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载 网络通信,其实就是在作内存(缓冲区)管理

     最近看代码,感慨很多。作一个高性能的网络通信模块,除了要选择高性能的网络通信模型之外,同样重要的就是:你的内存(缓冲区)是如何管理的。

      在网络通信模型方面,现在的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了,在win下使用iocp,在linux下使用epoll。它们的使用方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章可循的。

      内存之于高性能,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尽可能地减少内存的动态申请和释放;
      2.尽可能地减少内存数据的复制;

      解决第1个问题,我们可以使用内存池;而解决第2个问题,就会牵涉到程序的架构设计了。

      理想的情况是:

      在数据接收方面,一个包,只要从网络模块接收下来后,直到它被上层逻辑使用完毕之后才会丢弃,而不应该在网络接收模块和上层逻辑模块之间增加任何的有关复制该包的行为和操作;

      在数据发送方面,发送的时所用的缓冲区,不应该是即时申请的,而是从内存池中取的可用缓冲区,用完后再放回。

      而我们看到,对于前者,也只有在架构方面作一些精巧布局才能达到目的。

  • 相关阅读:
    操作系统六文件管理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38 (Rated for Div. 2) ABCD
    51nod 1100 斜率最大
    51nod 最小方差
    51nod 1065 最小正子段和
    P1280 尼克的任务
    牛客小白月赛2
    Codeforces Round #210 (Div. 1) B 二分+dp
    江西财经大学第一届程序设计竞赛
    51nod 1596 搬货物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ex1n/p/223958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