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灵魂拷问第1篇:能不能说一说浏览器缓存?

    缓存是性能优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浏览器的缓存机制对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接下来以三个部分来把浏览器的缓存机制说清楚:

    • 强缓存
    • 协商缓存
    • 缓存位置

    强缓存

    浏览器中的缓存作用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发送HTTP请求,一种是不需要发送。

    首先是检查强缓存,这个阶段不需要发送HTTP请求。

    如何来检查呢?通过相应的字段来进行,但是说起这个字段就有点门道了。

    HTTP/1.0HTTP/1.1当中,这个字段是不一样的。在早期,也就是HTTP/1.0时期,使用的是Expires,而HTTP/1.1使用的是Cache-Control。让我们首先来看看Expires。

    Expires

    Expires即过期时间,存在于服务端返回的响应头中,告诉浏览器在这个过期时间之前可以直接从缓存里面获取数据,无需再次请求。比如下面这样:

    Expires: Wed, 22 Nov 2019 08:41:00 GMT
    复制代码

    表示资源在2019年11月22号8点41分过期,过期了就得向服务端发请求。

    这个方式看上去没什么问题,合情合理,但其实潜藏了一个坑,那就是服务器的时间和浏览器的时间可能并不一致,那服务器返回的这个过期时间可能就是不准确的。因此这种方式很快在后来的HTTP1.1版本中被抛弃了。

    Cache-Control

    在HTTP1.1中,采用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字段:Cache-Control。这个字段也是存在于

    它和Expires本质的不同在于它并没有采用具体的过期时间点这个方式,而是采用过期时长来控制缓存,对应的字段是max-age。比如这个例子:

    Cache-Control:max-age=3600
    复制代码

    代表这个响应返回后在 3600 秒,也就是一个小时之内可以直接使用缓存。

    如果你觉得它只有max-age一个属性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它其实可以组合非常多的指令,完成更多场景的缓存判断, 将一些关键的属性列举如下: public: 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以缓存。因为一个请求可能要经过不同的代理服务器最后才到达目标服务器,那么结果就是不仅仅浏览器可以缓存数据,中间的任何代理节点都可以进行缓存。

    private: 这种情况就是只有浏览器能缓存了,中间的代理服务器不能缓存。

    no-cache: 跳过当前的强缓存,发送HTTP请求,即直接进入协商缓存阶段

    no-store:非常粗暴,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缓存。

    s-maxage:这和max-age长得比较像,但是区别在于s-maxage是针对代理服务器的缓存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当ExpiresCache-Control同时存在的时候,Cache-Control会优先考虑。

    当然,还存在一种情况,当资源缓存时间超时了,也就是强缓存失效了,接下来怎么办?没错,这样就进入到第二级屏障——协商缓存了。

    协商缓存

    强缓存失效之后,浏览器在请求头中携带相应的缓存tag来向服务器发请求,由服务器根据这个tag,来决定是否使用缓存,这就是协商缓存

    具体来说,这样的缓存tag分为两种: Last-ModifiedETag。这两者各有优劣,并不存在谁对谁有绝对的优势,跟上面强缓存的两个 tag 不一样。

    Last-Modified

    即最后修改时间。在浏览器第一次给服务器发送请求后,服务器会在响应头中加上这个字段。

    浏览器接收到后,如果再次请求,会在请求头中携带If-Modified-Since字段,这个字段的值也就是服务器传来的最后修改时间。

    服务器拿到请求头中的If-Modified-Since的字段后,其实会和这个服务器中该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对比:

    • 如果请求头中的这个值小于最后修改时间,说明是时候更新了。返回新的资源,跟常规的HTTP请求响应的流程一样。
    • 否则返回304,告诉浏览器直接用缓存。

    ETag

    ETag 是服务器根据当前文件的内容,给文件生成的唯一标识,只要里面的内容有改动,这个值就会变。服务器通过响应头把这个值给浏览器。

    浏览器接收到ETag的值,会在下次请求时,将这个值作为If-None-Match这个字段的内容,并放到请求头中,然后发给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If-None-Match后,会跟服务器上该资源的ETag进行比对:

    • 如果两者不一样,说明要更新了。返回新的资源,跟常规的HTTP请求响应的流程一样。
    • 否则返回304,告诉浏览器直接用缓存。

    两者对比

    1. 精准度上,ETag优于Last-Modified。优于 ETag 是按照内容给资源上标识,因此能准确感知资源的变化。而 Last-Modified 就不一样了,它在一些特殊的情况并不能准确感知资源变化,主要有两种情况:
    • 编辑了资源文件,但是文件内容并没有更改,这样也会造成缓存失效。
    • Last-Modified 能够感知的单位时间是秒,如果文件在 1 秒内改变了多次,那么这时候的 Last-Modified 并没有体现出修改了。
    1. 在性能上,Last-Modified优于ETag,也很简单理解,Last-Modified仅仅只是记录一个时间点,而 Etag需要根据文件的具体内容生成哈希值。

    另外,如果两种方式都支持的话,服务器会优先考虑ETag

    缓存位置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当强缓存命中或者协商缓存中服务器返回304的时候,我们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资源。那这些资源究竟缓存在什么位置呢?

    浏览器中的缓存位置一共有四种,按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分别是:

    • Service Worker
    • Memory Cache
    • Disk Cache
    • Push Cache

    Service Worker

    Service Worker 借鉴了 Web Worker的 思路,即让 JS 运行在主线程之外,由于它脱离了浏览器的窗体,因此无法直接访问DOM。虽然如此,但它仍然能帮助我们完成很多有用的功能,比如离线缓存消息推送网络代理等功能。其中的离线缓存就是 Service Worker Cache

    Service Worker 同时也是 PWA 的重要实现机制,关于它的细节和特性,我们将会在后面的 PWA 的分享中详细介绍。

    Memory Cache 和 Disk Cache

    Memory Cache指的是内存缓存,从效率上讲它是最快的。但是从存活时间来讲又是最短的,当渲染进程结束后,内存缓存也就不存在了。

    Disk Cache就是存储在磁盘中的缓存,从存取效率上讲是比内存缓存慢的,但是他的优势在于存储容量和存储时长。稍微有些计算机基础的应该很好理解,就不展开了。

    好,现在问题来了,既然两者各有优劣,那浏览器如何决定将资源放进内存还是硬盘呢?主要策略如下:

    • 比较大的JS、CSS文件会直接被丢进磁盘,反之丢进内存
    • 内存使用率比较高的时候,文件优先进入磁盘

    Push Cache

    即推送缓存,这是浏览器缓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 HTTP/2 中的内容,虽然现在应用的并不广泛,但随着 HTTP/2 的推广,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关于 Push Cache,有非常多的内容可以挖掘,不过这已经不是本文的重点,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扩展文章

    总结

    对浏览器的缓存机制来做个简要的总结:

    首先通过 Cache-Control 验证强缓存是否可用

    • 如果强缓存可用,直接使用
    • 否则进入协商缓存,即发送 HTTP 请求,服务器通过请求头中的Last-Modified或者ETag字段检查资源是否更新
      • 若资源更新,返回资源和200状态码
      • 否则,返回304,告诉浏览器直接从缓存获取资源
  • 相关阅读:
    Lover
    As long as you love me....
    JavaSE(4)
    JavaSE(2)
    大数据学习之JavaSE(1)
    LeetCode
    PCA和SVD的区别与联系理解
    阿里笔试题(3.23)——走迷宫
    Java单例设计模式的实现
    Maven配置及idea下创建Maven项目详细步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uchengnan/p/1216061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