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咨询公司ZL上班时我34岁,算是年纪很大,经验很少的一类。咨询顾问的典型特点是名校毕业、年轻人,前者是为向客户证明优秀,后者则是体力好——做项目是比较熬人的。
入职培训看公司的个性
ZL公司每周安排入职日,一批新入职员工坐在大会议室里听培训,包括:基本技能和企业文化。听全了大概需要三天,相当部分新员工除一天之外,其余都是在网上视频系统里看的。
进公司不到6个月,我就开始讲入职培训了,这是后话。
发统一的包、笔记本电脑和记事本。
当时认识的几个朋友现在还有联系。
以上种种足以看出公司的个性,提供必要的培训让员工了解公司,提供统一标识的办公用品让大家有归属感。
后来有次培训里,别的讲师还提到因为着装基本一致、记事本一致、电脑一致这事儿还赢过单子。
到此,感觉都不错,再往下就有点儿恶心了。
好事有时未必有个好的开始
第一天是全天培训,结束时也就下班了。顾问由部门助理带到工位。
顾问不安排固定工位,只是每个部门有一个属于自己顾问的区域,可以随便座,先到先得。
了解基本情况之后,我问部门的吴助理,能不能帮忙找到放包的地方,包比较重,我家离的比较远。
“不行。”
我以为还有下一句,后来发现没有了。
……
Zl公司部门助理归属行政系统,这批人是我见过素质最好的助理,只是吴助理除外(这人后面还有故事)。
如果说入职培训反映公司风气,那部门助理对新人的态度反映的是部门的风气。
真正的恶心事发生在第二天。
被倒掉的水
公司是9点至9点半弹性上班,9点到就是5点下班,9点半到就是5点半下班。
我在公司的日子里,都是8点之前到,7点半以后走,一来是要学习的东西挺多,二来是错锋,第三是习惯。
很多时候是办公区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的,负责开灯关灯。
上班第二天,我是7点50到的,自由办公区的工位随便座。
等到9点25分,突然跑过来一个满脸横肉的矮个男。“这是我的位子,你去别地儿坐!”他开口还挺不客气。
“不是自由办公区吗?”
“你看到桌子上的杂志了没?这是我昨天放的,代表着位置是我的!”
我本来还想争两句,想想算了,毕竟是刚来的,于是拿起自己的笔记本换到两排之后的另一个位置。 注意,我新坐的地方不属于培训部,而是行业研究院(这后面还有故事)。
等转回来拿自己刚倒的水时……
已经被矮个男连杯扔了……
当时心里想“NDD,要是公司人都这种风格,老子绝不久留……”还好,后来知道这只是部门风格。
我是那种光头、一脸合气、走在街上骗子问路都不找的那种人,你可以想象一下矮个儿男戾气有多重,他在部门里受过多少非人的压抑。
如果在这么一个部门工作,以后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