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充分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

    如果条件A是结论B的充分条件:A与其他条件是并连关系,即A、C、D….中任意一个存在都可以使得B成立(就像是个人英雄主义),如下图:

    用法:

    1.如果条件A存在,B肯定成立,即A→B(箭头表示能够推导出)

    2.如果B不成立,则说明所有可能的条件都不存在,因此A肯定也不存在,即非B→非A

    3.如果条件A不存在,而条件C、D可能存在,也可以使得B成立,即不能导出非A→非B

     

    必要条件:

    条件A是结论B的必要条件:A与其他条件是串联关系,即条件A必须存在,且条件C、D….也全部存在才可能导致B结论。(团结的力量)如下图:

    用法:

    我简单表示为A+…→B(中间的点表示还有其他条件)

    1.如果B成立了,说明所有条件都存在,肯定存在条件A。即B→A。

    2.如果条件A不存在,串联少了一个条件,B也肯定不能成立,即 非A→非B。

    3.如果B不成立,可能是C,D不存在但A存在,只是C、D掉链子了,即不能导出 非B→非A。

     

    试题中的用法

    先判断出各个关键词之间是充分还是必要关系,然后用关键词和箭头画出之间的关系,例如:A是B的充分条件,A’是B的必要条件,则画出来A→B←.....+A’,然后根据必要条件A’+…→B能推导成B→A’的特点转化为ABA’

    然后根据四个正确推论:AB ,非B非A,BA’非A’非B

    两个错误推论:非A非B ,非B非A’即可进行判断。

     

    对于公务员考试中此类题的简单解题方法,我在专栏里做了详细介绍,需要的话请移步专栏:充分必要条件 - 简单解题方法,如果完全理解消化了的话,应该就能很顺利地解决这类题目了。

     

    下面先举一个例子简单说明试题中的做法:

    例题:只有住在广江市的人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如果住在广江市,就得要付税;每一个付税的人都要发牢骚。

    根据上述判断,可以推出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

      (1)每一个不理睬通货膨胀影响的人都要付税。

      (2)不发牢骚的人中没有一个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3)每一个发牢骚的人都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分析:先一句句分析:

    只有住在广江市的人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影响

    “只有。。。才。。。”在这里表示必要条件,“住在广江市”是“不理睬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但是不充分(因为有可能不光“住在九江”,还得“有九江户口”等条件才能“不理睬通货膨胀”),标记为:住在广江市+...→不理睬通货膨胀,根据必要条件A+…→B的正确推论B→A的特点,转化为:不理睬通货膨胀→住在广江市

    (注:“只有。。。才。。。”也可能表示充分必要条件,区别是这个条件是不是导致结论的唯一条件。比如“只有触犯了刑法才按照刑法进行处罚”,“触犯了刑法”是“按照刑法进行处罚”的唯一条件,因此是充分必要条件。而本题中,仅仅“住在广江市”,如果没有收入等,那也不能够“不理睬通货膨胀”,因此需要其他条件进行串联才能够导致“不理睬通货膨胀”,因此在此题中是仅仅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住在广江市,就得要付税

    “如果。。。就。。。”表示充分条件,住在广江市是付税的充分条件,标记为:住在广江市→付税

    每一个付税的人都要发牢骚

    “。。。都要。。。”也表示充分条件,付税是发牢骚的充分条件,标记为:付税→发牢骚。

    然后连起来就是:不理睬通货膨胀住在广江市付税发牢骚。

     

    对于(1),根据上面画出来的推导链条,充分条件能连续推导,很明显是对的。

    对于(2),根据充分条件推理的非B→非A的特点,以不发牢骚为起点反推,不发牢骚→不付税,不付税→不住在广江市,不住在广江市→理睬通货膨胀,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不理睬(双重否定即肯定),因此(2)也正确。

    对于(3),由于充分条件推理只能非B→非A,不能够B→A,因此推导不回去。

     

    注:判断是“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必要条件”,最好不记关键词而是应该理解判断表达的意思,因为很多句子没有“只有”、“才”、“就”等关键词。

    如果条件能够导致后面的结论,那就是充分条件,比如“住在九江要付税”,可以理解出“住在九江”已经能够导致“付税”成立,那么“住在九江”就是“付税”的充分条件

    如果结论想要成立必须需要前面的条件,就是必要条件,如“付税需要住在九江”,可以理解出“住在九江”是“付税的一个条件,但可能需要其他条件,比如“月薪需要超过3500”,因此“住在九江”就是“付税”的必要条件,表示很必要,但是还不够充分导致结论;

    如果前面的条件是后面结论成立的唯一条件,那么就相互是充分必要条件。这个比较容易判断。

     

     

    ,对于你提的问题,我试着推导解释了一下,请批判式阅读。

    1、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那么q一定是p的必要条件。

    解释:“p是q的充分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图:

    如果q(B)不成立,则说明所有可能的条件都不存在,因此p(A)肯定也不存在,也就是说q的存在对于p的存在是必要的。因此q一定是p的必要条件。

     

     

    2、如果p是q的必要条件,q一定是p的充分条件。

    解释:“p是q的必要条件”,根据必要条件图:

    如果q(B)成立,则说明包括p(A)在内所有可能的条件肯定都存在,因此p(A)肯定也存在,也就是说q的存在对于p的存在已经很充分,不需要别的其他条件。因此q一定是p的充分条件。

     

     

     

    3、p对于q是不充分的,q对于p一定不必要。

    分两种情况:

    1)p对于q是必要不充分的,那么q对于p一定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释:“p对于q是必要不充分的”,根据必要条件图:

    如果q(B)成立,则说明包括p(A)在内所有可能的条件肯定都存在,因此p(A)肯定也存在,也就是说q的存在对于p的存在已经很充分,不需要别的其他条件。因此q一定是p的充分条件。

    “p对于q不充分”是说除了p必须还有其他条件共同存在才能导致q存在。只能推断出p和q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这句话不能得出其他推论。

    在“q是p的充分条件”的基础上,假如q也是p的必要条件,那么q就是p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p也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与1)“p对于q是必要不充分的”相矛盾,且与“p和q不是充分必要条件”相矛盾,因此q不是p的必要条件。

    因此,q对于p一定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2)p对于q是不必要不充分的,那么q对于p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释:“p对于q是不必要不充分的”,则p和q没有任何关系,因此q对于p不充分也不必要。

    综合1)和2),q对于p一定不必要。

     

     

     

    4、如果p对于q不必要,q对于p一定不充分。

    分两种情况:

    1)p对于q充分不必要,那么q对于p一定必要不充分。

    解释:“p对于q是充分不必要的”,根据充分条件图:

    “p对于q是充分的”,就是说如果q(B)不成立,则说明所有可能的条件都不存在,因此p(A)肯定也不存在,也就是说q的存在对于p的存在是很必要的。因此q一定是p的必要条件。

    “p对于q是不必要的”,说明不一定需要p存在,而是存在其他条件也能够导致q存在,因此q存在不一定是因为p存在,还有可能是其他条件存在,因此q的存在不能推导出p存在,因此q是p的不充分条件。

    因此,q对于p一定是必要不充分条件。

    2)p对于q不充分不必要,那么q对于p一定不必要也不充分。

    解释:“p对于q是不充分不必要”,则p和q没有任何关系,因此q对于p不必要也不充分。

    综合1)和2),q对于p一定不充分。

  • 相关阅读:
    Java如何编写自动售票机程序
    install windows service
    redis SERVER INSTALL WINDOWS SERVICE
    上传文件
    This problem will occur when running in 64 bit mode with the 32 bit Oracle client components installed.
    解决Uploadify上传控件加载导致的GET 404 Not Found问题
    OracleServiceORCL服务不见了怎么办
    Access to the temp directory is denied. Identity 'NT AUTHORITYNETWORK SERVICE' under which XmlSerializer is running does not have sufficient permiss
    MSSQL Server 2008 数据库安装失败
    数据库数据导出成XML文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akaisgood/p/133646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