其次,这种投入不是一劳永逸的,由于技术的发展很快,随着工作的深入,企业会越来越感到资源的紧缺,因此,每年应有相应的投入,才能保证系统健康地运转。    

    4.ERP的实施需要复合型人才   他们既要懂计算机技术,又要懂管理。当前高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但企业领导者常把这样不多的人才当作一般管理者,没有把他们当作是企业来之不易的财富,是一支重要的队伍。这与长期忽视管理有关,这些复合型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远远不及市场开拓人员和产品开发者,而是"辅助"角色,不是政策倾斜对象,这种因素是造成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当企业上ERP时,这些复合型人才起到了先导作用,而一旦管理进入常规,他们似乎又成为多余的人,这已成为必然规律。在人才市场上,复合型人才最为活跃,那些有眼力的企业家都会下功夫挖掘人才,而这也不利于实施队伍的稳定。       

    总之,条件具备的企业要不失时机地上ERP管理系统,不能只搞纯理论研究、再研究,长时间地考察。要首先整理好内部管理基本数据,选定或开发适合自己企业的ERP软件,条件成熟了就上  

    ERP系统应用与管理咨询 

    ---- 根据产业分工细化原则,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软件方面占具优势,可以集中精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管理咨询公司则在软件实施方面占有优势,可以不断改进软件实施方法,积累在各行业实施管理软件的经验,提高软件实施成功率。  

    ----一般来讲,许多企业在购买和应用ERP系统时还是有一些比较明确的目标,如规范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等等。但一些企业在购买软件后却发现软件很难真正运行起来,有的企业即使按要求进行了软件实施,让系统运行起来了,但效果并不像软件开发商当初描述的那样优化流程、产生利润。于是,很多厂长、经理开始不解,他们或者是认为ERP系统不好用,不符合本企业管理模式,或者是不愿意让计算机软件改变自己的工作习惯。换句话说,他们购买和应用ERP系统,并没有真正领会这些软件系统所提供的规范管理模式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仍然停留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与决策程序。  决定ERP应用成败的三个主要因素  

    ----从大的方面来说,ERP系统应用可以分为软件选型前的调研、软件系统实施以及对系统运行的后续管理这三项工作。其中,决定ERP应用成败的主要有三个因素:  

    ----1�企业决策层是否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大型管理软件

    ----许多企业在选购ERP系统时,就是让软件开发商在半天、一天之内将软件演示一遍,然后决定买或者不买。一套ERP系统往往大到有上千个屏幕,在一天或半天之内看一看演示都让人头大,怎么能决定这套软件适合还是不适合自己企业呢?还有一点,对于企业本身的需求,企业有没有做过细致的分析?没有充分的调研,怎能确定什么样的软件适合自己?当然,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多少都做过一些需求分析,但往往是一些懂计算机的人和懂业务的人各自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分析和猜测,真正知道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又懂得现代管理软件的人并不多。概括来说,需求不明晰,调研不充分,是ERP系统应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2�企业决策层是否真正明白和接受ERP系统提供的管理思想  

    ----一个ERP系统通常都带有着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企业在准备购买和应用ERP系统之前,就应清楚地意识到即将应用的ERP系统将会对自己原有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产生冲击。  

    ----在实施ERP系统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就是要对原有的全部业务流程进行重整(西方称之为Reengineering),包括对业务流程的定义、评价与调整,以建立新的规范化业务处理流程。一般来说,这项工作既复杂,又耗费资金和人力,通常需要专业化管理咨询公司的管理专家提供帮助。  

    ----一个新的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是改变和优化业务处理过程的催化剂。整个软件实施过程要求将业务流程的调整和重新设计与软件功能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其中对企业管理将要产生的冲击可能包括:对竞争策略的改变、组织机构的调整及各部门职责的重新界定、对每个员工工作职责及怎样完成自己工作的改变等。这些变化会更有利于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对每个员工包括所有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挑战,企业决策层能否理解和接受这种改变对于软件实施的成功至关重要。  

    ---- 3�企业决策层是否真正明白对职工培训的内容及其意义  

    ----这就是ERP系统应用过程中人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复杂的数据处理要靠计算机,生产的流水线可以靠计算机控制,但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在制品定额和原材料采购等环节的控制决策却需要人来完成,由人根据数据作判断。ERP系统应用失败的很多原因是没有将人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起来。ERP系统应用的是其管理思想,而不仅仅是软件的安装和初始化。许多企业在应用ERP系统时,只是将以前手工的数据处理变为计算机处理,业务处理人员并没有真正按照软件要求的规范流程去工作。而且大多业务人员用起计算机后,对待工作的认识还是以前沿袭的那一套,整个工作流程没有按照现代管理思想去改造,ERP系统应用也就失去了意义。实施ERP系统的同时也是对人的一次大改造和人员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如果在系统应用过程中不将人与计算机整合为一个整体,指望软件系统发挥效率就很难了。许多软件开发商在实施大型管理的同时,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是教他们如何操作那些名目繁多的屏幕功能及其操作,培训结果只是教会用户操作技能,而不能掌握软件中所包含的先进管理思想,不能真正体会认真处理的数据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价值。  

    ERP系统应用与管理咨询  

    ----那么,为什么企业会在上述三个方面出了问题继而导致ERP应用失败呢?主要原因就在于ERP系统和企业之间缺乏一个环节,即对ERP系统应用的咨询工作。 

    ----企业在实施企业管理软件前进行专家咨询,实施过程交给咨询专家组织,系统交付运行后进行专家不定期审核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外,任何一家企业在实施ERP系统之前,他们首先要找的不是软件开发商,而是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聘请深具行业知识和企业管理软件知识的专家组来对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和需求分析,甚至对管理流程重新设计,将企业的核心问题归纳出来,分析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和什么样的管理软件。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意识的培训,而不完全是手把手的操作技能培训。在企业实施管理软件过程中,管理咨询专家又会根据自己的丰富经验为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整和监督软件系统的实施进度,看是否偏离管理目标。在系统交付运行之后,又会定期进行系统运行效率评估,及时调整管理软件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误区。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尚未认识到管理咨询的这种重要性,而不愿将钱花在“看不见摸不着”的咨询上,这种价值观本身就不利于ERP系统的成功应用。  

    ----我们知道,对于一般的小型应用软件,软件开发、经销、技术支持与运行维护一般可以由软件开发商(软件公司)一体化完成,而对于ERP系统而言,软件开发和经销一般由软件开发商完成,而软件实施、技术支持与运行维护则需要一支专业化咨询服务队伍,这不仅是ERP系统“实施”过程的复杂性所要求的,也是符合企业管理软件国际发展经验及现代产业发展分工细化的原则。一般来讲,管理咨询公司的作用可以体现在:  

    组织软件实施的咨询顾问一般具备多方面综合能力与素质,主要包括:财务知识与财务管理能力、对各行业企业实际管理模式与业务处理流程的理解能力与经验、对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与客户交往及对客户心理的把握、培训与讲解能力等。这是专门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公司技术人员不完全具备的。  

    管理咨询公司培训和拥有一支专业化实施顾问队伍,可以为多家企业管理软件组织实施,进而可以掌握各家企业管理软件产品的特点,从而可以根据企业特定的业务需求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软件产品。  

    根据产业分工细化原则,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软件方面占据优势,在软件产品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可以集中精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产品。管理咨询公司则在软件实施方面占有优势,可以不断改进软件实施方法,积累在各行业实施管理软件的经验,提高软件实施成功率。 

    ---- 国内外企业应用ERP的经验与教训都表明,管理咨询公司作为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商与应用企业之间的桥梁,不仅对企业管理软件开发商在推出软件产品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起推动作用,而且可以有力推动企业管理软件在企业应用的顺利进行,这对于逐步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与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ERP实施的项目管理  

    ---- 对ERP项目所有方面的计划、组织、管理和监控,是为了达到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成果和目标而采取内部和外部的持续性的工作程序。这是对时间、成本,以及产品、服务细节的需求相互间可能发生矛盾进行平衡的基本原则。  

    ---- 以下是结合实施ERP项目的实际经验,介绍ERP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工具和方法。  

    一、典型的项目管理循环 

    ---- 一个完整的ERP项目通常包括三大阶段:需求分析、系统选型和系统实施;在系统实施阶段又可细分为实施计划、业务模拟测试、系统开发确认、系统转换运行、运行后评估五个主要步骤。项目管理围绕整个ERP项目的全过程,对项目的立项授权、需求分析、软硬件的评估选择,以及系统的实施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一个典型的ERP项目管理循环通常包括:项目开始、项目选型、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评估及更新和项目完成六项主要内容。图1反映了ERP项目的实施阶段和项目管理循环之间的关系。    

    ERP项目的实施阶段和项目管理的关系图  

    ---- 1. 项目开始  

    ---- 项目开始阶段主要针对ERP项目的需求、范围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制定项目的总体安排计划,并以“项目合同”的方式由企业与ERP项目咨询公司确定项目责任和授权。在项目开始阶段进行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需求评估对企业的整体需求和期望作出分析和评估,并据此明确ERP项目成果的期望和目标。  

    项目范围定义 在明确企业期望和需求的基础上,定义ERP项目的整体范围。  

    可行性分析 根据项目的期望和目标以及预计项目的实施范围,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技术支持等方面作出评估,明确需要为配合项目而采取的措施和投资的资源。  

    项目总体安排 对项目的时间、进度、人员等作出总体安排,制定ERP项目的总体计划。  

    项目授权 由企业与ERP项目咨询公司签订ERP项目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并由企业根据项目的需要对咨询公司进行项目管理的授权。  

    ---- 2. 项目选型  

    ---- 在明确了项目的期望和需求后,系统选择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为企业选择合适的软件系统和硬件平台。系统选型的一般过程为:  

    筛选候选供应商 项目咨询公司根据企业的期望和需求,综合分析评估可能的候选软硬件供应商的产品,筛选出若干家重点候选对象。  

    候选系统演示 重点候选对象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向企业的管理层和相关业务部门作针对性的系统演示。  

    系统评估和选型 项目咨询公司根据演示结果对重点候选对象的优势和劣势作出详细分析,向企业提供参考意见;企业结合演示的结果和咨询公司的参考意见,确定初步选型,在经过商务谈判等工作后,最终决定入选系统。  

    ---- 在项目选型阶段的主要项目管理工作是进行系统选择的风险控制,包括:正确全面评估系统功能,合理匹配系统功能和自身需求,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产品功能和价格、技术支持能力等因素,以及避免在系统选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贿赂舞弊等行为。 

    ---- 3. 项目计划  

    ---- 项目计划阶段是ERP项目进入系统实施的启动阶段,主要进行的工作包括:确定详细的项目实施范围、定义递交的工作成果、评估实施过程中主要的风险、制定项目实施的时间计划、成本和预算计划、人力资源计划等。  

    确定详细的项目范围 对企业进行业务调查和需求访谈,了解用户的详细需求,据此制定系统定义备忘录,明确用户的现状、具体的需求和系统实施的详细范围。  

    定义递交的工作成果 企业与实施咨询公司讨论确定系统实施过程中和实施结束时需要递交的工作成果,包括相关的实施文档和最终上线运行的系统。  

    评估实施的主要风险 由实施咨询公司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实施系统进行风险评估,对预计的主要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预防和控制。  

    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 在确定详细的项目范围、定义递交的工作成果和明确预计的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实施的总体计划,编制详细的实施时间安排。  

    制定成本和预算计划 根据项目总体的成本和预算计划,结合实施时间安排,编制具体的系统成本和预算控制计划。  

    制定人力资源计划 确定实施过程中的人员安排,包括具体的实施咨询公司的咨询人员和企业方面的关键业务人员;对用户方面参与实施的关键人员,需要对其日常工作作出安排,以确保对实施项目的时间投入。 

    ---- 4. 项目执行  

    ---- 项目执行阶段是实施过程中历时最长的一个阶段,贯穿ERP项目的业务模拟测试、系统开发确认和系统转换运行三个步骤中。实施的成败与该阶段项目管理进行的好坏休戚相关。在项目执行阶段进行的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实施计划的执行 根据预定的实施计划开展日常工作,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人力资源、部门协调、人员沟通、技术支持等问题。  

    时间和成本的控制 根据实施的实际进度控制项目的时间和成本,并与计划进行比较,及时对超出时间或成本计划的情况采取措施。  

    实施文档 对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文档记录和管理,对重要的文档需要报送项目实施领导委员会和所有相关的实施人员。  

    项目进度汇报 以项目进度报告的形式定期向实施项目的所有人员通报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已经开展的工作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项目例会 定期召开由企业的项目领导、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以及实施咨询人员参加的项目实施例会,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会议纪要 对所有的项目例会和专题讨论会等编写出会议纪要,对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或讨论的结果进行文档记录,并分发给与会者和有关的项目实施人员。 

    ---- 5. 项目评估及更新  

    ---- 项目评估及更新阶段的核心是项目监控,就是利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衡量和更新项目任务。项目评估及更新同样贯穿于ERP项目的业务模拟测试、系统开发确认和系统转换运行三个步骤中。在项目评估及更新阶段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有:  

    阶段性评估 对项目实施进行阶段性评估,小结实施是否按计划进行并达到所期望的阶段性成果,如果出现偏差,研究是否需要更新计划及资源,同时落实所需的更新措施。  

    项目里程碑会议 在项目实施达到重要的里程碑阶段,召开项目里程碑会议, 对上一阶段的工作作出小结和评估实施进度及成果,并动员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  

    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对参与实施的用户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传授,编写完善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文档,从而建立起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在实施完成后企业能够达到对系统的完全掌握和不断改善的目标。 

    ---- 6. 项目完成  

    ---- 项目完成阶段是整个实施项目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工作接近尾声,已经取得了项目实施成果。在这一最后阶段,仍有重要的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开展,切莫掉以轻心:  

    行政验收 结合项目最初对系统的期望和目标,对项目实施成果进行验收。  

    项目总结 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果作出回顾和总结。  

    经验交流 交流分享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正式移交 系统正式运转及使用,由企业的计算机部门进行日常维护和技术支援。贯穿上述六个项目管理阶段全过程的工作是:项目的表现衡量和质量管理,以及项目风险的管理控制。本文的下半部分将对这两项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的工作进行具体介绍。 

    ERP实施效果的评价  

    ---- 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的成功率应从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考虑。  

    ----对于任何一件事,成功总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孩子们得到一件喜欢的玩具是成功;学生的成功可能来自考试得了90分;职位的升迁对员工来说往往意味着成功。成功与否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即目标是否得到了实现。因此,ERP系统应用成功率究竟是多少并不应该是讨论的焦点,企业上马ERP系统时制定的标准如何倒是值得研究的。 

    如何确立ERP系统目标  

    ----那么,ERP系统应用如何确立目标呢?总体上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根植于IT系统规划  

    ----企业应有一个长期的IT战略规划,ERP系统作为I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企业的长期规划,是长期规划的手段和保证。ERP的目标源于IT系统规划,是评价ERP系统成败的基本标准。因此,应依据IT系统规划,明确ERP系统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内容。  

    ----2�明确ERP能解决什么问题  

    ----ERP的概念在业内人士及媒体的共同努力下,已是广为人知。但对那些准备上ERP的企业来说,仅仅知道一些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高层领导应对ERP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领会ERP的先进管理思想,要知道ERP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能作什么?为了找到答案,企业领导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同时也可以请咨询公司进行培训。  

    ----3�做好两份报告  

    ----这两份报告分别是需求分析报告和投资效益分析报告。在企业长期IT规划的指导下,结合ERP系统的核心管理理念,企业应做好ERP的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从经验表明,企业在未接触ERP系统的情况下,要做好这些分析有一定难度,因此,一般通过专业咨询顾问的协助来完成。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功能需求分析   ----一般由咨询顾问协助企业做好业务调查,确定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在总体目标下,根据企业目前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及财务状况,确定阶段性的目标。  

    ----(2)管理层讯息需求分析   ----现代企业间竞争不仅要求企业管理者随时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更需要及时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各环节的信息。咨询顾问在协助企业做需求分析时,要不断沟通,使管理层对信息的需求明朗化,并由此选择相应的软件。   ----(3)流程需求分析   ----ERP系统实现了对企业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管理,其应用与企业业务流程紧密关联。为了保证ERP系统应用成功并达到预期的应用效果,必须首先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  

    ----(4)收益与成本的权衡 

    ----合理估算ERP应用的收益与成本,尤其对于ERP系统应用过程中的隐含成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如何评价ERP实施效果  

    ----ERP系统实施完后,企业高层领导都希望知道:系统实施的结果如何?事前制定的目标实现了没有?在大的方面,ERP应用是否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衡量:  

    ----1�系统运行集成化: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技术解决方案方面最基本的表现。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将跨越多个部门甚至多个企业,为了达到预期设定的应用目标,最基本的要求是系统能够运行起来,实现集成化应用,建立企业决策完善的数据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  

    ----一般来说,ERP系统仅在财务部门应用只能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改善应收帐款和资金管理;仅在销售部门应用只能加强和改善营销管理;仅在库存管理部门应用只能帮助掌握存货信息;在生产部门应用只能辅助制定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只有集成一体化运行起来才有可能达到:  

    ----降低库存,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控制经营风险;  

    ----控制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和合格率; 减少坏帐、呆帐金额等。  

    ----2�业务流程合理化:这是ERP应用成功在改善管理效率方面的表现。ERP应用成功的前提是必须对企业实施业务流程重组,因此,ERP应用成功也即意味着企业业务处理流程趋于合理化,并实现了ERP应用以下几个最终目标:企业竞争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企业面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大大加快; 客户满意度显著改善。  

    ----3�绩效监控动态化:ERP的应用将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如何用好这些信息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真正起到作用是衡量ERP应用成功的另一个标志。在ERP系统完全投入实际运行后,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设计出一套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的报表体系,以期即时反馈和纠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一般是在ERP系统实施完成后由管理咨询公司的专业咨询顾问帮助企业设计完成。企业未能利用ERP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建立起自己的绩效监控系统,将意味着ERP系统应用没有完全成功。  

    ----4�管理改善持续化:随着ERP系统的应用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企业管理水平将会明显提高。为了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改善程度,可以依据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企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本身并不是目的,为企业建立一个今后可以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和管理不断改善的机制才是真正目的。这也是ERP应用成功的一个经常不被人们重视的标志。  

    ----从评价上来看,国际最著名的是Oliver Wight 的ABCD 考评表,这个考评表列出了ERP实施成功的标准,即企业实施ERP所想要达到的目标。此考评表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它对于中国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有中国的具体应用;另外,对于企业来说,以上的目标的达到并不是要么0分,要么100分的境况,而是某个中间状况。鉴于此种情况,企业领导总希望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以判断这个项目实施的好坏程度。本文下面述及的评价方法基于Oliver Wight 的ABCD 考评表,又结合了我国的一些实际情况,以供借鉴。  

    ----对于成绩的评定,其结构图如下:(其中,最上面的"总分"是总的成绩。每个项目是企业的评定标准,项目的具体内容在后面说明,项目下面可细分小项目。括号中的百分数是每个项目的权重,每个权重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制定。总成绩的计算公式:  

    ----总成绩=项目1的得分×权重1+项目2的得分×权重2+„ „ 〕  

    ----(1)追求卓越的决心  

    ----高层管理者和整个公司应有这样的决心:通过采用有效的计划和控制基数,提供单一的一套业务数据为组织中所有成员所使用。这些数据代表着可行的计划进度安排,并为经营管理企业的人们所信任和使用。   

    ----(2)营销计划  

    ----有一个实际运作的营销计划编制流程,以便维护一个支持客户需求和经营计划的、现实可行的、当前正在执行的营销计划。这个业务流程包括一个由第一把手主持的正规的每月例会和覆盖足以有效安排各种资源的计划水平期。  

    ----(3)财务计划、报告和考核   ----有一套单一的数据为作业系统内所有的职能部门使用,其中还提供了为财务计划、报告和考核所用的源数据。  

    ----(4)“如果......会怎样”模拟   ----“如果......会怎样”模拟是用来评价多个可供选择的作业计划或编制物料、人、设备、财务等的应变计划。  

    ----(5)明确责任指标的预测流程  

    ----应有一个业务流程来预测所有预期需求,提供足够明细和足够时间延展的预测数据,以便支持经营计划、营销计划、主生产计划。必须评估预测的准确度,以便不断地改进这一过程。  

    ----(6)销售计划  

    ----应有一个正规的销售计划的编制流程,以代替促销员负责提出和执行的销售计划。销售计划和预测之间出现的差异需要进行协调。  

    ----(7)集成的客户定单输入和承诺 

    ----客户定单输入和承诺与主生产计划及数据库集成起来。有一机制来匹配陆续收到和预测的定单及处理中止的需求。  

    ----(8)主生产计划  

    ----对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流程应进行不间断的管理,以便确保在计划的稳定性和应变能力之间的平衡。主生产计划应与依据营销计划编制的生产大纲一致。

    ----(9)物料计划和控制  

    ----有一个物料计划的编制流程以维护一个实际可行的进度计划,有一个物料控制流程以便在制造进度、调度表、供应商进度和/或看板机制之间相互沟通优先级(轻重缓急)。  

    ----(10)供应商计划和控制  

    ----一个供应商计划和进度编制流程可提供关键项目在足够计划水平期内的可见性。  

    ----(11)能力计划和控制  

    ----有一个能力计划的编制流程,使用粗能力计划,并且若条件许可,使用详细能力计划,可在额定产出的计划能力和能力需求之间进行平衡。能力控制流程用来评估和管理工程的产出及作业排队。  

    ----(12)客户服务  

    ----已明确了使客户满意的及时交货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考核业绩。  

    ----(13)销售计划业绩  

    ----对已经确认的销售计划有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和考核方法以及共同确认目标。  

    ----(14)生产大纲业绩  

    ----已经确立了生产大纲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和考核方法及共同确认目标。生产大纲的执行效果要在月度计划±2%误差内,经高层管理者授权做出的月中变更情况可作为例外情况处理。  

    ----(15)主生产计划业绩  

    ----已经确立了主生产计划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考核方法和共同确认目标。主生产计划的执行效果要在原计划的95%~100%之间。  

    ----(16)制造进度计划业绩 

    ----已经确立了制造进度计划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考核方法和共同确认目标。制造进度计划的执行效果要在原计划的95%~100%之间。  

    ----(17)供应商交货业绩  

    ----已经确立供应商交货执行效果的责任指标、考核方法和共同确认目标。供应商交货的执行效果要在原计划的95%~100%之间。  

    ----(18)物料清单结构和准确度   ----计划和控制流程需要借助于正确的物料清单结构、准确的物料消耗定额,和与物料清单(配方、食谱)相关数据的集成,物料清单的准确度要在98%~100%之间。  

    ----(19)库存记录准确度  

    ----有一实际运作的库存控制流程,提供准确的库存、存货、在制品库存数据。在盘点误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内,所有项目的库存记录与实际盘点结果相匹配的程度要在95%以上。  

    ----(20)工艺路线的准确度  

    ----当工艺路线投入使用时,有一个实际运作的开发和维护流程来提供准确的工艺信息。工艺准确度要求在95%~100%之间。  

    ----(21)教育和培训  

    ----有一个实际运作的有效的教育和培训流程,使所有的实际业务人员可关注在经营和客户需求机器的改进上,目标包括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应变能力、队伍稳定性和适应未来需要。  

    ----(22) DRP分销资源计划当条件具备时,分销资源计划用于管理分销过程的物料供应。分销资源计划的信息用于营销计划、主生产计划、供应商进度计划、运输计划和发运进度计划。

  • 相关阅读:
    2017-2018 ACM-ICPC, NEERC, Northern Subregional Contest C
    Codeforces Round #445 div.2 D. Restoration of string 乱搞
    hdu 6228 Tree
    数塔(入门级dp)
    逆序数(归并排序和树状数组)
    poj2104 K-th Number 主席树入门;
    Codeforces Round #466 (Div. 2)F. Machine Learning 离散化+带修改的莫队
    Codeforces Round #470 (rated, Div. 2, based on VK Cup 2018 Round 1)C. Producing Snow+差分标记
    2038: [2009国家集训队]小Z的袜子(hose)+莫队入门
    Codeforces Round #220 (Div. 2)D. Inna and Sequence 树状数组+二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uanwz/p/328002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