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ava 并发--- Lock

    从Java 5之后,在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下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实现同步访问,那就是Lock。

    synchronized的缺陷

    如果一个代码块被synchronized修饰了,当一个线程获取了对应的锁,并执行该代码块时,其他线程便只能一直等待,等待获取锁的线程释放锁,而这里获取锁的线程释放锁只会有两种情况:

    1. 获取锁的线程执行完了该代码块,然后线程释放对锁的占有;
    2. 线程执行发生异常,此时JVM会让线程自动释放锁。

    那么如果这个获取锁的线程由于要等待IO或者其他原因(比如调用sleep方法)被阻塞了,但是又没有释放锁,其他线程便只能等待。

    因此就需要有一种机制可以不让等待的线程一直无期限地等待下去。

    再举个例子:当有多个线程读写文件时,读操作和写操作会发生冲突现象,写操作和写操作会发生冲突现象,但是读操作和读操作不会发生冲突现象。

    但是采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实现同步的话,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如果多个线程都只是进行读操作,所以当一个线程在进行读操作时,其他线程只能等待无法进行读操作。

    因此就需要一种机制来使得多个线程都只是进行读操作时,线程之间不会发生冲突,通过Lock就可以办到。

    另外,通过Lock可以知道线程有没有成功获取到锁。这个是synchronized无法办到的。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Lock提供了比synchronized更多的功能。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 Lock不是Java语言内置的,synchronized是Java语言的关键字,因此是内置特性。Lock是一个类,通过这个类可以实现同步访问;
    2. Lock和synchronized有一点非常大的不同,采用synchronized不需要用户去手动释放锁,当synchronized方法或者synchronized代码块执行完之后,系统会自动让线程释放对锁的占用;而Lock则必须要用户去手动释放锁,如果没有主动释放锁,就有可能导致出现死锁现象。

    java.util.concurrent.locks包下常用的类

    Lock

    Lock是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Lock {
        void lock();
        void lockInterruptibly()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oolean tryLock();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void unlock();
        Condition newCondition();
    }
    

    lock()、tryLock()、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和lockInterruptibly()是用来获取锁的。unLock()方法是用来释放锁的。


    lock方法用来获取锁,如果锁已被其他线程获取,则进行等待。

    使用Lock必须在try{}catch{}块中进行,并且将释放锁的操作放在finally块中进行,以保证锁一定被被释放,防止死锁的发生。通常使用Lock来进行同步的话,是以下面这种形式去使用的:

    Lock lock = ...;
    lock.lock();
    try{
        //处理任务
    }catch(Exception ex){
         
    }finally{
        lock.unlock();   //释放锁
    }
    

    tryLock()方法是有返回值的,它表示用来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成功,则返回true,如果获取失败(即锁已被其他线程获取),则返回false,也就说这个方法无论如何都会立即返回。在拿不到锁时不会一直在那等待。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方法和tryLock()方法是类似的,只不过区别在于这个方法在拿不到锁时会等待一定的时间,在时间期限之内如果还拿不到锁,就返回false。如果一开始拿到锁或者在等待期间内拿到了锁,则返回true。

    一般情况下通过tryLock来获取锁时是这样使用的:

    Lock lock = ...;
    if(lock.tryLock()) {
         try{
             //处理任务
         }catch(Exception ex){
             
         }finally{
             lock.unlock();   //释放锁
         } 
    }else {
        //如果不能获取锁,则直接做其他事情
    }
    

    lockInterruptibly()方法比较特殊,当通过这个方法去获取锁时,如果线程正在等待获取锁,则这个线程能够响应中断,即中断线程的等待状态。也就是说,当两个线程同时通过lock.lockInterruptibly()想获取某个锁时,假若此时线程A获取到了锁,而线程B只有在等待,那么对线程B调用threadB.interrupt()方法能够中断线程B的等待过程。

    由于lockInterruptibly()的声明中抛出了异常,所以lock.lockInterruptibly()必须放在try块中或者在调用lockInterruptibly()的方法外声明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因此lockInterruptibly()一般的使用形式如下:

    public void method()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注意,当一个线程获取了锁之后,是不会被interrupt()方法中断的。因为本身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单独调用interrupt()方法不能中断正在运行过程中的线程,只能中断阻塞过程中的线程。

    因此当通过lockInterruptibly()方法获取某个锁时,如果不能获取到,只有进行等待的情况下,是可以响应中断的。

    而用synchronized修饰的话,当一个线程处于等待某个锁的状态,是无法被中断的,只有一直等待下去。

    ReentrantLock

    ReentrantLock,意思是“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是唯一实现了Lock接口的类,并且ReentrantLock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示例1 lock()的正确使用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 test = new Test();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test.insert(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test.insert(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  
         
        public void insert(Thread thread) {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注意这个地方
            lock.lock();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得到了锁");
                for(int i=0;i<5;i++) {
                    arrayList.add(i);
                }
            } catch (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释放了锁");
                lock.unlock();
            }
        }
    }
    

    输出结果为:

    Thread-0得到了锁
    Thread-1得到了锁
    Thread-0释放了锁
    Thread-1释放了锁
    

    第二个线程怎么会在第一个线程释放锁之前得到了锁?原因在于,在insert方法中的lock变量是局部变量,每个线程执行该方法时都会保存一个副本,那么理所当然每个线程执行到lock.lock()处获取的是不同的锁,所以就不会发生冲突。

    所以,只需要将lock声明为类的属性即可。

    示例2 tryLock()的使用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注意这个地方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 test = new Test();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test.insert(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test.insert(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  
         
        public void insert(Thread thread) {
            if(lock.tryLock()) {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得到了锁");
                    for(int i=0;i<5;i++) {
                        arrayList.add(i);
                    }
                } catch (Exception e) {
                    // TODO: handle exception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释放了锁");
                    lock.unlock();
                }
            } els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获取锁失败");
            }
        }
    }
    

    输出结果为:

    Thread-0得到了锁
    Thread-1获取锁失败
    Thread-0释放了锁
    

    示例3 lockInterruptibly()响应中断的使用方法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Lock lock = new ReentrantLoc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 = new Test();
            MyThread thread1 = new MyThread(test);
            MyThread thread2 = new MyThread(test);
            thread1.start();
            thread2.start();
             
            try {
                Thread.sleep(2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thread2.interrupt();
        }  
         
        public void insert(Thread thread)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lock.lockInterruptibly();   //注意,如果需要正确中断等待锁的线程,必须将获取锁放在外面,然后将InterruptedException抛出
            tr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得到了锁");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for(    ;     ;) {
                    if(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 Integer.MAX_VALUE)
                        break;
                    //插入数据
                }
            }
            finally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执行finally");
                lock.unlock();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释放了锁");
            }  
        }
    }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Test test = null;
        public MyThread(Test test) {
            this.test = tes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test.insert(Thread.currentThread());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被中断");
            }
        }
    }
    

    运行之后,发现thread2能够被正确中断。

    ReadWriteLock

    ReadWriteLock是一个接口,在它里面只定义了两个方法:

    public interface ReadWriteLock {
        Lock readLock();
        Lock writeLock();
    }
    

    一个用来获取读锁,一个用来获取写锁。也就是说将文件的读写操作分开,分成2个锁来分配给线程,从而使得多个线程可以同时进行读操作。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eentrantReadWriteLock实现了ReadWriteLock接口,通过例子来看ReentrantReadWriteLock具体用法。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ReentrantReadWriteLock rwl = new ReentrantReadWriteLock();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Test test = new Test();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test.get(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new Thread(){
                public void run() {
                    test.get(Thread.currentThread());
                };
            }.start();
             
        }  
         
        public void get(Thread thread) {
            rwl.readLock().lock();
            try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whil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正在进行读操作");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读操作完毕");
            } finally {
                rwl.readLock().unlock();
            }
        }
    }
    

    输出结果显示thread1和thread2在同时进行读操作。而如果get方法改成synchronized,输出结果为:thread1先执行完读操作,然后thread2再执行读操作。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get(Thread thread) {
            long star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while(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 <= 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正在进行读操作");
            }
            System.out.println(thread.getName()+"读操作完毕");
        }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一个线程已经占用了读锁,此时其他线程如果要申请写锁,则申请写锁的线程会一直等待释放读锁。如果有一个线程已经占用了写锁,则此时其他线程如果申请写锁或者读锁,则申请的线程会一直等待释放写锁。

    Lock和synchronized的选择

    Lock和synchronized有以下几点不同:

    1. Lock是一个接口,而synchronized是Java中的关键字,synchronized是内置的语言实现;
    2. synchronized在发生异常时,会自动释放线程占有的锁,因此不会导致死锁现象发生;而Lock在发生异常时,如果没有主动通过unLock()去释放锁,则很可能造成死锁现象,因此使用Lock时需要在finally块中释放锁;
    3. Lock可以让等待锁的线程响应中断,而synchronized却不行,使用synchronized时,等待的线程会一直等待下去,不能够响应中断;
    4. 通过Lock可以知道有没有成功获取锁,而synchronized却无法办到。
    5. Lock可以提高多个线程进行读操作的效率。

    锁的相关概念

    可重入锁

    synchronized和ReentrantLock都是可重入锁。当一个线程执行到某个synchronized方法时,比如说method1,而在method1中会调用另外一个synchronized方法method2,此时线程不必重新去申请锁,而是可以直接执行方法method2。可重入锁最大的作用是避免死锁。

    可中断锁

    就是可以相应中断的锁。在Java中,synchronized就不是可中断锁,而Lock是可中断锁。

    如果某一线程A正在执行锁中的代码,另一线程B正在等待获取该锁,可能由于等待时间过长,线程B不想等待了,想先处理其他事情,我们可以让它中断自己或者在别的线程中中断它,这种就是可中断锁。

    lockInterruptibly()的用法体现了Lock的可中断性。

    公平锁

    公平锁即尽量以请求锁的顺序来获取锁。比如同是有多个线程在等待一个锁,当这个锁被释放时,等待时间最久的线程(最先请求的线程)会获得该锁,这种就是公平锁。

    非公平锁即无法保证锁的获取是按照请求锁的顺序进行的。这样就可能导致某个或者一些线程永远获取不到锁。

    公平锁的好处是等待锁的线程不会饿死,但是整体效率相对低一些;非公平锁的好处是整体效率相对高一些,但是有些线程可能会饿死或者说很早就在等待锁,但要等很久才会获得锁。

    在Java中,synchronized就是非公平锁,它无法保证等待的线程获取锁的顺序。而对于ReentrantLock和ReentrantReadWriteLock,它默认情况下是非公平锁,但是可以设置为公平锁。

    公平锁可以使用new ReentrantLock(true)实现。
    

    读写锁

    读写锁将对一个资源(比如文件)的访问分成了2个锁,一个读锁和一个写锁。正因为有了读写锁,才使得多个线程之间的读操作不会发生冲突。

    ReadWriteLock就是读写锁,它是一个接口,ReentrantReadWriteLock实现了这个接口。可以通过readLock()获取读锁,通过writeLock()获取写锁。

    死锁

    死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在执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互相等待的现象,若无外力作用,他们都将无法推进下去。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死锁会让你的程序挂起无法完成任务,死锁的发生必须满足以下4个条件:

    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
    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因请求资源而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 不剥夺条件: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强行剥夺。
    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避免死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阻止循环等待条件,将系统中所有的资源设置标志位、排序,规定所有的进程申请资源必须以一定的顺序做操作来避免死锁。

  • 相关阅读:
    sublime text 4 vim 插件配置
    ssh-keygen 的使用
    distribution transaction solution
    bilibili 大数据 视频下载 you-get
    Deepin 20.2.1 安装 MS SQL 2019 容器版本
    【转】使用Linux下Docker部署MSSQL并加载主机目录下的数据库
    【转】You Can Now Use OneDrive in Linux Natively Thanks to Insync
    dotnet 诊断工具安装命令
    Linux 使用 xrandr 设置屏幕分辨率
    【转】CentOS 7.9 2009 ISO 官方原版镜像下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esier/p/592959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