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为了按时完成项目,都是碰到问题一一解决,没有系统的进行过学习和总结。
这也是正常的,毕竟,工作是必须要先完成的。可是,系统的学习也很重要,今天就把localStorage cache 总结一下,以后再遇到这些问题,也知道如何查资料解决。
localStorage
首先呢,这个是H5才有的。通过localStorage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客户端(localstorage store data but not pages),并且可以通过接口来调用。之前浏览器只能将数据存储在cookie中,但是cookie很小且有很多限制(每次请求都会传递)。在客户端JS里,发送异步请求前先判断localStorage中是否存在数据,如果有的话,先直接显示出来。然后在通过异步请求获得数据(公司最近一个项目,页面每次在loading页面要等蛮久,就是这个问题,如果利用localStorage,就只在首次加载会慢一点了吧),更新页面并更新本地存储。
总结:
1,localStoreage用于将大量数据(最大5M)保存在浏览器中,保存后数据永远不会失效过期,除非用js手动清除。
2,不参与网路传输
3,一般用于优化性能,主要用于保持大量数据。
cache
如果没有缓存,浏览器向服务器请求资源a.jpg,服务器找到对应资源把内容返回给浏览器。当浏览器再次向服务器请求a.jpg时,服务器重新发生完整的数据文件给浏览器。
如何解决呢?
浏览器把得到的文件存在本地就行了。下次请求直接从浏览器取(这个是浏览器的缓存)。
可是,如果服务器端更新了文件呢?
需要引入监测机制。如Cache-Control: max-age=300; ETag:W/"e-cbxLFQW5zapn79tQwb/g6Q"。假如浏览器在300s内再次获取a.jpg,浏览器直接从缓存读取a.jpg(200, from XX cache)。假如浏览器在300s之后再次获取a.jpg,浏览器在发送请求的时候附带a.jpg的ETag(If-None-Match:W/"e-cbxLFQW5zapn79tQwb/g6Q"n79tQwb/g6Q")。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后对比后端的Etag,如果一样则发个短消息(响应头,不包含图片内容,304),如果不等则发送新的文件和新的ETag,浏览器获取新文件并更该文件的Etag。
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Cache-Control的几个值,no-cache(使用Etag),no-store(真正的不缓存),max-age等就要理解啦。
例子:
如果做一个web calendar(offline也能用),可以在cache里保存html、javascript、css、image,这样就相当于网页被保存了,可以offline访问了,但是如果calendar里有其他数据(比如meetings、events等大量数据),就需要将数据保存在localstorage里。
参考链接:
http://bbs.html5cn.org/thread-1161-1-1.html
https://zhuanlan.zhihu.com/p/23299600?refer=study-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