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T学习文章:
简介
JWT全拼是JSON Web Tocken,是目前最流行的跨域身份认证解决方案,特别适合分布式系统,减少用户麻烦,保证账号安全,减少服务器负载。
有人经常将OAuth与JWT搞混,两种是用于同一场景的不同情况。同一场景是指登录场景,不同情况是指,OAuth是第三方授权登录(详情戳这里),JWT是直接登录。
产生的背景
最经典的登录实现方式是通过session:
1.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提出登录请求;
2.服务器收到请求并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正确情况下存储在服务器的session中,并返回用户session_id;
3.用户发起新的请求并携带cookie中的session_id;
4.服务器验证session_id并验证服务器内的session,无误响应用户请求;
所有后续请求都如此进行,如果服务器对session有时间限制后自动销毁,到时间后用户将重新进行用户名、密码的登录。
存在的问题
如果用户数量过大,服务器中存储大量的session信息,严重影响服务器的性能;
服务器无法方便的进行分布式部署,因为session不能方便的实现服务器间的同步,无法实现横向扩展(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实现会变得复杂,例如创建session持久化层,此种方法修改难度大,且持久化层挂掉,所有服务都会挂掉)。
应运而生,JWT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接下来进行学习JWT的相关知识。
JWT结构
组成部分
Header
Payload
Signature
连接形式
xxxxx.yyyyy.zzzzz
让我们一步步来说:
Header
格式:JSON
包括内容是:
Token的类型,就是JWT
加密的方式,例如HMAC SHA256 or RSA,一般使用HMAC SHA256
例子:
{ "alg": "HS256", "typ": "JWT" }
接着用Base64Url编码成为JWT的第一部分。
Payload
存放有效信息的部分,有效信息主要包含三部分:
- 标准中注册的声明
- 公共的声明
- 私有的声明
标准中注册的声明:
iss: JWT签发者
sub: JWT所面向的用户
aud: 接收JWT的一方
exp: JWT的过期时间,这个过期时间必须要大于签发时间
nbf: 定义在什么时间之前,该JWT都是不可用的.
iat: JWT的签发时间
jti: JWT的唯一身份标识,主要用来作为一次性token,从而回避重放攻击。
此部分内容建议使用但不强制。
公共声明:
可以添加任何信息,一般是用户信息和业务信息。不建议添加敏感信息,因为payload部分会用Base64Url编码,可能会被反向解密。
私有声明:
可以存放前后端共同定义的声明,方便前后端进行不敏感的信息交换。同样不建议添加敏感信息,原因也是可能会被解码。
例子:
此部分内容同样进行Base64Url编码,组成JWT的第二部分内容。
Signature
此部分内容是Header和Payload各自经过Base64Url编码后用“.”连接,根据Header中声明的加密方法进行加密后组成的。
类似下面的方式:
HMACSHA256( base64UrlEncode(header) + "." + base64UrlEncode(payload), secret)
使用方式
加在http请求或HTTPS的请求头中,样式如下:
注意一定要在token之前加上Bearer,之间空格。
结语
掌握JWT的结构和原理是根本。
大家可以生成一个密钥,在https://JWT.io/#debugger-io上试试,方便进行理解。
此篇文章可以当做JWT的文档来看,因为结构部分的内容和JWT文档的内容并无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