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增强画面纵深感的几个小技巧

    https://sanwen8.cn/p/2aaH7Tf.html

    增强画面纵深感的几个小技巧

    所谓纵深感,就是利用透视原理在画面中表现出空间的深度,使画面表现出深渊的感觉。

    增强画面纵深感,往往也能提升画面的层次感、立体感,是构图时我们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拍摄风光时。


    缺乏纵深感的风光照,让人感到平淡而无趣

    同样是草原风光照,具备纵深感的画面明显更好

    其实,要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并不难,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就可以做到,看完本文您就能学会了。

    那么,我们开始吧。

    1

    善用引导线

    绝大部分涉及构图的文中都离不开引导线,因为它十分常见,汇聚视线的效果十分出众,应用起来也十分简单。

    利用引导线增强画面纵深感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让引导线以前景为起点贯穿整个画面,引领观众视线从近处延伸至远方的背景景物上。


    以海岸线作为引导线,引导观众视线贯穿整个画面

    在构图时需注意,尽量使引导线穿越画面的更多部分,增强纵深感的效果更好。


    引导线仅在画面右下角分布,效果不明显


    采取近似对角构图,很好地发挥了引导线效果

    选择有一定宽度的物体,如公路,作为引导线效果更佳,平角度或低角度拍摄,增强其透视效果,能进一步增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如下图,站在公路**平拍,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使公路边缘变成了两条引导线,汇聚在远方,有效将观众视线引向背景景物。

    如果视线汇聚处缺乏有意思的景物,可尝试放低拍摄角度,使公路占据更大的画面比例,纵深感更强。

    2

    大小对比

     

    在构图类的文里都会提到,在画面中加入前景,有助于提升画面的趣味性和空间纵深感。

    加入前景景物,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利用了近景和远景的大小对比,让人从心理上对画面景物的距离感产生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如果画面中具有多个同类的、具有明显大小标尺效果的景物,将其从远到近分布在前景、中景、后景,大小对比效果最为明显。

    下图中的石头从前景到中景、后景依次分布,大小对比显著,使人对画面景物的距离变化产生了相当直观的感受,画面纵深感极强。

    下图的中树,起到的也是类似效果。

    使用短焦距镜头,如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可以有效增强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对比效果。

    如下图,使用广角镜拍长城,近处的墙垛变得特别大,与中景处的形成了鲜明对比,有效增强了空间纵深感。

    3

    清晰模糊对比

     

    人们心理上的距离感,除了上一点提到的“近大远小”,还有另一点,“近处比远处更清楚”。

    下图,近景清晰的花簇,中景略微模糊的草地,背景模糊的森林,为画面带来了分明的层次感和显著的空间纵深感。

    通过控制景深,可以把本来空间纵深不大的画面,利用这种清晰-模糊的对比,创造出大空间纵深的错觉。

    下图的栏杆不仅利用了大小对比,还通过景深控制创造出了近处清晰,远处依次模糊的视觉效果,纵深感很强。

    清晰-模糊对比在雾景摄影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雾中,稍远处距离的物体就会变得非常模糊,而这种清晰-模糊对比程度,在正常天气下需要很大的空间距离才能实现。

    事实上,这种出众的纵深感与层次感,也是雾景最大的魅力之一。

    总结

     

    以上是三种创造、增强画面空间纵深感的几种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它们往往不是单独应用,而是综合发生作用的。


    螺旋引导线+大小对比


    大小对比+清晰模糊对比

    引导线+大小对比+清晰模糊对比

    以上就是今天要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 相关阅读:
    118/119. Pascal's Triangle/II
    160. Intersection of Two Linked Lists
    168. Excel Sheet Column Title
    167. Two Sum II
    172. Factorial Trailing Zeroes
    169. Majority Element
    189. Rotate Array
    202. Happy Number
    204. Count Primes
    MVC之Model元数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kan/p/69512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