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DNS简单配置

     
     
    Linux下的DNS简单配置
    1.       安装DNS软件包。挂载redhat光盘镜像,相信大家都会,进入光盘挂载点,找到下面这几个软件包,用rpm或者yum安装,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
    bind-9.3.4-10.P1.el5            (DNS的主安装文件)
    bind-chroot-9.3.4-10.P1.el5       (这个起到安全作用)
    caching-nameserver-9.3.4-10.P1.el5.i386.rpm (自动实现caching-only服务器,并且产生dns主配置文件的模板文件)
    这里只用安装这3个包就够用了。
    2.       接下来就要来配置DNS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了,首先我们来看下DNS需要什么文件来进行启动,到之前安装的bind-9*包里去查看
    红色圈到的是DNS的启动文件。
    3.       切换到DNS服务器主配置文件的目录 cd /var/named/chroot/etc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某个服务的配置文件都是xxx.conf这样的文件,但是我们刚才查看了DNS服务主配置文件目录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文件,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手工创建一个文件,命令cp -p named.caching-nameserver.conf named.conf。为什么会是用这个文件进行cp 呢?我们上边提到过caching-nameserver-9*这个包会产生一个dns主配置文件的模板,我们只需要cp 一下这个模板,然后对其进行编辑啦。
    4.       编辑配置文件 vim named.conf。修改其中的几行内容

    因为DNS服务器是面向网络的,所以有许多的域名要进行解析,有许多的主机要进行访问,这里把其中几行关键内容都设置为了any,同时也可以指定网络地址,规定哪些能够访问,哪些不能访问,这个自己操作练习,这里就不多说了。
    5.       编辑另外一个文件 vim named.rfc1912.zones,插入一个新的区域

    没错就是之前在win2003上创建的正向查找区域(具体配置参照上边文章)
    6.       接下来就该设置DNS区域文件了,首先切换到区域文件所在地
    cd  /var/named/chroot/var/named,因为上步添加区域时需要一个文件“long.xcu.com.db”这个是DNS区域的数据库文件,所以我们还需要手工创建
    cp -p localdomain.zone long.xcu.com.db,然后就是编辑新创建的文件long.xcu.com.db

    这些就是DNS区域文件的基本配置,要注意的是要与win2003下的配置保持一致,忘了是否一样,自己参照win2003的配置进行对比。
    7.       设置DNS服务指向 vim /etc/resolv.conf

    8.       接下来就是启动DNS服务,进行测试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是在虚拟机上做的这个,两台虚拟机的网卡类型必须一致。
     

     本文出自 “计算机交流区” 博客

  • 相关阅读:
    POJ3693 Maximum repetition substring —— 后缀数组 重复次数最多的连续重复子串
    SPOJ
    POJ2774 Long Long Message —— 后缀数组 两字符串的最长公共子串
    POJ3261 Milk Patterns —— 后缀数组 出现k次且可重叠的最长子串
    POJ1743 Musical Theme —— 后缀数组 重复出现且不重叠的最长子串
    SPOJ
    AC自动机小结
    HDU3247 Resource Archiver —— AC自动机 + BFS最短路 + 状压DP
    POJ1625 Censored! —— AC自动机 + DP + 大数
    Herding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nxing/p/42209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