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ua中的函数知识总结

    前言

    Lua中的函数和C++中的函数的含义是一致的,Lua中的函数格式如下: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unction MyFunc(param)
         -- Do something
    end


    在调用函数时,也需要将对应的参数放在一对圆括号中,即使调用函数时没有参数,也必须写出一对空括号。对于这个规则只有一种特殊的例外情况:一个函数若只有一个参数,并且此参数是一个字符串或table构造式,那么圆括号便可以省略掉。看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print "Hello World"          --> print("Hello World")等价
    print [[a multi-line
              message]]          -->print([[a multi-line
                                  -->               message]]) 等价
    -- f是一个函数
    f{x=10, y=20}               -->f({x=10, y=20}) 等价


    上面代码的一些简便写法,如果不熟悉的话,在阅读别人的代码时,就会是一头雾水。

    一个函数定义具有一个名称、一系列的参数和一个函数体。函数定义时,所定义的参数的使用方式与局部变量非常相似,它们是由调用函数时的“实际参数”初始化的。调用函数时提供的实参数量可以与形参数量不同。Lua会自动调整实参的数量,以匹配参数表的要求,若“实参多余形参,则舍弃多余的实参;若实参不足,则多余的形参初始化为nil”。这个与接下来要介绍的多重返回值非常相似。

    多重返回值

    这个应该是Lua的一个特征吧。允许函数返回多个结果,只需要在return关键字后列出所有的返回值即可。以下根据带来来说明情况: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unction foo0() end                         -- 无返回值
    function foo1() return "a" end          -- 返回一个结果
    function foo2() return "a", "b" end     -- 返回两个结果
     
    -- 在多重赋值时,如果一个函数调用是最后,或仅有的一个表达式,
    -- 那么Lua会保留其尽可能多的返回值,用于匹配赋值变量
    x, y = foo2()               -- x = "a", y = "b"
    x = foo2()                    -- x = "a", "b"被丢弃
    x, y, z = 10, foo2()     -- x = 10, y = "a", z = "b"
     
    -- 如果一个函数没有返回值或者没有足够多的返回值,那么Lua会用
    -- nil来补充缺失的值
    x, y = foo0()               -- x = nil, y = nil
    x, y = foo1()               -- x = "a", y = nil
    x, y, z = foo2()          -- x = "a", y = "b", z = nil
     
    -- 如果一个函数调用不是一系列表达式的最后一个元素,那么将只产生一个值:
    x, y = foo2(), 20          -- x = "a", y = 20
    x, y = foo0(), 20, 30     -- x = nil, y = 20, 30则被丢弃
     
    -- table构造式可以完整的接收一个函数调用的所有结果,即不会有任何数量
    -- 方面的调整
    local t = {foo0()}          -- t = {}(一个空的table)
    local t = {foo1()}          -- t = {"a"}
    local t = {foo2()}          -- t = {"a", "b"}
     
    -- 但是,对于上述的行为,只有当一个函数调用作为最后一个元素时才会发生,
    -- 而在其他位置上的函数调用总是只产生一个结果值
    local t = {foo0(), foo2(), 4}          -- t[1] = nil, t[2] = "a", t[3] = 4
     
    -- 我们也可以在一个函数中,使用return返回另一个函数
    function MyFunc()          -- 返回a
         return foo1()          -- 注:这里是return foo1(),而不是return (foo1())
    end
     
    -- return foo1()和return (foo1())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
    -- 将一个函数调用放入一对圆括号中,从而迫使它只返回一个结果
    print((foo0()))          -- nil
    print((foo1()))          -- a
    print((foo2()))          -- a

    变长参数

    在C语言中,函数可以接受不同数量的实参,Lua中的函数也可以接受不同数量的实参,例如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打印所有的参数
    function VarArguments(...)
         for i, v in ipairs{...} do
              print(v)
         end
    end

    VarArguments(1, 2, 3)


    参数表中的3个点(…)表示该函数可接受不同数量的实参。当这个函数被调用时,它的所有参数都会被收集到一起。这部分收集起来的实参称为这个函数的“变长参数”。一个函数要访问它的变长参数时,仍需要用到3个点(…)。但不同的是,此时这3个点是作为一个表达式来使用的。在上例中,表达式{…}表示一个由所有变长参数构成的数组。在C语言中使用变长参数需要注意的问题,在Lua中同样需要注意。

    通常一个函数在遍历其变长参数时只需要使用表达式{…},这就像访问一个table一样,访问所有的变长参数。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变长参数中可能会包含一些故意传入的nil,那么此时就需要用select来访问变长参数了。调用select时,必须传入一个固定实参selector和一系列变长参数。如果selector为数字n,那么select返回它的第n个可变实参;否则selector只能为字符串“#”,这样select会返回变长参数的总数,请看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or i = 1, select('#', ...) do
        local arg = select(i, ...) -- 得到第i个参数
        -- Do something else
    end


    select(‘#', …)会返回所有变长参数的总数,其中包括nil(还记得table.maxn么?)对于Lua 5.0版本来说,变长参数则有另外一套机制。声明函数的语法是一样的,也是将3个点作为最后一个参数。但Lua 5.0没有提供“…”表达式。而是通过一个隐含的局部table变量“arg”来接受所有的变长参数。这个table还有一个名为“n”的字段,用来记录变长参数的总数,例如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unction MyFunc(a, b, ...)
         print(arg.n)
    end
     
    MyFunc(1, 2, 3, 4, 5)     -->3


    这套旧机制的缺点在于,每当程序调用了一个具有变长参数的函数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的table。而在新机制中,只有在需要时才会去创建这个用于变长参数访问的table。这里只是对这个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别在阅读别人的代码时,看不懂!!!

    深入讨论函数

    在Lua中,函数与其它传统类型的值具有相同的权利。函数可以存储到变量或table中,也可以作为实参传递给其它函数,还可以作为其它函数的返回值。在Lua中有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函数与所有其它值一样都是匿名的,即它们都没有名称。当讨论一个函数名时,实际上是在讨论一个持有某函数的变量,例如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 我们经常这样定义函数
    function foo(x) return 2 * x end
     
    --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语法糖”而已;
    -- 上述代码只是下面代码的一种简化书写形式
    foo = function (x) return 2 * x end


    实际上,一个函数定义实际就是一条语句(更准确地说是一条赋值语句),这条语句创建了一种类型为“函数”的值,并将这个值赋予一个变量。由于函数在Lua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值,所以不仅可以将其存储在全局变量中,还可以存储在局部变量甚至table的字段中。

    内嵌函数

    若将一个函数写在另一个函数之内,那么这个位于内部的函数便可以访问外部函数中的局部变量,这个特征叫做“词法域”。我们来看看下面一段有趣的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unction newCounter()
         local i = 0
         return function () -- 匿名函数
              i = i + 1
              return i
         end
    end
     
    c1 = newCounter()
    print(c1())     -->输出什么?
    print(c1())     -->又输出什么?


    如果你很明白上面的输出,很明白上面的代码,那么闭合函数这一小节就不需要阅读了。在上述代码中,有一个变量i,对于函数newCounter来说,i是一个局部变量,但是对于匿名函数来说,当它访问这个i时,i既不是全局变量,也不是局部变量,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称这样的变量为一个“非局部的变量”。下面这段代码也是同样的道理: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function newCounter(i)
         return function () -- 匿名函数
              i = i + 1
              return i
         end
    end
     
    c1 = newCounter(10)
    print(c1())     -->输出什么?
    print(c1())     -->又输出什么?


    匿名函数访问了一个“非局部的变量”i,该变量用于保持一个计数器。乍一看,由于创建变量i的函数,也就是newCounter已经返回,所以之后每次调用匿名函数时,i都应该是已经超出了作用范围。但是,Lua会以closure的概念来正确地处理这种情况。在这里简单的讲,一个closure就是一个函数加上该函数所需访问的所有“非局部的变量”。如果再次调用newCounter,那么它会创建一个新的局部变量i,从而将得到一个新的closure。在后续的总结中,我会专门总结一篇关于Lua中的闭包的博文,敬请期待。

    非全局的函数

    由于函数和普通变量一样,所以函数不仅可以存储在全局变量中,还可以存储在table的字段中,或局部变量中。我们可以把函数存在一个table中,比如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ib = {}
    Lib.foo = function (x, y) return x + y end
    Lib.goo = function (x, y) return x - y end


    只要将一个函数存储在一个局部变量中,就得到了一个“局部函数”,也就是说这个函数只能在某个特定的作用域内才有效。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一个局部的函数: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ocal f = function (<参数>)
         <函数体>
    end
    -- Lua还提供另一种特殊的“语法糖”
    local function f (<参数>)
         <函数体>
    end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进行函数的前置声明,比如以下代码: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local f, g
     
    function f()
         <一些其它操作>
         g()
    end
     
    function g()
         <一些其它操作>
         f()
    end
  • 相关阅读:
    第二百一十五节,jQuery EasyUI,DateBox(日期输入框)组件
    第二百一十四节,jQuery EasyUI,Calendar(日历)组件
    onethink 系统函数中 生成随机加密key
    本地开发 localhost链接数据库比127.0.0.1慢
    仿写thinkphp的I方法
    判断数组中有没有某个键 isset 和 array_key_exists 的效率比较
    jquery实时监听某个文本框的输入事件
    js数组去重
    thinkphp3.2.3 版本使用redis缓存的时候无法使用认证
    javascript中使用md5函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ibin-benteng/p/490717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