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如何更好的分享机器学习

    一些关于分享的思考

    通过之前写的几篇机器学习相关的blog,能看到偏简单的形式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而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项目,分享的效果就很一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比较难的项目需要对项目背景、数据形式、竞赛信息等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容易一头雾水,连是要干嘛都看不懂;
    2. 个人的文笔能力有限,包括blog的整体结构也不够合理,没有能够言简意赅的讲明白;
    3. 对于机器学习的理解不够,因此写成blog后就又打了一个折扣,一来一回大家看不懂也是正常的;

    目前在考虑如何将我个人在机器学习的学习过程、竞赛项目等整理成一个系列,即能够帮助自己加深理解,如果还能对小伙伴们起到一丝丝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这个系列的分享形式还没有考虑好,既要能够让大家有收获,又能在展示我个人的一些优势的情况下,将我也还没很懂的部分说给大家听,避免误导大家,这还是有点难度的啊。。。。

    不过有一点我觉得很好,之前在一篇文章看到的,说是一些国外的kaggle大佬们跟别人讨论分享时有一个习惯很好,就是他不仅仅会分享他最后采用的、效果好的数据处理方式,同时他也会分享之前他尝试的一些效果差强人意的,这种习惯好就好在他分享了自己的一整个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这一点在做特征工程时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到一个好的机器学习模型,也很容易copy复现它的效果,但是随便换一个问题又感觉自己做不到,即便是类似的问题,这就是因为模型是结果,但是如何到达这个结果,那个过程更重要,里面包含了很多思考、尝试,没有这个过程就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觉得这一点是可以学习的;

    如果有人能看到这篇随笔,希望能给我留言,平时写给别人看的东西也不多,所以对这方面也有些困惑,但是又很希望能够分享一些自己的东西跟大家讨论,一起进步,拜谢;

    写于 2020-01-21 23:47,深圳;

    作者:Ho Loong
    本文版权归作者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相关阅读:
    OSI安全体系结构
    PHP 二维数组根据相同的值进行合并
    Java实现 LeetCode 17 电话号码的字母组合
    Java实现 LeetCode 16 最接近的三数之和
    Java实现 LeetCode 16 最接近的三数之和
    Java实现 LeetCode 16 最接近的三数之和
    Java实现 LeetCode 15 三数之和
    Java实现 LeetCode 15 三数之和
    Java实现 LeetCode 15 三数之和
    Java实现 LeetCode 14 最长公共前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longBlog/p/122273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