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sh算法冲突解决方法分析

    高于链接法处理冲突
    低于二分查找
    开放定址法:一旦发生冲突,就去寻找下一个空的散列地址,只要散列地址够大,空的地址总会找到 链地址法: 一旦发生冲突,在当前位置给单链表增加结点就行。 
     
    与开放定址法相比,拉链法其中优点有:
    1、拉链法处理冲突简单,且无堆积现象,即非同义词决不会发生冲突,因此平均查找长度较短
    2、由于拉链法中各链表上的结点空间是动态申请的,故它更适合于造表前无法确定表长的情况。

    虽然我们不希望发生冲突,但实际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仍是存在的。当关键字值域远大于哈希表的长度,而且事先并不知道关键字的具体取值时,冲突就难免会发生。另外,当关键字的实际取值大于哈希表的长度时,而且表中已装满了记录,如果插入一个新记录,不仅发生冲突,而且还会发生溢出。因此,处理冲突和溢出是 哈希技术中的两个重要问题。
    1、开放定址法
         用开放定址法解决冲突的做法是:当冲突发生时,使用某种探查(亦称探测)技术在散列表中形成一个探查(测)序列。沿此序列逐个单元地查找,直到找到给定的关键字,或者碰到一个开放的地址(即该地址单元为空)为止(若要插入,在探查到开放的地址,则可将待插入的新结点存人该地址单元)。查找时探查到开放的 地址则表明表中无待查的关键字,即查找失败。
    注意:
    ①用开放定址法建立散列表时,建表前须将表中所有单元(更严格地说,是指单元中存储的关键字)置空。
    ②空单元的表示与具体的应用相关。
         按照形成探查序列的方法不同,可将开放定址法区分为线性探查法线性补偿探测法随机探测等。
    (1)线性探查法(Linear Probing)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将散列表T[0..m-1]看成是一个循环向量,若初始探查的地址为d(即h(key)=d),则最长的探查序列为:
            d,d+l,d+2,…,m-1,0,1,…,d-1
         即:探查时从地址d开始,首先探查T[d],然后依次探查T[d+1],…,直到T[m-1],此后又循环到T[0],T[1],…,直到探查到T[d-1]为止。
    探查过程终止于三种情况:
         (1)若当前探查的单元为空,则表示查找失败(若是插入则将key写入其中);
        (2)若当前探查的单元中含有key,则查找成功,但对于插入意味着失败;
        (3)若探查到T[d-1]时仍未发现空单元也未找到key,则无论是查找还是插入均意味着失败(此时表满)。
    利用开放地址法的一般形式,线性探查法的探查序列为:
            hi=(h(key)+i)%m 0≤i≤m-1 //即di=i
    用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思路清晰,算法简单,但存在下列缺点:
    ① 处理溢出需另编程序。一般可另外设立一个溢出表,专门用来存放上述哈希表中放不下的记录。此溢出表最简单的结构是顺序表,查找方法可用顺序查找。
    ② 按上述算法建立起来的哈希表,删除工作非常困难。假如要从哈希表 HT 中删除一个记录,按理应将这个记录所在位置置为空,但我们不能这样做,而只能标上已被删除的标记,否则,将会影响以后的查找。
    ③ 线性探测法很容易产生堆聚现象。所谓堆聚现象,就是存入哈希表的记录在表中连成一片。按照线性探测法处理冲突,如果生成哈希地址的连续序列愈长 ( 即不同关键字值的哈希地址相邻在一起愈长 ) ,则当新的记录加入该表时,与这个序列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愈大。因此,哈希地址的较长连续序列比较短连续序列生长得快,这就意味着,一旦出现堆聚 ( 伴随着冲突 ) ,就将引起进一步的堆聚。
    (2)线性补偿探测法
    线性补偿探测法的基本思想是:
    将线性探测的步长从 1 改为 Q ,即将上述算法中的 j = (j + 1) % m 改为: j = (j + Q) % m ,而且要求 Q 与 m 是互质的,以便能探测到哈希表中的所有单元。
    【例】 PDP-11 小型计算机中的汇编程序所用的符合表,就采用此方法来解决冲突,所用表长 m = 1321 ,选用 Q = 25 。

    (3)随机探测
    随机探测的基本思想是:
    将线性探测的步长从常数改为随机数,即令: j = (j + RN) % m ,其中 RN 是一个随机数。在实际程序中应预先用随机数发生器产生一个随机序列,将此序列作为依次探测的步长。这样就能使不同的关键字具有不同的探测次序,从而可以避 免或减少堆聚。基于与线性探测法相同的理由,在线性补偿探测法和随机探测法中,删除一个记录后也要打上删除标记。
    2、拉链法
    (1)拉链法解决冲突的方法
         拉链法解决冲突的做法是:将所有关键字为同义词的结点链接在同一个单链表中。若选定的散列表长度为m,则可将散列表定义为一个由m个头指针组成的指针数 组T[0..m-1]。凡是散列地址为i的结点,均插入到以T[i]为头指针的单链表中。T中各分量的初值均应为空指针。在拉链法中,装填因子α可以大于 1,但一般均取α≤1。
    【例】设有 m = 5 , H(K) = K mod 5 ,关键字值序例 5 , 21 , 17 , 9 , 15 , 36 , 41 , 24 ,按外链地址法所建立的哈希表如下图所示:


    (2)拉链法的优点
    与开放定址法相比,拉链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①拉链法处理冲突简单,且无堆积现象,即非同义词决不会发生冲突,因此平均查找长度较短;
    ②由于拉链法中各链表上的结点空间是动态申请的,故它更适合于造表前无法确定表长的情况;
    ③开放定址法为减少冲突,要求装填因子α较小,故当结点规模较大时会浪费很多空间。而拉链法中可取α≥1,且结点较大时,拉链法中增加的指针域可忽略不计,因此节省空间;
    ④在用拉链法构造的散列表中,删除结点的操作易于实现。只要简单地删去链表上相应的结点即可。而对开放地址法构造的散列表,删除结点不能简单地将被删结 点的空间置为空,否则将截断在它之后填人散列表的同义词结点的查找路径。这是因为各种开放地址法中,空地址单元(即开放地址)都是查找失败的条件。因此在 用开放地址法处理冲突的散列表上执行删除操作,只能在被删结点上做删除标记,而不能真正删除结点。
    (3)拉链法的缺点
         拉链法的缺点是:指针需要额外的空间,故当结点规模较小时,开放定址法较为节省空间,而若将节省的指针空间用来扩大散列表的规模,可使装填因子变小,这又减少了开放定址法中的冲突,从而提高平均查找速度。

     





  • 相关阅读:
    JSP EL表达式
    JSP 核心标签库
    windows查看占用端口的进程
    JSP 自定义标签
    JSON-LD
    Java 国际化
    Java Web的两种开发模式
    CSS 图片加载完成再淡入显示
    Windows 让cmd启动的程序在后台运行
    Maven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xcdream/p/48449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