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学习内容
一、线程概念
线程就是是程序的一个控制流程,从代码的角度来看,它控制着一个函数的执行;
说复杂点,在linux下,它就是一个进程(仅限linux),因为在linux下对于线程并没有特别的数据结构去描述它。
简而言之,线程是代码的一个执行流。
二、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线程与进程的区别,总结一下有以下区别:
-
1.线程强调的是资源共享,因为与主线程共享PCB;进程强调的是独立性,因为每个独立的进程有各自独立的PCB。
-
2.也正因为如此,创建一个线程的开销要比创建进程的开销要小。
-
3.多线程程序,只要有一个线程出现异常,其他线程都会被"诛连",导致程序异常出错。多进程程序,各进程之间独立,不会彼此影响。
三、线程控制
因为线程不属于系统调用,因此需要用到pthread.h库。
1.创建线程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pthread_attr_t *attr,void *(*start_routine)(void *),void *arg);
//thread:线程id,返回型参数
//attr:线程属性
//start_routine:所要执行的的函数(返回值void*,参数为void*)
//arg:函数的参数
2.终止线程
有三种方法可以终止一个线程:
-
a.通过return返回,对主线程不适用。
-
b.一个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cancel终止其它线程。
-
c.调用pthread_exit终止自己。
void pthread_exit (void*retval);
//retval:返回值,可以返回给pthread_join函数
3.线程等待
根据线程的终止情况不同,pthread_join有以下三种情况:
-
a.如果线程通过return返回,则retval中存放线程的返回值。
-
b.如果线程被异常终止,则retval中存放的是PTHREAD_CANCELED。
-
c.如果线程通过pthread_exit终止,则retval中存放的是pthread_exit的参数。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pthread,void **retval);
//pthread:需要等待的线程id
//retval:带回的参数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4.线程的分离与结合
对于任意时间点,线程都是可分离的或者可结合的。
可结合的线程可以被其他线程收回资源或者杀死,在其他线程回收资源之前,它的资源是不会被释放的。
可分离的线程不能被其他线程回收或杀死,其资源是自动释放的。
默认情况下,线程都是可结合的。
如果一个可结合的线程运行完毕,没有被其他线程回收资源,那么它就会导致类似于僵尸进程的情况。
当有线程调用pthread_join回收其它线程时,如果其他线程没有运行结束,则调用者会阻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将该线程分离出去。
分离线程需要调用:
int pthread_detach(thread_id); //一般是分离自己pthread_detach(pthread_self);
这样的话,就不必主线程去回收其资源,该线程运行完毕,会自动释放所有的资源。
本周学习问题总结
问题1:
操作系统的问题: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的区别联系?
解决方案1:
1.内核级线程:切换由内核控制,当线程进行切换的时候,由用户态转化为内核态。切换完毕要从内核态返回用户态;可以很好的利用smp,即利用多核cpu。windows线程就是这样的。
2.用户级线程内核的切换由用户态程序自己控制内核切换,不需要内核干涉,少了进出内核态的消耗,但不能很好的利用多核Cpu,目前Linux pthread大体是这么做的。
课堂测试补交
2017-2018-1 2015531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八周课堂测试
学习进度条
代码行数(新增/累积) | 博客量(新增/累积) | 学习时间(新增/累积) | 重要成长 | |
---|---|---|---|---|
目标 | 5000行 | 20篇 | 400小时 | |
第一周 | 100/100 | 1/1 | 5/5 | |
第二周 | 100/200 | 2/3 | 5/10 | |
第三周 | 100/300 | 2/5 | 5/15 | |
第四周 | 100/400 | 1/6 | 5/20 | |
第六周 | 100/500 | 1/7 | 5/25 | |
第七周 | 100/600 | 1/8 | 5/30 | |
第八周 | 800/1400 | 3/11 | 1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