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从零开始学Swift》学习笔记(Day 64)——Cocoa Touch设计模式及应用之目标与动作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关东升的博客

    目标(Target)与动作(Action)是iOS和OS X应用开发的中事件处理机制。

     

    问题提出

    如图所示是一个ButtonLabelSample案例设计原型图,其中包含一个标签和一个按钮,当点击按钮的时候,标签文本会从初始的Label替换为HelloWorld。

                           

     

    ButtonLabelSample案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按钮点击事件后有谁负责响应事件?谁进行事件处理?要答这个问题,可以打开ButtonLabelSample案例故事板文件Main.storyboard,如图所示,OK按钮是在故事板文件Main.storyboard定义的,响应事件以及处理事件应该是在程序代码ViewController.swift实现的。那么如何将OK按钮点击事件与ViewController.swift中的事件处理代码关联起来?不同的计算机语言实现的方式不同,在iOS和OS X应用开发中是通过目标和动作机制实现事件处理的。

     

     

    解决方案

    按钮等控件是继承自UIControl类,具有一些高级事件,目标和动作机制就是将特地的控件事件与视图控制器(或视图)中方法关联起来,这个过程称为“定义动作事件”。“目标”是响应事件对象,为了方便访问其他的控件状态,这个对象一般是视图控制器(或视图)。“动作”是控件的事件。

    ButtonLabelSample案例中按钮是在故事板文件(或Xib文件)中定义的,响应按钮点击事件(动作)是在视图控制器(目标)的方法中定义的,如下图所示,通过定义动作事件方式把目标与动作连接起来。

     

    要实现目标与动作的连接有两种方式:Interface Builder连线实现和编程实现。

    1. Interface Builder连线实现

    Interface Builder连线实现就是故事板或Xib文件中,通过连线而现实。

    2. 编程实现

    编程实现是通过UIControl类addTarget(_:action:forControlEvents:)方法实现的,主要代码如下:

    class 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
    
     
    
        override func viewDidLoad() {
    
            super.viewDidLoad()
    
           
    
            self.view.backgroundColor = UIColor.whiteColor()
    
           
    
            let screen = UIScreen.mainScreen().bounds;
    
            let labelWidth:CGFloat = 90
    
            let labelHeight:CGFloat = 20
    
            let labelTopView:CGFloat = 150
    
            let label = UILabel(frame: CGRectMake((screen.size.width
    
              Ê- labelWidth)/2 , labelTopView, labelWidth, labelHeight))
    
           
    
            label.text = "Label"
    
            //字体左右剧中
    
            label.textAlignment = .Center
    
            self.view.addSubview(label)
    
           
    
            let button = UIButton(type: UIButtonType.System)// 创建UIButton对象
    
            button.setTitle("OK", forState: UIControlState.Normal)
    
           
    
            let buttonWidth:CGFloat = 60
    
            let buttonHeight:CGFloat = 20
    
            let buttonTopView:CGFloat = 240
    
           
    
            button.frame = CGRectMake((screen.size.width
    
                Ê - buttonWidth)/2 , buttonTopView, buttonWidth, buttonHeight)
    
           
    
            button.addTarget(self, action: "onClick:",
    
                Ê forControlEvents: UIControlEvents.TouchUpInside)
    
           
    
            self.view.addSubview(button)  
    
        }
    
     
    
        func onClick(sender: AnyObject) {
    
            NSLog("OK Button onClick.")
    
        }   
    
     
    
        ...
    
    }

    上述代码中创建并设置UIButton对象,其中创建UIButton对象,参数type是设置按钮的样式,UIButton样式:

    •  Custom。自定义类型。如果不喜欢圆角按钮,可以使用该类型。
    •   System。系统默认属性,表示该按钮没有边框,在iOS 7之前按钮默认为圆角矩形。
    •   Detail Disclosure。细节展示按钮 ,主要用于表视图中的细节展示。
    •   Info Light和Info Dark。这两个是信息按钮 ,样式上与细节展示按钮一样,表示有一些信息需要展示,或有可以设置的内容。
    •    Add Contact。添加联系人按钮

    代码调用addTarget(_:action:forControlEvents:)方法,方法第一个参数是target,即事件处理对象,本例中是self;方法第二个参数是action,即事件处理对象中的方法,

    代码中是"onClick:",方法第三个参数是事件,TouchUpInside事件是按钮的触摸点击事件。

    如果调用如下无参数方法:

    func onClick() {

    }

    调用代码如下:

    button.addTarget(self, action: "onClick",
    
            Ê forControlEvents: UIControlEvents.TouchUpInside)

    区别在于action参数"onClick"方法名不同,action参数方法名的冒号暗示了方法名应该具有几个参数。如果要调用的方法是如下3个参数形式:

    func onClick(sender: AnyObject, forEvent event: UIEvent) {
    
    }

    那么调用代码如下:

    button.addTarget(self, action: "onClick:forEvent:",
    
            Ê forControlEvents: UIControlEvents.TouchUpInside)

    其中"onClick:forEvent:"是调用方法名,onClick表示方法名也是,forEvent表示第二个参数的外部参数名。

    欢迎关注关东升新浪微博@tony_关东升。
    关注智捷课堂微信公共平台,了解最新技术文章、图书、教程信息
      ​
    更多精品iOS、Cocos、移动设计课程请关注智捷课堂官方网站:http://www.zhijieketang.com
    智捷课堂论坛网站:http://51work6.com/forum.php

  • 相关阅读:
    文件上传和多线程通信
    黏包
    socket通信
    osi七层协议
    面向对象的反射和双下方法
    类的成员和异常处理
    python面向对象类的约束和设计的统一化规范
    单继承和多继承
    对象
    Python-----带参数的装饰器以及补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OS-Blog/p/515748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