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4

    1,装饰器:decorator(又叫语法糖)
    本质是函数,功能是用来装饰的,装饰其他函数:就是为其他函数添加附加功能。
    原则:a,不能修改被装饰的函数的源代码
          b,函数的调用方式也不能修改
    说明:尽管加了装饰函数,对原函数没有任何影响,原函数感觉不到装饰器的存在,原函数该怎么运行还怎么运行。

    2、基本常识:
    a,函数即“变量”:函数就是变量。

    b,高阶函数满足两个条件之一就是,

    之一:把一个函数名当做实参传给另外一个函数 (在不修改被装饰函数的源代码的情况下为其添加装饰功能)
    例子:

    def bar():
        print('111111111')
    def test1(func):
        print(func)
    test1(bar)
    ------------>
    运行后打印出来的是时内存地址:
    <function bar at 0x0000000000000D521453> 这个内存地址里存的就是对应变量的内容
    之二:返回值中包含函数名,返回值也可以字符串,数字,列表,函数名,函数执行。

    c,嵌套函数(在一个函数的内容主体内又定义了一个新的函数)
    def bar():
        def foo():
            print('In the foo')
            return 'aa'
        print('In the bar')
        return foo()
    bar()

    运行结果如下:
    In the bar
    In the foo

    d,匿名函数:没有名称的函数(注意,此时的内存回收机制),他在内存中保存机制:此时的门牌号
    如:

    calc = lambda x:x*3
    calc(3)

    e,高阶函数+嵌套函数=装饰器

    实例1:函数的调用,不是装饰器
    def bar(): ---------> 存到内存里的一个名称,相当于门牌号,只用通过这个门牌号才能里面具体的内容
        print('in the bar') -------> 存到内存里的对应门牌号的具体的内容,实实在在的存下来。python的内存机制,当门牌号没有时才会回收里面的具体的内容,才是释放内存,有多个门牌号时,所有的门牌都回收才会释放该内存
    def foo():
        print('in the foo')
        bar()
    foo()

    实例2:python的内存回收机制
        x = 1 直到python的程序结束,才会回收x =1这个内存,要么在程序中定义del来结束这个变量,否则就是直到程序结束才回收。del清除的就是1这个具体的内容的门牌号,内核里里有个内存清除器,当它到点启动时,发现这个1没有人引用了,此时才会清空1的这个内容。这就是内存回收机制

    实例3:

    def bar():
        pass   --------> pass :当代码运行到这一行的时候。跳过。相当于执行了一个空值。
    bar
    ---->
    <function bar at 0X000000000000D50158> 此时就是内存地址
    bar() 此时就是基于内存地址在调用,即调用该函数(变量)的具体内容

    实例4:高阶函数之将一个函数作为另外一个函数的实参传进去:
    def bar():
        pass
        def test1(func):
            print(func)   --------> 打印出来的是内存地址
            func()    --------> 调用基于func内存地址的具体内容。
    test1(bar)

    实例5:高阶函数之将一个函数作为另外一个函数的实参传进去::
    import time
    def bar():
        print(555555)
        def test1(func):     -------> 此处的func就是形参的参数名,会被后面的实参的bar代替
            start_time=time.time()
            func()         --------> 运行bar函数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 %(stop_time-start_time))
    test1(bar)

    实例6:高阶函数之将一个函数作为另外一个函数的返回值传进去::
    import time
    def bar():
        time.sleep(3)
        print('in the bar')
    def test2(func):
        print(func)    --------> 打印出来内存地址
        return func     --------> 将func这个参数作为返回值
    print(test2(bar))    --------> 打印一个运行后的函数就是打印他的返回值(即return后的内容)!!!!!!!
    ----------->
    解说:

    test2(bar) 相当于将bar的内存地址传给test2了
    test2(bar())相当于将bar的变量内容传给test2了


    import time
    def bar():
        time.sleep(3)
        print('in the bar')
    def test2(func):
        print(func)   -------> 打印出来内存地址
        return func    --------> 将bar的内存地址返回回来
    t=test2(bar)   --------> 将test2(bar)运行后的返回值再赋值给t这个变量!!!!!!
    print(t)
    ----->
    <function bar at 0X000000000000D50158>
    <function bar at 0X000000000000D50158>
    注意:这里的bar函数并没有运行。只是调用了bar这个函数的名称而已。所以只有上面的内存地址显示出来。

    ---------------------------------------------------------------------------------------------------------------------
    import time
        def bar():
        time.sleep(3)
        print('in the bar')
    def test2(func):
        print(func)   --------> 打印出来内存地址
        return func   --------> 将bar的内存地址返回回来
    t=test2(bar)   -------->这一步的运行结果就是打印了bar()函数的内存地址,并将该内存地址赋值给了t
    t()  ---- 运行bar,注意bar只是门牌号,运行t这个内存地址的主体内容,就是运行bar()这个实体。

    ----->
    <function bar at 0X000000000000D50158>
    in the bar
    -----------------------------------------------------------------------------------------------------------------------
    import time
    def bar():
        time.sleep(3)
        print('in the bar')
    def test2(func):
        print(func)   ---------> 打印出来内存地址
        return func   ---------> 将bar的内存地址作为返回值
    bar=test2(bar)   ---------> 重新给bar赋值
    bar()    -----------> 再次运行bar
    总结:返回值中包含函数名(不修改函数的调用方式)

    ------>
    <function bar at 0x00000000004C3E18>
    In the bar.

    总结:该例中两次给bar赋值,一次是定义成一个函数,第二次是定义成了内存地址赋值。但是该内存地址的主体内容仍然没变。故仍然可以运行。

    -----------------------------------------------------------------------------------------------------------------------
    实例7,嵌套函数:在一个函数体内,用def去申明一个新的变量
    def foo():
        print('000000')
        def bar():      ---------> 在一个函数体内定义一个新的函数,其作用域也就在这个函数范围内,这就是嵌套函数。出来外面这个函数就失效。
        print('11111111111')
        bar()
    foo()
    注意:与函数调用不同:下例为函数的调用

    def test1():
        print('2222222222')
    def test2():
        print("3333333333")
        test1()    ----------> 函数的调用,不是嵌套函数。
    print(test2)    ----------> 仅仅打印test2的内存地址
    print(test2())    ----------> 分两步运行:1,运行的结果就是先运行test2()函数;2,最后打印test2()的返回值

    --------->
    <function test2 at 0x00000000021DF730>
    222222222222222222233333
    2222222222
    None    ----------> 因为函数中没有定义返回值,所以返回值为None.


    补充说明:
    def test1():
        print(2222222222)
        return 'xxxxxx'
    print(test1())   ----------> 分两步执行:1,test1()函数执行,2,打印该函数的执行结果
    ------->
    2222222222
    xxxxxx


    --------------------------------------------------------------------------------------------------
    实例8,@timer 的作用:

    实例9,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 timer(test1) ,将test1的内存地址传给func了,
        def deco():    ----------------> 嵌套函数
            start_time=time.time()
            func()     ---------------> 运行test1()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 %(stop_time-start_time)) --------> 打印出test1 的运行时间
        return deco   -------------> 高阶函数,返回这个函数(或者叫变量)的内存地址

    def test1():
        time.sleep(3)
        print('in the test1')

    test1=timer(test1)
    test1() ------------- 此时实际执行的就是deco的函数

    -------> 等3秒后出现以下结果
    in the test1
    the func time is 3.00001785546222

    装饰器的用法:@,给哪个函数加,就在哪个函数的上头加上@

    实例10,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  timer(test1) ,将test1的内存地址传给func了,
        def deco():   --------->  嵌套函数
            start_time=time.time()
            func()    -------->  运行test1()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 %(stop_time-start_time))  --------> 打印出test1 的运行时间
        return deco   --------> 高阶函数,返回这个函数(或者叫变量)的内存地址
    @timer   --------> 作用相当于:test1=timer(test1)
    def test1():
        time.sleep(3)
        print('in the test1')
    @timer
    def test2():
        time.sleep(3)
        print('in the test2')
    test1()
    test2()

    实例11:

    装饰器:可以满足日常90%的需求:针对任意的传入的参数

    import time
    def timer(func):
        def deco(*args,**args):
            start_time=time.time()
            func(*args,**args)
            stop_time=time.time()
            print("the func run time is %s" %(stop_time-start_time))
        return deco
    @timer
    def test1():
        time.sleep(3)
        print('in the test1')
    @timer
    def test2():
        time.sleep(3)
        print('in the test2')
    test1()
    test2()

    ------------------------------------------------------------------------------------------------------------------------------------------------------------------
    实例12:

    模拟网站,一个页面就是一个函数
    import time
    user,passwd ='alex','abac123'
    def auth(func):
        def wrapper(*args,**kwargs):
            username = input("Username:").strip()
            password = input("Password:").strip()
            if user == username and passwd == password:
                print("user has passed authz")
                func(*args,**args)
            else:
                exit
        return wrapper
    def index():
        print("welcome to index page")
    @auth
    def home():
        print("welcome to home page")
        return "from home"
    @auth
    def bbs():
        print("welcome to bbs page")
    index()
    home()
    bbs()

    ------------------------------------------------------------------------------------------------------ 

    3、迭代器&生成器

    3.1、 列表生成式(在cmd的python命令行里执行),使代码更简洁。
    [i*2 for i in range(10)]
    等同于:
    a = []
    for i in range(10):
        a.append(i*2)
    print(a)

    3.2、 通过列表生成式,我们可以直接创建一个列表。

        但是,受到内存限制,列表容量肯定是有限的。而且,创建一个包含100万个元素的列表,不仅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如果我们仅仅需要访问前面几个元素,那后面绝大多数元素占用的空间都白白浪费了。所以,如果列表元素可以按照某种算法推算出来,那我们是否可以在循环的过程中不断推算出后续的元素呢?这样就不必创建完整的list,从而节省大量的空间。

    生成器特点:

    (1)、生成器只有在调用时候才会生成相应的数据。并且生成器省内存的方法就是只保留一个值
    (2)、只记录当前位置
    (3)、只有一个next方法:__next__() 双下划线


    在Python中,这种一边循环一边计算的机制,称为生成器:generator。

    在cmd的python命令下运行:
    生成1个1百万的列表:
    >>>[i*2 fro i in range(1000000)]

    此时就会打印
    ...
    赋值的形式:
    >>>a = [i*2 fro i in range(1000000)]   后面的数字越大,则这一步的时间越长。
    >>>len(a) 可以查看
    调用方式:
    >>>a[1000]

    >>>c = ( i*2 for i in range(100000000))    ---->马上出来,因为它不生成具体的每一个数字,只生成一个内存地址,此时,只有你访问这个地址,它才会生成。不访问的话,它都不会存在。和列表的区别,只有在调用的时候才会生成。不调用的时候不会生成。
    >>>print(c)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0000000D4E308>
    访问的范式:不能通过列表的下标去取值
    生成器取值只能是一个一个的去取
    >>> c._ _next_ _() --------------- 实际中next用得并不多,实际中用循环去调取数据。
    5122
    >>> c._ _next_ _()
    5124


    3.3、利用函数来做生成器
    generator非常强大,如果用推算的算法比较复杂,用类型表达式的for循环无法实现的时候,还可用函数来实现

    斐波拉契数列(Fibonacci),除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外,任意一个数都可由前两个数相加得到:

    1, 1, 2, 3, 5, 8, 13, 21, 34, ...

    斐波拉契数列用列表生成式写不出来,但是,用函数把它打印出来却很容易: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print(b)
            a, b = b, a + b     --------->此时a、b是同时赋值的
        n = n + 1
    return 'done'
    注意,赋值语句:
    a, b = b, a + b
    相当于:
    t = (b, a + b) # t是一个tuple
    a = t[0]
    b = t[1]
    >>> fib(10) 调用:意思是生成10个这个序列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done

    要把fib函数变成generator,只需要把print(b)改为yield b就可以了:
    def fib(max):
        n,a,b = 0,0,1
        while n < max:
            #print(b)
            yield b
            a,b = b,a+b   ==========》 注意这个书写方式,是两个等式同时赋值的意思。即 a=b,b=a+b 同时进行赋值!!!。
        n += 1
        return 'done'
    print(fib(100))
    运行后: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000000000000D4E308>
    这就是定义generator的另一种方法。如果一个函数定义中包含yield关键字,那么这个函数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generator。

     

    >>> f = fib(6)
    >>> f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104feaaa0>

    pytharm里面是这样的:
    <generator object f at 0x0000000001DC68E0>


        这里,最难理解的就是generator和函数的执行流程不一样。函数是顺序执行,遇到return语句或者最后一行函数语句就返回。而变成generator的函数,在每次调用next()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 yield 语句处继续执行。
    作用:上面的f函数是可以在程序外来随时中断的,又可以随时的恢复启用,中间可以夹杂别的程序。
    当f程序是个很大的很慢的程序时,就可以在这中间夹杂别的程序了


    data = fib(10)
    print(data)

    print(data.__next__())
    print(data.__next__())
    print("干点别的事")    ---------->  可以跳出程序外做别的任务。然后又可以随时进入在生成器程序。
    print(data.__next__())
    print(data.__next__())
    print(data.__next__())
    print(data.__next__())
    print(data.__next__())

    #输出
    <generator object fib at 0x101be02b0>
    1
    1
    干点别的事
    2
    3
    5
    8
    13

    在上面fib的例子,我们在循环过程中不断调用yield,就会不断中断。当然要给循环设置一个条件来退出循环,不然就会产生一个无限数列出来。

    同样的,把函数改成generator后,我们基本上从来不会用next()来获取下一个返回值,而是直接使用for循环来迭代:

     

    def f(max):
        n,a,b=0,0,1
        while n<max:
            yield b
            a,b = b,a+b
            n = n+1
        return "done"
    for n in f(10):
        print(n)
    1
    1
    2
    3
    5
    8

    -------------------------------------------------------------------------------------------------------------------------------------------------------------------------------

    用for循环调用generator时,发现拿不到generator的return语句的返回值。如果想要拿到返回值,必须捕获StopIteration错误,返回值包含在StopIteration的value中:

    def f(max):
        n,a,b=0,0,1
        while n<max:
            yield b
            a,b = b,a+b
            n = n+1
            return "done"
    for n in f(10):
        print(n)
    g = fib(6)
    while True:
        try:
        x = next(g)
        print('g:', x)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print('Generator return value:', e.value)
            break

    意思是:

    while True :一直循环下去
    try:一直抓值,
    except ... 直到抓取到特定的StopIteration这个错误的时候才执行其下面的语句:print和break操作。e代表上文代码里定义的返回值:"done",

    g: 1
    g: 1
    g: 2
    g: 3
    g: 5
    g: 8
    Generator return value: done

    关于如何捕获错误,后面的错误处理还会详细讲解

    ----------------------------------------------------------------------------------

    例:

    def f(max):
        n,a,b =0,0,1
        while n<max:
            yield b
            a,b = b,a+b
            n =n+1
        return "done"
    g = f(10)
    print("========== start loop ==========")
    for i in g:
        print(i)


    def f(max):
        n,a,b =0,0,1
        while n<max:
            yield b
            a,b = b,a+b
            n =n+1
        return "done"
    g = f(10)

    ------>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print(g.__next__())

    运行:报错一个"done"的异常错误。因为取值超过了定义的10次,已经取不到值了

    -----------------------------------------------------------------------------------------------------------------------------------------------------------
    改进方法:引进try:

    def f(max):
        n,a,b =0,0,1
        while n<max:
            yield b
            a,b = b,a+b
            n =n+1
        return "done"   ---------> 就是超值范围后的报错信息,异常的时候打印的消息。
    g = f(10)

    while True:    --------> 死循环
        try:   --------> s是一种不断的抓的方法
        x = next(g)
        print("g:",x)
        except StopIteration as e:
            print("Generator return value:",e.value)
            break

    意思是try下面的代码一旦出这个错:StopIteration (出来别的任何错都不处理)就执行:print("Generator return value:",e.value) 和break 跳出循环


    总结:代码带有yield的就不叫函数了。就是一个生成器了。
    yield作用:使得函数保存当前位置,并退出该函数,下次任何再调用函数的时候再回来

    -------------------------------------------------------------------------------

    应用:通过yield实现在单线程的情况下实现并发运算的效果

    实例1:

    def con(name):
        print("%s prepare to eat box."%name)
        while True:
            baozi = yield
            print("box %s coming,and eated by %s"%(baozi,name))
    c =con("chen")
    c.__next__()
    c.__next__()
    运行:
    chen prepare to eat box.
    box None coming,and eated by chen

    -----------------------------------------------------------------------------------------------------------------------------------------------
    例2:
    def con(name):
        print("%s prepare to eat box."%name)
        while True:
            baozi = yield
            print("box %s coming,and eated by %s"%(baozi,name))
    c =con("chen")
    c.__next__()
    b1 = "韭菜的"
    c.send(b1)
    --->
    chen prepare to eat box.
    box 韭菜的 coming,and eated by chen

    解释:

    send 可以给yield传值同时调用该值
    next仅仅是调用yield的值。

    --------------------------------------------------------------------------------

    例3:
    def con(name):
        print("%s prepare to eat box."%name)
        while True:
            baozi = yield
            print("box %s coming,and eated by %s"%(baozi,name))
    c =con("chen")
    c.__next__()
    b1 = "韭菜的"
    c.send(b1)
    c.__next__()

    ---->
    chen prepare to eat box.
    box 韭菜的 coming,and eated by chen
    box None coming,and eated by chen

    ---------------------------------------------------------------------------------------------

    迭代器:

        迭代器是访问集合元素的一种方式。迭代器对象从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开始访问,直到所有的元素被访问完结束。迭代器只能往前不会后退,不过这也没什么,因为人们很少在迭代途中往后退。另外,迭代器的一大优点是不要求事先准备好整个迭代过程中所有的元素迭代器仅仅在迭代到某个元素时才计算该元素而在这之前或之后,元素可以不存在或者被销毁。这个特点使得它特别适合用于遍历一些巨大的或是无限的集合,比如几个G的文件

    特点:
    1.访问者不需要关心迭代器内部的结构,仅需通过next()方法不断去取下一个内容
    2.不能随机访问集合中的某个值,只能从头到尾依次访问
    3.访问到一半时不能往回退
    4.便于循环比较大的数据集合,节省内存

    >>> a = iter([1,2,3,4,5])
    >>> a
    <list_iterator object at 0x101402630>
    >>> a.__next__()
    1
    >>> a.__next__()
    2
    >>> a.__next__()
    3
    >>> a.__next__()
    4
    >>> a.__next__()
    5
    >>> a.__next__()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StopIteration

     

    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数据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类是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tuple、dict、set、str等;
    一类是generator,包括生成器和带yield的generator function。
    这些可以直接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统称为可迭代对象:Iterable。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ble对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bl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abc',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ble)
    True
    >>> isinstance(100, Iterable)   ----------> 单个的数字不是可迭代对象,数字的列表就是
    False

    而生成器不但可以作用于for循环,还可以被next()函数不断调用并返回下一个值,直到最后抛出StopIteration错误表示无法继续返回下一个值了。

    可以被next()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值的对象称为迭代器:Iterator
    判断:一个函数里有next的方法的就叫迭代器(反之,没有这个方法的就不叫迭代器)
    >>> a =[1,2,3]
    >>> dir(a)   -------> 查看有无next方法


    生成器肯定就是迭代器(因为生成器有next方法):
    >>> from collection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5)).Iterator)
    True

    但迭代器不一定就是生成器

    可以使用isinstance()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Iterator对象: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Iterator
    >>> isinstance((x for x in range(10)),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 Iterator) ------》判断列表是否是
    False
    >>> isinstance({}, Iterator) —————》 字典
    False
    >>> isinstance('abc', Iterator) --------》字符串
    False

    生成器都是Iterator对象,但list、dict、str虽然是Iterable,却不是Iterator。
    >>>a=[1,2,3]
    >>>iter(a)
    >>>b=iter(a) ---------> 此时的b就是一个迭代器了,可以通过next的方法取值了。
    >>>b.__next__()
    >>>b.__next__()
    >>>b.__next__()

    把list、dict、str等Iterable变成Iterator可以使用iter()函数:
    >>> isinstance(iter([]), Iterator)
    True
    >>> isinstance(iter('abc'), Iterator)
    True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list、dict、str等数据类型不是Iterator?
    这是因为Python的Iterator对象表示的是一个数据流,Iterator对象可以被next()函数调用并不断返回下一个数据,直到没有数据时抛出StopIteration错误。可以把这个数据流看做是一个有序序列,但我们却不能提前知道序列的长度,只能不断通过next()函数实现按需计算下一个数据,所以Iterator的计算是惰性的,只有在需要返回下一个数据时它才会计算。
    Iterator甚至可以表示一个无限大的数据流,例如全体自然数。而使用list是永远不可能存储全体自然数的。
    小结
    凡是可作用于for循环的对象都是Iterable类型;
    凡是可作用于next()函数的对象都是Iterator类型,它们表示一个惰性计算的序列;
    集合数据类型如list、dict、str等是Iterable但不是Iterator,不过可以通过iter()函数获得一个Iterator对象。
    Python的for循环本质上就是通过不断调用next()函数实现的,例如:

    for x in [1, 2, 3, 4, 5]:
        pass
    实际上完全等价于:

    # 首先获得Iterator对象:
    it = iter([1, 2, 3, 4, 5])  # 循环:
    while True:
        try:   # 获得下一个值:
        x = next(it)
        except StopIteration:    # 遇到StopIteration就退出循环
            break

    例:range(10) 在python3.0里就是一个迭代器

    >>> range(10) -------> python3.0
    range(1.10)
    >>> range(10) -------> python2.0 变成跌代器:xrange(10)
    [0,1,2...9]

    本质:3.0里面的for循环就是通过next的方法去取值的。
    for line in f.readlines():
    xxx
    这个也是使用迭代的方法。一次读一行。

    以后通过socket传文件的额时候可以用这个,因为底层很多的都是迭代器封装的。

     


    内置方法(内置参数)

    pycharm里演示:

    abs():取绝对值

    all():
       Return True if all elements of the iterable are true (or if the iterable is empty). Equivalent to:

    def all(iterable):
        for element in iterable:
           if not element: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实例:
    print(all[0,12,-45345])   ------> 因为0为非真,故返回假
    print(all[12210,12,-45345])

    any() 如果可迭代对象的任意的一个数据为真,就返回真,(有一个数据为真就返回真)。列表为空就返回假
    def any(iterable):
    for element in iterable:
    if element: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实例:
    print(any[0,12,-45345])
    print(all[])
    print(all[0])


    ascii(): 没用:将一个内存对象变成一个可打印的字符串

    实例:print(ascii([1,3,"是否发生李开复"]))

    a=[1,3,"是否发生李开复"]
    print(a,type(a))
    --------------------------------------------------------------------------------------
    bin() 将一个整数转换成二进制(1进制转二进制)
    >>>bin(1)
    >>>bin(234432143)
    --------------------------------------------------------------------------------------
    bool() 布尔判断。0就是FALSE,1就是true
    >>>bool(1)
    >>>bool(0)
    --------------------------------------------------------------------------------------
    bytearray() 字节数组,将二进制变成列表的形式可以修改了。用不上,知道有这个东西就行了

    a=bytes("abcde",encoding="utf-8")
    print(a)
    print(a.capitalize(),a)

    理解:字符串不可以修改,列表可以修改。

    b=bytearray("abcde",encoding="utf-8")
    b[0]
    print(b[0]) ---------> 97 ascii码里a这个字符对应的就是97
    print(b[1]) ---------> 98 ascii码里b这个字符对应的就是98

    b[1] = 100
    print(b)

    b[1] = 50
    print(b) -----> bytearary(b"xxxxxx")

    ---------------------------------------------------------------------------------------
    callable(object) 判断对象是否可以调用:在这个对象后面可以加()的就是属于可以调用

    比如:
    print(callable([1,2,3])) ----> false
    def a():pass
    print(callable(a)) -----> true


    --------------------------------------------------------------------------------

    chr() ---> 反映数字!!对应的ASCII码的字符
    chr(97)

    ---------------------------------------------------------------------------------
    ord() ----->反映字符在ascii码里对应的数字
    ord(a)

    ---------------------------------------------------------------------------------
    classmothod()类方法

    ---------------------------------------------------------------------------------
    compile() 底层的,将代码用于编译的。用不上

    ---------------------------------------------------------------------------------
    complex() 复数,用不上

    ---------------------------------------------------------------------------------
    delattr( ) 面向对象


    -----------------------------------------------------------------------------------
    dir():查看某个对象的所有方法:

    a= {1,2,212}
    dir(a) ------->结果里面有两个下划线的除了next都是内置方法,我们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可以用

    -----------------------------------------------------------------------------------
    divmod() 相除并返回商和余数

    divmod(5,3)
    -->
    (1,2)


    -----------------------------------------------------------------------------------------
    filter(function,iterable):对传入的值按照function的方法过滤下在处理,从一组数据里面过滤出你想要的。

    例:
    a=filter(lambda n:n>5,range(10))
    for i in a:
    print(a)

    ----------------------------------------------------------------------------------------
    map(function,iterable) 对传入的值都安装function的方法来处理

    a=map(lambda n:n**n,range(10)) == a=[lambda i:i*2 for i in range(10)]
    for i in a:
    print(i)

    -----------------------------------------------------------------------------------------
    reduce():是一个标注库里的模块了,逐渐相加

    import functools
    a = functools.reduce(lambda x,y:x+y,range(10))
    print(a)
    ___>45

    0+1+2+3+4+5+6+7+8+9==45

    ---------------------------------------------------
    frozenset([iterable]) 不可变的

    a= [1,2,3,4323,4,24,234,234,,124,13,21,3]
    a=frozenset([1,2,3,4323,4,24,234,234,,124,13,21,3])
    此时的a就不可变了。没有了改,增,删的方法了

    ----------------------------------------------------
    globals() 返回当前程序所有变量的key.value的格式

    print(globals()) 用得少

    -----------------------------------------------------

    解释:哈希算法:固定映射关系:
    张三 =“xxx” --------》 python自动给"张飞" 映射成 1,
    李四 = “xxx” --------》 ..........................2,

    下次寻址:寻张三,就安装对应表找1,等于就是寻找:1,2,3,4,5,6...等

    而找1000000里面的值的方法:
    假如找5000,在100万里打半,50万 》5千
    再判断:25万 》 5千
    再打半判断:12.5万 > 5千
    ........... 6.75万 ....
    3.875 ....
    ............1.9875 ...
    ............ 1万 > 5千
    。。。。。。5 qian = 5qian 找到了。等于在100万里找个数通过7次就找到了


    例:
    hash(10) ----》打印出16进制
    hash(“Jack”)

    ----------------------------------------------------------------------------
    locals() -----> 用不上

    ----------------------------------------------------------------------------

    max() 返回列表里的最大值
    min() 返回列表里的最小值

    -----------------------------------------------------------------------------
    oct() 转8进制,没什么用

    oct(1)
    --->0o1
    oct(9)
    --->
    0o11

    -----------------------------------------------------------------------------
    pow(x,y), x的y次方

    pow(2,3)
    --》8

    ----------------------------------------------------------------------------------
    round(1.2342342342) --- 保留2位小数点
    --->
    1.33

    ----------------------------------------------------------------------------------
    setattr() 非常重要的!!


    ----------------------------------------------------------------------------------
    slice() 切片 ---- 没用

    例:
    d = range(20)
    d[slice(2,5)]

    语法等于:
    d[2,5]

    -----------------------------------------------------------------------------

    sorted()

    例:
    a = {
    6:2,
    8:0,
    1:4,
    9:11
    }

    print(a)
    因为字典本身即是无序的,通过sort()可以排序,默认安装key来排序
    print(sorted(a.iteams())

    安装value来排序:
    print(sorted(a.items(),key=lambda x:x[1])) x代表:字典里的元素 key:value

    -----------------------------------------------------------------------------
    zip() 拉链,

    a=[1,2,3,4]
    b=['a','b','c','d']

    zip(a,b)
    print(zip(a,b))
    for i in zip(a,b):
    print(i)

    当a,b 的元素个数不一样的时候,按照最少的那个来组合

    ---------------------------------------------------------------------------------------------------

    json 和pickle
    用于序列化的两个模块
    json,用于字符串和 python数据类型间进行转换
    pickle,用于python特有的类型 和 python的数据类型间进行转换
    Json模块提供了四个功能:dumps、dump、loads、load
    pickle模块提供了四个功能:dumps、dump、loads、load


    序列化:将内存对象变成字符串

    例:将字典存成字符串:
    info = {
    name="alex",
    age=22,
    }
    f= open('text','w')
    f.write(str(info))
    f.close

     

    反序列化: 将字符串变成内存对象

    d = f.read()
    f.close()
    print(d)

    d = eval(f.read())
    f.close()
    print(d['age'])

    ----->22

    ---------------------------------------------------------

    # 序列化dumps: 将内存上的数据写到硬盘上

    info = {
    name="alex",
    age=22,
    }


    f = open('text','w')
    print(json.dumps(info))

    ---------------------------------------------------------
    反序列化loads:将内存的数据对象存到硬盘上了
    import json
    f= open("text",'r')
    d = json.loads(f.read())
    print(d["age"])

    右键运行:反序列化:
    22


    例:
    import json
    def sayhi(name):
    print("hello",name)

    info = {
    'name':"alex",
    "age":22,
    "func":sayhi
    }

    f = open("text","w")
    f.write(json.dumps(info))
    f.close()

    报错:该内存地址不是一个json的可序列化的数据,json只能处理简单的数据,比如:字典,列表,字符串等
    因为json是所有的语言里都通用的。作用在于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交互。


    处理复杂的可序列化的数据:用pikle:
    import json
    def sayhi(name):
    print("hello",name)

    info = {
    'name':"alex",
    "age":22,
    "func":sayhi
    }

    f = open("text","wb")
    print()
    f.write(pickle.dumps(info))
    f.close()

     

    反序列化:
    d = pickle.loads(f.read)
    print(d['age'])

     


    f=open('text',"wb")
    pickle.dump(info,f) == f.write(pickle.dumps(info))
    f.close()

    d = pickle.load(f) == d = pickle.loads(f.read())
    print(d['func']("alex"))

     

    要点:json的序列化,反序列化
    pickle的序列化,反序列化

    引申:dump两次、三次

     

    ------------------------------------------------------------------------------------------------
    软件目录开发规范:


    为什么要设计好目录结构

    "设计项目目录结构",就和"代码编码风格"一样,属于个人风格问题。对于这种风格上的规范,一直都存在两种态度:

    一类同学认为,这种个人风格问题"无关紧要"。理由是能让程序work就好,风格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另一类同学认为,规范化能更好的控制程序结构,让程序具有更高的可读性。
    我是比较偏向于后者的,因为我是前一类同学思想行为下的直接受害者。我曾经维护过一个非常不好读的项目,其实现的逻辑并不复杂,但是却耗费了我非常长的时间去理解它想表达的意思。从此我个人对于提高项目可读性、可维护性的
    要求就很高了。"项目目录结构"其实也是属于"可读性和可维护性"的范畴,我们设计一个层次清晰的目录结构,就是为了达到以下两点:

    可读性高: 不熟悉这个项目的代码的人,一眼就能看懂目录结构,知道程序启动脚本是哪个,测试目录在哪儿,配置文件在哪儿等等。从而非常快速的了解这个项目。
    可维护性高: 定义好组织规则后,维护者就能很明确地知道,新增的哪个文件和代码应该放在什么目录之下。这个好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配置的规模增加,项目结构不会混乱,仍然能够组织良好。
    所以,我认为,保持一个层次清晰的目录结构是有必要的。更何况组织一个良好的工程目录,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儿。

    目录组织方式

    关于如何组织一个较好的Python工程目录结构,已经有一些得到了共识的目录结构。在Stackoverflow的这个问题上,能看到大家对Python目录结构的讨论。

    这里面说的已经很好了,我也不打算重新造轮子列举各种不同的方式,这里面我说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假设你的项目名为foo, 我比较建议的最方便快捷目录结构这样就足够了:

    Foo/
    |-- bin/
    | |-- foo ----------》 执行这里的文件,去调用下面的main.py的主程序,从而实现整个python程序运行。
    |-- conf/
    |
    |-- foo/
    | |-- tests/ ------------------>测试的
    | | |-- __init__.py
    | | |-- test_main.py
    | |
    | |-- __init__.py
    | |-- main.py ---------------> 正式的
    |
    |-- docs/ --------------> 文档
    | |-- conf.py
    | |-- abc.rst
    |
    |-- setup.py -----------> 安装程序
    |-- requirements.txt --------> 依赖哪些别的软件
    |-- README
    简要解释一下:

    bin/: 存放项目的一些可执行文件,当然你可以起名script/之类的也行。
    foo/: 存放项目的所有源代码。(1) 源代码中的所有模块、包都应该放在此目录。不要置于顶层目录。(2) 其子目录tests/存放单元测试代码; (3) 程序的入口最好命名为main.py。
    docs/: 存放一些文档。
    setup.py: 安装、部署、打包的脚本。
    requirements.txt: 存放软件依赖的外部Python包列表。
    README: 项目说明文件。
    除此之外,有一些方案给出了更加多的内容。比如LICENSE.txt,ChangeLog.txt文件等,我没有列在这里,因为这些东西主要是项目开源的时候需要用到。如果你想写一个开源软件,目录该如何组织,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下面,再简单讲一下我对这些目录的理解和个人要求吧。

    关于README的内容

    这个我觉得是每个项目都应该有的一个文件,目的是能简要描述该项目的信息,让读者快速了解这个项目。

    它需要说明以下几个事项:

    1、软件定位,软件的基本功能。
    2、运行代码的方法: 安装环境、启动命令等。
    3、简要的使用说明。
    4、代码目录结构说明,更详细点可以说明软件的基本原理。
    5、常见问题说明。

    我觉得有以上几点是比较好的一个README。在软件开发初期,由于开发过程中以上内容可能不明确或者发生变化,并不是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信息都补全。但是在项目完结的时候,是需要撰写这样的一个文档的。
    可以参考Redis源码中Readme的写法,这里面简洁但是清晰的描述了Redis功能和源码结构。

    关于requirements.txt和setup.py

    setup.py

    一般来说,用setup.py来管理代码的打包、安装、部署问题。业界标准的写法是用Python流行的打包工具setuptools来管理这些事情。这种方式普遍应用于开源项目中。不过这里的核心思想不是用标准化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说,
    一个项目一定要有一个安装部署工具,能快速便捷的在一台新机器上将环境装好、代码部署好和将程序运行起来。

    这个我是踩过坑的。

    我刚开始接触Python写项目的时候,安装环境、部署代码、运行程序这个过程全是手动完成,遇到过以下问题:

    安装环境时经常忘了最近又添加了一个新的Python包,结果一到线上运行,程序就出错了。
    Python包的版本依赖问题,有时候我们程序中使用的是一个版本的Python包,但是官方的已经是最新的包了,通过手动安装就可能装错了。
    如果依赖的包很多的话,一个一个安装这些依赖是很费时的事情。
    新同学开始写项目的时候,将程序跑起来非常麻烦,因为可能经常忘了要怎么安装各种依赖。
    setup.py可以将这些事情自动化起来,提高效率、减少出错的概率。"复杂的东西自动化,能自动化的东西一定要自动化。"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setuptools的文档比较庞大,刚接触的话,可能不太好找到切入点。学习技术的方式就是看他人是怎么用的,可以参考一下Python的一个Web框架,flask是如何写的: setup.py

    当然,简单点自己写个安装脚本(deploy.sh)替代setup.py也未尝不可。

    requirements.txt

    这个文件存在的目的是:

    方便开发者维护软件的包依赖。将开发过程中新增的包添加进这个列表中,避免在setup.py安装依赖时漏掉软件包。
    方便读者明确项目使用了哪些Python包。
    这个文件的格式是每一行包含一个包依赖的说明,通常是flask>=0.10这种格式,要求是这个格式能被pip识别,这样就可以简单的通过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来把所有Python包依赖都装好了。具体格式说明: 点这里。

     

    关于配置文件的使用方法

    注意,在上面的目录结构中,没有将conf.py放在源码目录下,而是放在docs/目录下。

    很多项目对配置文件的使用做法是:

    配置文件写在一个或多个python文件中,比如此处的conf.py。
    项目中哪个模块用到这个配置文件就直接通过import conf这种形式来在代码中使用配置。
    这种做法我不太赞同:

    这让单元测试变得困难(因为模块内部依赖了外部配置)
    另一方面配置文件作为用户控制程序的接口,应当可以由用户自由指定该文件的路径。
    程序组件可复用性太差,因为这种贯穿所有模块的代码硬编码方式,使得大部分模块都依赖conf.py这个文件。
    所以,我认为配置的使用,更好的方式是,

    模块的配置都是可以灵活配置的,不受外部配置文件的影响。
    程序的配置也是可以灵活控制的。
    能够佐证这个思想的是,用过nginx和mysql的同学都知道,nginx、mysql这些程序都可以自由的指定用户配置。

    所以,不应当在代码中直接import conf来使用配置文件。上面目录结构中的conf.py,是给出的一个配置样例,不是在写死在程序中直接引用的配置文件。可以通过给main.py启动参数指定配置路径的方式来让程序读取配置内容。当然,这
    里的conf.py你可以换个类似的名字,比如settings.py。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格式的内容来编写配置文件,比如settings.yaml之类的。

     


    跨目录调用文件:atm.py 调用settings.py和main.py
    atm
    |-bin
    | |- __init__.py
    | |- atm.py
    |-conf
    | |- __init__.py
    | |- settings.py
    |-core
    |- __init__.py
    |- main.py

    def login():
    print("welcome to my atm")
    print(__file__) ----------------> 当前文件的相对路径
    import os
    #print(os.path.abspath(__file__)) ---> 当前文件的绝对路径

    #通过dir命令:返回路径名,不要文件名
    #print(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 可以找到父一级的目录:bin目录

    #再向上一级,到atm的总目录
    import sys
    BASE_DIR=os.path.dirname(os.path.dirname(os.path.abspath(__file__)))
    sys.path.append(BASE_DIR)
    import conf,core

    from conf import settings -----------> 这样就可以调用 conf 目录下的文件了


    from core import main -----------> 这样就可以调用core目录下的文件了
    main.login()


    程序结构:
    day4-atm/
    ├── README
    ├── atm #ATM主程目录
    │ ├── __init__.py
    │ ├── bin #ATM 执行文件 目录
    │ │ ├── __init__.py
    │ │ ├── atm.py #ATM 执行程序
    │ │ └── manage.py #ATM 管理端,未实现
    │ ├── conf #配置文件
    │ │ ├── __init__.py
    │ │ └── settings.py
    │ ├── core #主要程序逻辑都 在这个目录 里
    │ │ ├── __init__.py
    │ │ ├── accounts.py #用于从文件里加载和存储账户数据
    │ │ ├── auth.py #用户认证模块
    │ │ ├── db_handler.py #数据库连接引擎
    │ │ ├── logger.py #日志记录模块
    │ │ ├── main.py #主逻辑交互程序
    │ │ └── transaction.py #记账还钱取钱等所有的与账户金额相关的操作都 在这
    │ ├── db #用户数据存储的地方
    │ │ ├── __init__.py
    │ │ ├── account_sample.py #生成一个初始的账户数据 ,把这个数据 存成一个 以这个账户id为文件名的文件,放在accounts目录 就行了,程序自己去会这里找
    │ │ └── accounts #存各个用户的账户数据 ,一个用户一个文件
    │ │ └── 1234.json #一个用户账户示例文件
    │ └── log #日志目录
    │ ├── __init__.py
    │ ├── access.log #用户访问和操作的相关日志
    │ └── transactions.log #所有的交易日志
    └── shopping_mall #电子商城程序,需单独实现
    └── __init__.py

     

  • 相关阅读:
    Error: unable to load xmlsec-openssl library
    count(1)、count(*)与count(列名)的执行区别
    Linux下的压缩zip,解压缩unzip命令详解及实例
    linux centos 如何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
    These dependencies were not found: *!!vue-style-loader!css-loader?
    Git如何永久删除某个重要文件文件或文件夹 (包括历史记录) 强制
    LDAP的filter查询详解
    详谈mysqldump数据导出的问题
    GO -- 遍历删除 数组 slice
    mjml强大&&灵活的邮件模版引擎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aishirenshi/p/874379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