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说说Kindle那些事

    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听过kindle这玩意的了,反正最开始买kindle还是大四上学期,貌似是2012-9-30,那时候是整个大学最闲的时候,不知道哪天闲的蛋疼一冲动就买了个kindle4黑色款,580块钱好像是,K4黑应该是当时最好的kindle了吧,paperwhite都还在娘胎里,比K4的银色款据说好点,虽然都是K4,不过据amazon称是提升了屏幕刷新速度。那时候手机还是用的华为u8800pro,那个手机都还是CortexA8单核512M内存的年代。

     说说Kindle那些事

    俗话都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这话当真不假。还记得当时刚收到kindle时候的那天好像是10-02,是一个傍晚,和某个人一起去吉大后门的那个圆通拿的好像,当时第一感觉就是:这特么真的是屏幕吗?完全就是报纸的质感啊。然后就是,开机真特么慢啊(Kindle一开箱就是显示的操作指南),当然是和当时自己用的手机相比。其实kindle的省电除了跟e-ink的屏幕有关之外,SOC也有不小的功劳。当时的k4用的是飞思卡尔Freescale的i.MX50的CPU和256M的RAM的配置,这颗CPU是专为低功耗设备开发的,特别是电纸书这种,实际上这也是一颗Cortex A8单核800Mhz主频的ARM CPU,说起来还和当时u8800pro手机用的高通MSM8225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8225也同样是A8单核1G的CPU。不过用过智能机的人都知道手机最耗电的必定是屏幕,kindle之所以能把续航做到一个月,绝对是那块6英寸的无背光的e-ink屏幕的功劳,简而言之,e-ink(电子墨水)屏幕的显示原理跟液晶LCD完全不一样,具体的细节也不深究,总之一句话,这东西在屏幕内容不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维持显示的内容不变,甚至断电了内容也完全不发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kindle开箱的时候屏幕上是有使用指南的),它只在屏幕内容发生变化(俗称刷新)的时候才耗电,再加上没有背光灯,最让人惊叹的是,k4的电池只有790mah,运行的是amazon自行定制的linux系统。

     

    其实买kindle的人100%都是冲着那块电子墨水屏幕去的,省电,清晰,不伤眼。缺点当然也有,不能显示彩色,屏幕全刷的时候会黑一下,当然这些都是显示原理决定的,估计着近几年是解决不了的。其实说起来也比较惭愧,买了k4到之前换paperwhite2之前,大概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正经看过的书(这里特指大块头的长篇小说之类的)其实没多少,倒是经常看多看里面发的杂志,还有狗耳朵推送的新闻。怎么说呢,感觉这580块也花的挺值的,毕竟还是让我看进去了不少的东西,中文英文都有。不过工作之后,kindle基本上就只是在上下班地铁公交里面用用了,其它时间也基本上不用,不过倒是在这零碎的时间里面也看了不少的内容,怎么也算的上值得欣慰吧。

     说说Kindle那些事

    K4整体上个人是非常满意的,除了没有灯之外。屏幕以当时的标准看,800*600也是正常水平,当然后面paperwhite出来之后升级的1024*768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左右两边的翻页键,因为屏幕不能触摸,所以翻页完全就靠这个了,手感真的超赞,特别是在公交地铁上需要一只手抓着扶手的时候,单手翻页非常自然,我只能说这个实体的翻页键的好,是在我换了paperwhite2之后只能触摸才体会到的。当然,amazon给kindle弄的系统其实也算优化的不错了,k4时代的原生系统只有英文,从paperwhite一代开始kindle才进入中国才有了中文的界面。不过原生系统却是可以正常阅读中文的文件,后面刷了多看,就可以看epub了,原生系统只支持amazon自己的格式(mobi/azw3等)。不知道为何,开始用多看的时候没感觉到卡,后面越来越感觉卡,还经常无缘无故就重启,再加上多看也不怎么维护k4的版本了,后面干脆就换到原生系统了,除了要把大量的epub转成mobi之外,其它倒是也没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反应速度确实比多看要好太多了,也稳定,从来不会无缘无故重启,直到最后都一直用的原生系统。

     说说Kindle那些事

    后面手机上用习惯了高清屏,看k4的屏也有点不太爽了,于是就换了paperwhite2,原来的k4本地出掉了,卖了240块钱。   Kpw2买的日版,是905A序列号开头的,自带了中文界面,720块。虽然比k4屏幕分辨率提升有限,不过确确实实是感觉到了清晰些,而且有了灯,在光线不好的地方再也不怕了。之所以没买一代pw,是对第一代定律有所顾忌,事实证明新产品的第一代确实是有多多少少的问题,比如一代PW的背光不均匀造成的“彩屏”问题,而且由于pw1的CPU跟k4/touch是一样的,所以难免反应速度会变慢。二代就好点了,用了飞思卡尔的i.MX6 SoloLite,这是一颗40nm制程的Cortex A9 1Ghz的单核CPU,事实证明pw2确实比Pw1反应速度有不少的提升,而且背光也非常的均匀,各方面都已经比较完善了。

     说说Kindle那些事

    当然kindle的系统流畅性是不能跟动辄A9 A15的4核Android手机相比,不仅是CPU性能限制,而且也是由于e-ink屏幕的反应速度确实是比较慢,当然这样用这样的低频CPU也有好处,那就是续航大大的延长,pw一代开始,电池增大到了1420mah,在这样的不算大的电池下,pw2在开背光的情况下仍然是比k4要长不少的,amazon官方宣称是达到了一个多月,实际使用下来确实也应该能达到。其实从使用便利程度上来说,带触摸的paperwhite其实还不如不带触摸的k4。比如,k4上面那个翻页键真真是在用了全触摸的pw2之后才想起它的好,一直搞不明白为啥触摸就不能和实体翻页键共存呢?这在技术上完全不存在任何难度。可能是amazon也看到了民怨,最新的kindle voyage上用边缘的触摸来模拟了翻页键,但实际使用上来看,体验并不好,完全比不上实体的翻页键。另外一个就是,由于有了触摸屏,所以在临时不看书的时候,比如上下楼梯,就不能像以前k4那样跟拿一本书一样随便拿,现在就只能把整个机器完全卡在手掌上,你完全不知道随便拿的话会碰到屏幕然后又不知道翻页到哪里去了。

     说说Kindle那些事

    当然我对KPW2总体是比较满意的,比k4更长的续航,更清晰的屏幕以及背光,都让它比k4当年600块的价格贵出来的100多块显得非常的值。当然产品的价值不能仅仅用价格来衡量,不过至少是从价格这一方面来说,kpw2是比较让人满意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国行KPW2定价899确实过高了。

     

    再来聊聊kindle voyage,这个最新款的kindle最大的亮点就是高达300ppi的屏幕,以及比kpw2多出来的屏幕两侧的触摸翻页键,当然还有比Kpw2轻了20g。不过当价格出来的时候确实是吓着了,国行1999的典藏版,这可是比以往贵了两三倍啊。后面单机国行价貌似是1499,就按国行价来比,也比kpw2贵了600块。说到定价,就不得不说说kindle之前的定价策略,按以往和历代机器来说,amazon基本上是按成本价甚至是低于成本价卖的,为了就是拉动用户买amazon的电子书,这才是最赚钱的地方,硬件赚不赚钱无所谓。不过到了voyage这一代,定价开始变高了,这可能意味着以后的kindle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低价了。

     说说Kindle那些事

    从实际上手voyage的体验机来看,屏幕确实非常棒,确实已经可以媲美印刷品了,如果说pw2的屏幕算比较不错的话,kv的屏幕就可以算的上非常不错了。不过亮点也就仅此而已了,多出来的几个翻页键,其实就跟Android手机上最常见的虚拟按键是一样一样的,摸一下有个震动,使用体验非常一般,跟k4上面那个侧面的翻页键的手感完全没法比。然后再轻出来的20g,以及多出来的光线传感器,真的就不值一提了。所以整个体验下来看,真心不值得比kpw2贵600块。毕竟cpu也跟pw2完全一样,所以如果光一个屏幕,就贵了600块,个人是无法接受的。而且,这voyage是第一代,论坛上有不少人反映这一代机器屏幕的上下部分色温不一样,多么无语的问题。不过按这样算下来的话,倒是显得新一代的带触摸不带背光的kindle很划算了,国行只要499,重要的是,它的CPU跟kpw2和voyage是一样的。

     说说Kindle那些事

    随便写写又写了两三千字了,这一写就根本停不下来啊。个人感觉kindle比较适合看一些“闲书”,类似小说这些文学作品啊,一些新闻文章啊之类的,比较正式的技术类的书,特别是PDF格式,是不太适合的。虽然amazon在不断地改善kindle的使用体验,不过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在纸书上记笔记的那种感觉,又比如纸书翻页时的那种油墨的香味。个人建议是经济不是太拮据的都可以考虑买kindle,pw2是个比较适中的选择,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点阅读的习惯呢。

     

  • 相关阅读:
    Sample XPS Documents Download
    触发器中的inserted表和deleted表
    Using freewheel.labs.autodesk.com to auto generate preview images of DWF files on your web site
    解除SQL对组件"Ad Hoc Distributed Queries"的"STATEMENT'OpenRowset OpenDatasource"的访问
    读写xps
    XPS文件,在Windows XP下的打开查看阅读和打印方法。
    Learning to Reference Inserted and Deleted Tables
    Get value from updated, inserted and deleted
    Reinstall Microsoft Helper Viewer
    如何查找文件的IFilt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iwantcomputer/p/84897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