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载-简易版解释】描述Cookie和Session的作用,区别和各自的应用范围,Session工作原理

    Session用于保存每个用户的专用信息. 每个客户端用户访问时,服务器都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ID(Session ID) . 她的生存期是用户持续请求时间再加上一段时间(一般是20分钟左右).Session中的信息保存在Web服务器内容中,保存的数据量可大可小.当 Session超时或被关闭时将自动释放保存的数据信息.由于用户停止使用应用程序后它仍然在内存中保持一段时间,因此使用Session对象使保存用户数据的方法效率很低.对于小量的数据,使用Session对象保存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Cookie 用于保存客户浏览器请求服务器页面的请求信息,程序员也可以用它存放非敏感性的用户信息,信息保存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如果没有设置Cookie失效日期,它们仅保存到关闭浏览器程序为止.如果将Cookie对象的Expires属性设置为Minvalue,则表示Cookie永远不会过期.Cookie存储的数据量很受限制,大多数浏览器支持最大容量为4K,因此不要用来保存数据集及其他大量数据.由于并非所有的浏览器都支持Cookie,并且数据信息是以明文文本的形式保存在客户端的计算机中,因此最好不要保存敏感的,未加密的数据,否则会影响网站的安全性

    session工作原理

    (1)当有Session启动时,服务器生成一个唯一值,称为Session ID(好像是通过取进程ID的方式取得的)。

    (2)然后,服务器开辟一块内存,对应于该Session ID。

    (3)服务器再将该Session ID写入浏览器的cookie。

    (4)服务器内有一进程,监视所有Session的活动状况,如果有Session超时或是主动关闭,服务器就释放改内存块。

    (5)当浏览器连入IIS时并请求的ASP内用到Session时,IIS就读浏览器Cookie中的Session ID。

    (6)然后,服务检查该Session ID所对应的内存是否有效。

    (7)如果有效,就读出内存中的值。

    (8)如果无效,就建立新的Session。

  • 相关阅读:
    bug篇——generator逆向出现配置文件不存在
    安装篇——Linux下安装mysql
    安装篇——linux服务器安装jdk、mysql、nginx、fastdfs
    基础篇——浅谈Base64
    基础篇—AOP
    基础篇—List、Set、Map
    工具类篇——I/O读取文件
    基础篇——Spring之XML配置Bean的属性注入
    简单了解malloc分配内存
    通过指针形参修改实参的值2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t774274680/p/127930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