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一下武汉市的公交电子站牌。
网上搜索了半天,也没找到具体实施细节,反而是看到了武汉交管局和武汉市政府的网站,极其业余,二把刀的水准,不知道是否经过了招投标过程,需求是否经过了充分论证讨论,亦或是,随便联系了一个计算机砖家负责,折腾出一个蛋疼的原型,再反复修修补补。如果是前者,那只能说中标公司水平不高;如果是后者,就真有些吐槽无力了。
回到电子站牌。
个人觉得,所谓「电子站牌」,关键不是站牌本身,而是公交 GPS 数据的通信格式(数据字段)如何制定,以及采集的数据如何利用,是否能够通过开放授权允许第三方访问数据接口。
通信格式貌似没什么好争议的,线路名称、某条线路上某公交车的身份标识、是在运行还是在停车等候、站点总数、来去程方向、所经过的前一个站点序列号、具体 GPS 数据。整体上,最基本的就是这些。
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形成一套良好的、可供第三方访问的接口(有点类似新浪微博或者豆瓣的接口,或者华为的终端云服务),让数据访问更灵活。如果有了此类接口,那无论请谁做电子站牌(公共终端),都不是什么问题,甚至是很简单的事情,无非是从 server 获取数据、然后显示在屏幕上。而且,有了这套数据,后期还可以拿来分析公交车的运行情况,比如在哪条路上经常堵、跑得慢,哪条线路乘客等车间隔长,等等,以此调整公交布局,更好服务乘客。
最怕的,就是舍本逐末,不花心思在基础数据布局上,而拿大量精力鼓捣一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诸如这个新闻,二十万一个电子站牌终端,却提供了一大堆诸如周边餐馆查询这样的功能(从可以斗地主的情况来看,应该就是跑一个 Embedded Linux 或者 Windows 系统,然后开个网页来访问 Google maps 等公共接口),真是伤不起。
另外,总觉得政府有一点不会利用资源。所谓「纳税人的钱」,就不是自己的钱,要省着花,不能敞着花,否则又怎么能反过来怪网络舆论凶猛呢?
举例来讲,对于电子站牌招标,如果明确站牌上所附属的广告权,可供中标方免费用三年,三年后再重新招标选择广告代理人,那这站牌的价格别说二十万,两万都嫌贵,指不定被华为(做设备轻而易举,云基础设施直指国内亚马逊)低价全包了都可能。另外,考虑到远程查询的需求必然强烈,向腾讯百度新浪发出招标邀请,承诺仅向其中一方开放数据,由其负责终端更新,必然有人愿意抢着做这生意(垄断放广告的事情谁不愿意干呢)。当然,这都是很粗糙的想法,具体实施起来可能麻烦一点,但思路上来讲,政府多整合利用资源,多把前期工作做足,少花钱多办事,总归是没错的。
最怕的,就是招标的人完全不懂技术,被人瞎忽悠,完全缺乏鉴别能力,钱是大把花出去了,也美其名曰「惠民工程」,可效果却很差,到头来是所谓「前期设计规划不足」(比如前阵子更换公交站牌、结果因为字体太小又重新更换的乌龙事件),就真特么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