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oncurrentHashMap size 方法

    JDK1.7 版本

        ConcurrentHashMap 的数据结构是由一个 Segment 数组和多个 HashEntry 组成。简单理解就是ConcurrentHashMap 是一个 Segment 数组,Segment 通过继承 ReentrantLock 来进行加锁,所以每次需要加锁的操作锁住的是一个 Segment,这样只要保证每个 Segment 是线程安全的,也就实现了全局的线程安全。

    如何计算 ConcurrentHashMap Size

    由上面分析可知,ConcurrentHashMap 更适合作为线程安全的 Map。在实际的项目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获取集合类的长度, 那么计算 ConcurrentHashMap 的元素大小就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因为他是并发操作的,就是在你计算 size 的时候,它还在并发的插入数据,可能会导致你计算出来的 size 和你实际的 size 有差距

    在 JDK1.7 中,
    第一种方案:  
        他会使用不加锁的模式去尝试2次计算 ConcurrentHashMap 的 size,比较前后两次计算的结果,结果一致就认为当前没有元素加入,计算的结果是准确的。
    第二种方案:
         是如果第一种方案不符合,他就会给每个 Segment 加上锁,然后计算 ConcurrentHashMap 的 size 返回。其源码实现:

    public int size() {
      final Segment<K,V>[] segments = this.segments;
      int size;
      boolean overflow; // true if size overflows 32 bits
      long sum;         // sum of modCounts
      long last = 0L;   // previous sum
      int retries = -1; // first iteration isn't retry
      try {
        for (;;) {
          if (retries++ == RETRIES_BEFORE_LOCK) {
            for (int j = 0; j < segments.length; ++j)
              ensureSegment(j).lock(); // force creation
          }
          sum = 0L;
          size = 0;
          overflow = false;
          for (int j = 0; j < segments.length; ++j) {
            Segment<K,V> seg = segmentAt(segments, j);
            if (seg != null) {
              sum += seg.modCount;
              int c = seg.count;
              if (c < 0 || (size += c) < 0)
                overflow = true;
            }
          }
          if (sum == last)
            break;
          last = sum;
        }
      } finally {
        if (retries > RETRIES_BEFORE_LOCK) {
          for (int j = 0; j < segments.length; ++j)
            segmentAt(segments, j).unlock();
        }
      }
      return overflow ? Integer.MAX_VALUE : size;
    }
    JDK1.8
         实现已经摒弃了 Segment 的概念,而是直接用 Node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并发控制使用 Synchronized 和 CAS 来操作,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优化过且线程安全的 HashMap,虽然在 JDK1.8 中还能看到 Segment 的数据结构,但是已经简化了属性,只是为了兼容旧版本。 通过 HashMap 查找的时候,根据 hash 值能够快速定位到数组的具体下标,如果发生 Hash 碰撞,需要顺着链表一个个比较下去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链表的长度,为 O(n)。为了降低这部分的开销,在 Java8 中,当链表中的元素超过了 8 个以后,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在这些位置进行查找的时候可以降低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如何计算 ConcurrentHashMap Size

    JDK1.8 实现相比 JDK 1.7 简单很多,只有一种方案,我们直接看 size() 代码:

    public int size() {
        long n = sumCount();
        return ((n < 0L) ? 0 :
               (n > (long)Integer.MAX_VALUE) ? Integer.MAX_VALUE : (int)n);
    }

    最大值是 Integer 类型的最大值,但是 Map 的 size 可能超过 MAX_VALUE, 所以还有一个方法 mappingCount(),JDK 的建议使用 mappingCount() 而不是size()mappingCount() 的代码如下:

    public long mappingCount() {
        long n = sumCount();
        return (n < 0L) ? 0L : n; // ignore transient negative values
    }

    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 size() 还是 mappingCount(), 计算大小的核心方法都是 sumCount()sumCount() 的代码如下:

    final long sumCount() {
        CounterCell[] as = counterCells; CounterCell a;
        long sum = baseCount;
        if (as != null) {
           for (int i = 0; i < as.length; ++i) {
               if ((a = as[i]) != null)
                   sum += a.value;
               }
           }
        return sum;
    }

    分析一下 sumCount() 代码。ConcurrentHashMap 提供了 baseCount、counterCells 两个辅助变量和一个 CounterCell 辅助内部类。sumCount() 就是迭代 counterCells 来统计 sum 的过程。

        put 操作时,肯定会影响 size(),在 put() 方法最后会调用 addCount() 方法。

    addCount() 代码如下:

    如果 counterCells == null, 则对 baseCount 做 CAS 自增操作。

    如果并发导致 baseCount CAS 失败了使用 counterCells。

     

    如果counterCells CAS 失败了,在 fullAddCount 方法中,会继续死循环操作,直到成功。

     

     JDK1.8 size 是通过对 baseCount 和 counterCell(专门处理CAS失败的操作,最终都是成功的因为循环CAS操作),最终通过 baseCount 和 遍历 CounterCell 数组得出 size。

  • 相关阅读:
    hadoop 配置
    spark 学习网站和资料
    spark-submit 提交任务及参数说明
    python 浮点运算
    nginx 和 php
    clojure 语法
    编程语言
    spark
    mvn 与 pom.xml
    偏导数与偏微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up666/p/134490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