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记-清除法
他是现代垃圾回收算法的思想基础。
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
在标记阶段,首先通过根节点,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可达对象(根搜索算法)。而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
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
缺点:
1效率较低(递归与全堆对象遍历),导致stop the world的时间比较长
2内存碎片问题
2复制算法(新生代gc算法)
jvm将Heap 内存划分为新生代与老年代,又将新生代划分为Eden 与2块Survivor Space(幸存者区) ,然后在Eden –>Survivor Space 以及From Survivor Space 与To Survivor Space 之间实行复制算法。
但是并不是他们的比例是1:1, 如果你配置的是-XX:SurvivorRatio=8,也即是说,Eden区:From区:To区域的比例是8:1:1
也就是说始终有90%的空间是可以用来创建对象的,而剩下的10%用来存放回收后存活的对象。
具体流程如下:
1、当Eden区满的时候,会触发第一次minor gc,把还活着的对象拷贝到Survivor From区;当Eden区再次触发minor gc的时候,会扫描Eden区和From区域,对两个区域进行垃圾回收,经过这次回收后还存活的对象,则直接复制到To区域,并将Eden和From区域清空。
2、当后续Eden又发生minor gc,的时候,会对Eden和To区域进行垃圾回收,存活的对象复制到From区域,并将Eden和To区域清空。
缺点:1会浪费一定的内存,但是效率大幅度提高。
2需要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如果第二块的Survovor空间不够的时候,需要对老年代进行垃圾回收,然后存储新生代的对象,这些新生代当然会直接进入来老年代。
3标记压缩法(老年代GC算法)
对于新生代,大部分对象都不会存活,所以在新生代中使用复制算法较为高效,而对于老年代来讲,大部分对象可能会继续存活下去,如果此时还是利用复制算法,效率则会降低。标记-压缩算法首先还是“标记”,标记过后,将不用回收的内存对象压缩到内存一端,此时即可直接清除边界处的内存,这样就能避免内存碎片化的问题。老年代的垃圾回收称为“Major GC”。当老年代内存不够的时候会发生full GC
缺点:效率偏低,不仅要标记所有存活对象,还要整理所有存活对象的引用地址。从效率上来说,标记/压缩算法要低于复制算法
另外关于:关于全局停顿(stop the world)大多数情况是由于GC引起
全局停顿会导致 统服务 暂停一段时间,如果长时间服务停止,遇到HA系统,可能会引起主备切换,危害生产环境。
总结:对于新生代和老年代来说,新生代回收率很高,但是每次耗时比较短。而老年代回收频率较低,但是耗时比较长,应尽可能减少老年代的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