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基础系列:常用命令(1)

    1、开启Linux操作系统,要求以root用户登录GNOME图形界面,语言支持选择为汉语

            

    2、使用快捷键切换到虚拟终端2,使用普通用户身份登录,查看系统提示符

    命令:ctrl+alt+F2

            

    3、使用命令退出虚拟终端2上登录的用户

    命令:exit

            

    4、使用快捷键切换到虚拟终端5,使用管理员身份登录,查看系统提示符

    命令:ctrl+alt+F5

            

    5、使用命令退出虚拟终端5上登录的用户

    命令:exit

            

    6、切回图形界面,右单击桌面打开终端,输入关闭系统的命令

    命令:ctrl+alt+F2

    命令:init 0
    7、查看哪些用户在系统上工作

    命令:whoami

    id   当前用户信息

    who   当前登录用户

    whoami  当前登录用户信息

          

     

    :0 图形界面

    pts图形界面打开的终端

    tty 命令行登录的终端

    8、修改当前时间为2018年8月26号11:28

    命令:date -s '2018-08-26 11:28'

    或者:date 082611282018     #按照 ‘月日时分年’ 的格式

            

    9、查看2015年10月份日历

    命令:cal 10 2015

            

    10、使用两种方法查看ls命令的使用说明

    命令:man - ls

    或者:ls --help

            

    11、清除屏幕

    命令:clear

    或者:ctrl+L

    12、使用“useradd tom”命令新建tom用户,为tom用户设置密码“123”

    命令:1)useradd tom

       2)echo '123' | passwd --stdin  tom

            

    13、切换当前用户为tom

    命令:su - tom

            

    14、查看当前登陆Linux系统所使用的用户名

    命令:whoami

            

    15、开启Linux操作系统,要求以root用户登录GNOME图形界面

            
    16、右击桌面打开终端,使用“useradd lucy”命令创建lucy用户

    命令:useradd lucy

            

    17、使用鼠标点击的方法进入根目录

            

    18、点击进入root用户的家目录

    路径:  /root

            

    19、点击进入lucy用户的家目录

    路径:  /home/lucy

            

    20、点击进入用来存放常用的可执行文件的目录

    路径: /bin
    21、点击进入用来存放系统的可执行文件的目录

    路径: /sbin
    22、点击进入设备文件目录

    路径:/dev
    23、点击进入配置文件目录

    路径:/etc

    另:

    home 用户文件

          root 用户的家目录---》  /root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 –》  /home/用户名文件夹

    pwd 查看当前所在路径

    lib lib64 库文件

    media opt mnt 挂载用件夹

    proc  进程文件夹

    run

    tmp 临时文件夹

    var 库文件

      cd  (change directory)  切换文件目录

      ~  当前用户家目录

      ..  代表上一层目录

      -  代表上一次目录

    touch 新建文件

    mkdir 新建文件夹/目录

       -p 递归建目录

    rm  删除文件

        -r  删除目录

        –rf 强制删除文件、目录

    ctrl+A  定位到命令行开头

    ctrl+E 定位点命令行结尾

    24、创建目录wg,使用绝对路径的方法在wg目录下新建文件a.txt
    命令:1)mkdir wg

       2)touch /wg/a.txt

            

    25、进入wg目录,使用相对路径的方法在当前目录下新建wg01目录和b.txt文件
    命令:1)cd /wg

       2)mkdir -p wg01/b.txt

            

    26、以长列表格式列出当前目录下的内容

    命令:ls -l   查看/home目录:

            

    27、删除空目录wg01

    命令: rm -r /wg/wg01

    或者:rm -rf /wg/wg01

            

    28、进入上一级工作目录

    命令:cd ..

     

    29、强制删除非空目录wg

    命令:rm -rf /wg

            

    30、复制/etc/passwd到当前目录,名为file1

    命令:1)mkdir /day4    在/ 目录下新建一个临时文件夹day4

       2)cp /etc/passwd /day4/file1/

              

    另:

    cp  强制覆盖

    cp –r 递归拷贝(源文件信息改变)

    cp –a 保存原文件信息拷

    31、不停的以只读的方式查看file1文件的内容

    命令:tail -f /day4/file1

              

    32、查看file1文件的前3行内容

    命令:head -3 /day4/file1

              

    33、查看file1文件的后2行内容

    命令:tail -2 /day4/file1

              

    34、以百分比的方式分页查看file1文件的内容

     命令:more /day4/file1

                  

    35、以上下翻页的方法分页查看file1文件的内容

     命令:less  /day4/file

              

    36、创建如下目录结构
    sh-3.2# tree /FtpServer/
    /FtpServer/
    ├── bin
    │   ├── register.py
    │   └── start.py
    ├── conf
    │   └── settings.py
    ├── core
    │   └── server.py
    ├── db
    │   └── user.db
    ├── lib
    │   └── common.py
    └── log
    └── access.log

    命令:

     1 [root@localhost /]# mkdir -p /FtpServe/bin
     2 [root@localhost /]# mkdir -p /FtpServe/conf
     3 [root@localhost /]# mkdir -p /FtpServe/core
     4 [root@localhost /]# mkdir -p /FtpServe/db
     5 [root@localhost /]# mkdir -p /FtpServe/lib
     6 [root@localhost /]# mkdir -p /FtpServe/log
     7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bin/register.py
     8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bin/start.py
     9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conf/settinfs.py
    10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core/server.py
    11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db/user.db
    12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lib/common.py
    13 [root@localhost /]# touch /FtpServe/log/access.log
    14 [root@localhost /]# tree /FtpServe/

    1:切换到路径/tmp下,以追加的方式往start.py内写入内容

    命令:1) cd /temp

       2)echo 'hedeyong_linux'>>  /FtpServe/bin/start.py                #  > 为覆盖     >>为追加

            

    2:查看当前所在的路径

    命令:pwd


    3:切换到log目录下,新建目录access,然后把access.log移动到该目录下。

    命令:1)cd /FtpServer/log

       2)mkdir access

       3)mv /FtpServer/access.log /FtpServer/log/access/access.log

              

    4:切换到core目录下,然后在该路径下新建auth.py文件

    命令:1)touch /FtpServer/core/auth.py

            

    5. 开启两个终端,一个终端往access.log文件中追加内容,然后在另外一个终端动态查看access.log新增的内容。

      命令:1)tail -f /FtpServer/log/access/access.log                                              # 动态监控accesss.log文件

         2)echo 'hedeyong_linux' >> /FtpServe/log/access/access.log                 #网access.log文件追加内容

        1、

        2、

        3、

    6. 关闭上述的终端,然后以覆盖的方式往access.log中写入内容

      命令:echo 'hedeyong_linux_lin2' > /FtpServe/log/access/access.log


    7: 删除/FtpServer目录

    命令:rm -rf /FtpServer/

  • 相关阅读:
    《你又怎么了我错了行了吧》【Alpha】Scrum meeting 4
    《你又怎么了我错了行了吧》【Alpha】Scrum meeting 3
    《你又怎么了我错了行了吧》【Alpha】Scrum meeting 2
    《你又怎么了我错了行了吧》第八次团队作业:Alpha冲刺
    《你又怎么了我错了行了吧》【Alpha】Scrum meeting 1
    【Beta】 Scrum meeting 3
    【Beta】Scrum meeting 2
    【Beta】Scrum Meeting 1
    实验十三 团队作业9:BETA冲刺与团队项目验收
    实验十二 团队作业8:软件测试与Alpha冲刺 第五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deyong/p/68948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