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avaweb经典三层架构的演变

    1.Javaweb经历了三个时期

    ①JSP Model1第一代 
    JSP Model1是JavaWeb早期的模型,它适合小型Web项目,开发成本低!Model1第一代时期,服务器端只有JSP页面,所有的操作都在JSP页面中,连访问数据库的API也在JSP页面中完成。也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耦合在一起,对后期的维护和扩展极为不利。

    JSP Model1第一代

    ②JSP Model1第二代 
    JSP Model1第二代有所改进,把业务逻辑的内容放到了JavaBean中,而JSP页面负责显示以及请求调度的工作。虽然第二代比第一代好了些,但还让JSP做了过多的工作,JSP中把视图工作和请求调度(控制器)的工作耦合在一起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③JSP Model2 
    JSP Model2模式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到MVC完整的结构了。 
    ·JSP:视图层,用来与用户打交道。负责接收用来的数据,以及显示数据给用户; 
    ·Servlet:控制层,负责找到合适的模型对象来处理业务逻辑,转发到合适的视图; 
    JavaBean:模型层,完成具体的业务工作,例如:开启、转账等。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就是javaweb经历的三个年代,JSP Model2适合多人合作开发大型的Web项目,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有利于开发中的分工,有利于组件的重用。但是,Web项目的开发难度加大,同时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也提高了。

    2.JavaWeb经典三层框架

    我们常说的三层框架是由JavaWeb提出的,也就是说这是JavaWeb独有的! 
    所谓三层是表述层(WEB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 Logic),以及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WEB层:包含JSP和Servlet等与WEB相关的内容; 
    ·业务层:业务层中不包含JavaWeb API,它只关心业务逻辑; 
    ·数据层:封装了对数据库的访问细节;

      注意,在业务层中不能出现JavaWeb API,例如request、response等。也就是说,业务层代码是可重用的,甚至可以应用到非Web环境中。业务层的每个方法可以理解成一个万能,例如转账业务方法。业务层依赖数据层,而Web层依赖业务层! 
    这里写图片描述

     

    1、Servlet的出现

        上世纪90年代,随着Internet和浏览器的飞速发展,基于浏览器的B/S模式随之火爆发展起来。 最初,用户使用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的请求都是请求静态的资源,比如html、css等。 但是可以想象:根据用户请求的不同动态的处理并返回资源是理所当然必须的要求。

         java 为了应对上述需求,就必然推出一种技术来支持动态需求,因此servlet技术诞生

        使用Servlet技术,页面中的所有信息需要通过输出语句来生成。下面的代码(部分代码)生成的页面的内容就是“HelloWorld!”。

    复制代码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
       throws IOException,ServletException
    {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out.println("<html>");
        out.println("<head><title>Hello World!</title></head>");
        out.println("<body>");
        out.println("<p>Hello World!</p>");
        out.println("</body></html>");
    }
    复制代码

    2、Jsp的出现

       servlet诞生后,sun公司很快发现servlet编程很繁琐,1)servlet代码有大量冗余代码,out输出就得写上百遍;2)开发servlet必须精通网页前端和美工,你得非常不直观的在Servlet中写前端代码,这使得实现各种页面效果和风格非常困难。

       所以,sun公司借鉴 微软的asp,正式推出了jsp(servlet1.1)。采用HTML语言直接生成界面,在界面中使用<% %>脚本标识嵌入Java代码

       一个简单的jsp例子

    复制代码
    <html>
       <head><title>测试</title></head>
       <body>
          第一阶段<% String str = “test” ; out.println(str); %>
        </body>
    </html>
    复制代码

    3、 倡导了MVC思想的servlet版本servlet1.2出现------------jsp+javabean+servlet

        jsp出现后,也存在问题,1)前端开发人员需要看大量他看不懂的后端代码;2)同样,servlet开发人员也在复杂的前端代码中找到其能写servlet代码的地方

       所以,MVC思想的JSP+JavaBean+Servlet诞生了

      JSP(V):JSP完成输入和输出,主要使用HTML标签和JSP标签

     Servlet(C):主要完成控制,接收请求,调用业务处理(JavaBean),根据调用的结果找到一个JSP页面对用户进行响应

    JavaBean(M):完成所有的处理过程

    4、框架阶段

        倡导了MVC思想的jsp+javabean+servlet出现,也存在问题:1)jsp页面中嵌入了很多java代码,使得结构很乱;2)对于大型项目,servlet过多,转向频繁,流程,配置等不易集中管理,因而出现了struts

    4.1、Struts的出现

    2001年6月,struts1.0出现,struts针对jsp推出了一套struts标签,从而使得jsp中没有了Java代码,结构清晰,功能强大。针对servlet,它提供了Action类来代替了servlet,这个Action类具有servlet的功能,并且能够进行一些请求过滤和自动转码的功能。

    4.2、Spring的出现

    原本已经开起来很完美了,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Action调用DAO、Java bean等对象的时候都需要在自身代码中构建它们的对象来使用,这样增加了程序的耦合性,这与我们:“高内聚、松耦合”的思想不符合,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因而出现了Spring框架。

    Spring框架有两大功能:IOC(控制反转)和AOP(面向切面的编程),其中IOC就是说:当一个类中想要调用另外一个类的对象时,不需要再通过new 关键字来创建,而是由Spring框架来负责:创建、分配和管理,从而降低了程序中的耦合性。而AOP可以用来做一些日志的打印和输出,用于提示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信息等。

    4.3 、SpringMVC的出现

    最后struts和Spring的整合,由于每一个bean都要在Spring中注册,每一个URL都要在struts配置文件中配置。当bean很多和URL对应的请求很多的时候,配置文件无疑会是很庞大的,这个就会使得配置起来很麻烦的费力。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使得能够结合Spring的功能和struts的功能,但是又可以使配置文件不会批量的增加?因而SpringMVC出现了

    SpringMVC通过“基于注解”的方式代替了struts,并且通过Controller类来代替和实现了Action的功能。由于是基于注解的,所以很多的配置信息放在了Controller类中配置,从而降低了.xml文件的配置复杂度。

  • 相关阅读:
    learning scala pattern matching
    learning scala Case Classses
    simcom7600ce-t LBS function
    hadoop kafka learning url
    python 生成器
    计算机名称和IP地址
    批量压缩文件夹到Zip文件
    批量解压Zip文件
    创建本地作业
    方便不冗余的桌面文件夹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angzhaowei/p/936505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