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置顶] 前辈的问

    昨天参加公司的培训,中间有一轮做pecha kucha。

    中间有一个环节让我很难忘,也是昨天我觉得收获最多的一个地方。

    有一个同学讲的是她自己的一个会议上发表的文章。是基站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利用一个switch选择不同功率,从而节省能耗。

    也许是沉醉于这个同学流利的英语,讲完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映。


    大熊发问了。说:“这个东西能够产生多大的价值?”

    同学:“我们这个还是只属于理论研究”

    这个时候,我还觉得大熊似乎有点儿苛刻了。

    大熊又问:“你知不知道中国移动有多少基站?一共消耗多少千瓦时电能?”

    同学:“我不知道总共消耗多少,但是我知道单个消耗多少,从仿真看,我们能够节约25%的能耗。”

    大熊说:“这个就是公司和学校的区别

    (这些对话只是大概回想,不是原封不动一字不错)


    公司做事,首先要考虑的是收益也或者说是意义的大小。假如中移动一年耗电总共100万,就算能节约25%,那也才25万。对中移动这么大的公司来说,就完全不值得做这样的事。

    换句话说,从这个点思考,公司做事,目的性会更强。

    似乎是学校里面过久的教育和思想的奴役,驱动了学生去思考怎么做,而不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从初中,高中到本科,研究生一直都是这样。我们以前学几何,算各种角度,我们就是算,算的更快更对,但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要算,如果我不会这个知识会怎么样?驱动我们的是考试,而不是意义或者说目的。老师讲绪论什么的,都是最不在心的,老师更希望你记住某个公式,因为它很有用,考试要用。这样的思维和思考腐蚀了我们,或许我们在校园里面待的时间越久,我们本身与生俱来的一些思考就被稀释了。稍好一点儿的还会问下怎么做更好,差一点儿的,就已经变的木讷了。也许是这样,人长大了,反而会好奇小孩子们漫无边际的思考与问题,在成年人认为顺理成章的事,在小孩的眼中都是那么新奇,那么未知。


    (补充:很多人也在思考,思考从how到why的过程,但是why也分很多层,有些why,是why how或者说why have to, 而有些why do,不能区分出这两者不同。其实仍然没有达到对问题的思考。)


    想到这里,我才不由的感叹,虽然我跟大熊的接触时间不多。但是每次我都能从他的发问中学到或者说感受到一些东西。

    像那次他陪同事来学校讲座,在下面他问我对一个问题看法时的过程。我觉得对我来说都是很好的锻炼。(见《记一次讲座与前辈的对话》

    当大家对于同学讲的内容没有什么感觉或者感想的时候,他能很敏锐的发现其中最要命的问题。


    我也希望,我能一点点变得更好,变得更敏锐。

  • 相关阅读:
    Commonjs,AMD,CMD和UMD的差异
    ajax中datatype的json和jsonp
    bufferd对象详解
    NodeJS中Buffer模块详解
    Vue 定义组件模板的七种方式(一般用单文件组件更好)
    vuejs 单文件组件.vue 文件
    git clone 带用户名密码
    去掉一组整型数组重复的值
    Vue中在组件销毁时清除定时器(setInterval)
    使用Nginx实现反向代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20130722/p/320683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