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系统学习笔记

    在学习搭建linux系统和环境,过程中用到的一些相关命令,记录一下,持续更新。

    一.Linux常用命令

    1. 命令基本格式

    1).  [root@localhost ~] # /root

    其中root是当前登录用户,用户名,

    localhost相当于Windows系统的admin

    ~         当前所在目录(家目录)

    #         超级用户的提示符

              普通用户的提示符是$

    2).  命令 [选项]  [参数]

    注意:个别命令使用不遵循此格式,当有多个选项时,可以写在一起,简化选项与完整选项    -a == --all;

    ①.Is [选项] [文件或目录]

    选项: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    显示详细信息

    -d    查看目录树形

    -h    人性化显示文件大小

    -i    显示inode

         ②. -rw-r--r--

    - 文件类型(-文件d目录 l软链接文件)

    rw-         r--         r--

    U所有者   g所属组    o其他人

    R读 w写 x执行

    1. 目录处理命令

    1).建立目录:mkdir

       mkdir -p [目录名]

       -p       递归创建

       命令英文原意:make directories

    2)切换所在目录:cd

       命令英文原意 change directory

       简化操作

       cd  ~ (cd)      进入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Cd  -       进入上次目录

       Cd  ..      进入上一级目录

       Cd  .       进入当前目录

    相对路径:参照当前所在目录,进行查找

    如:  [root@localhost ~]#cd../usr/local/src/

    绝对路径:从根目录开始指定,一级一级递归查找。在任何目录下,都能进入指定位置

    如:[root@localhost ~]# cd /etc/

    3) 

    4)

    界面切换命令

    ①. Systemctl get-default //输入后会显示multi-user(命令行终端),还有一个是图形界面:graphical.target

    ②.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图形界面

    ③.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命令界面

     

     

    rm命令

    -f:在删除过程中不给任何指示,直接删除。

    -r:将参数中列出的全部目录和子目录都递归地删除。

    -i:与-f选项相反,交互式删除,在删除每个文件时都给出提示。

    删除文件可以直接使用rm命令,若删除目录则必须配合选项"-r",例如:

    # rm  -r  music.dir

    执行上述命令后成功执行删除了文件夹目录

     

     

    1 删除文件夹
    de>rm -rf  fileNamede>

     

    -删除文件夹实例:
    rm -rf /var/log/httpd/access

    将会删除/var/log/httpd/access目录以及其下所有文件、文件夹
    需要提醒的是:使用这个rm -rf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linux没有回收站的

    2 删除文件
    de>rm -f  fileNamede>
    使用 rm -rf 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linux没有回收站的

    移动文件

     

    格式:

    mv [选项(option)] 源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使用命令:

    mv  webdata  /bin/usr/

    可以延伸一下:

    mv    /usr/lib/*    /zone

    是将 /usr/lib/下所有的东西移到/zone/中。

    mv    /usr/lib/*.txt    /zone

     

    linux下拷贝文件的时候出现权限不够,如何解决

    首先是ctrl+alt+t 打开一个终端。

    然后运行命令 sudo nautilus  。

    就可以打开一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文件管理器啦。

    Linux 下对Mysql的操作

    1.输入root密码进去

    mysql -uroot -p

    1. 显示数据库

    Show databases;

     

    1. 创建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数据库名

    二、导入数据库
    1、首先建空数据库
    mysql>create database dcim_db;

    2、导入数据库
    方法一:
    1)选择数据库
    mysql>use dcim_db;
    2)设置数据库编码
    mysql>set names utf8;
    3)导入数据(注意sql文件的路径)
    mysql>source /srv/dcim_db.sql;
    方法二:
    mysql -u用户名 -p密码 数据库名 < 数据库名.sql
    #mysql -uabc_f -p abc < abc.sql

    建议使用第二种方法导入。

    注意:有命令行模式,有sql命令

     

     

     

    二、删除数据库

    执行命令drop databases 数据库名;

    删除数据库中的表同理

     

    1.重启 apache

    service httpd restrat

    /etc/init.d/httpd stop

    /etc/init.d/httpd start

    2.重启 mysql

    service mysql restart

    /etc/init.d/mysqld stop

    /etc/init.d/mysqld start

    3.重启Nginx

    service nginx restart

    /etc/init.d/nginx stop

    /etc/init.d/nginx start

    运行“cat /var/log/messages | grep network”命令查看日志中出现的与network相关的信息

    Netstat  -tnl:查看当前端口信息

    参数说明:
    -t (tcp)仅显示tcp相关选项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成数字。
    -l 仅列出有在 Listen (监听) 的服务状态

    查询是否安装了php

    rpm -qa | grep php

     

    Linux usermod命令用于修改用户帐号。

    usermod可用来修改用户帐号的各项设定。

    -c<备注>  修改用户帐号的备注文字。

    -d登入目录>  修改用户登入时的目录。

    -e<有效期限>  修改帐号的有效期限。

    -f<缓冲天数>  修改在密码过期后多少天即关闭该帐号。

    -g<群组>  修改用户所属的群组。

    -G<群组>  修改用户所属的附加群组。

    -l<帐号名称>  修改用户帐号名称。

    -L  锁定用户密码,使密码无效。

    -s<shell>  修改用户登入后所使用的shell。

    -u<uid>  修改用户ID。

    -U  解除密码锁定

  • 相关阅读:
    mysq 日期相减
    说说时间观与时间管理——北漂18年(71)
    ionic之切换开关
    ionic之单选框
    SELECT ... LOCK IN SHARE MODE和SELECT ... FOR UPDATE locks在RR模式下可以看到最新的记录
    14.5.2.3 Consistent Nonlocking Reads 一致性非锁定读
    14.5.2.2 autocommit, Commit, and Rollback
    14.5.2 事务隔离级别
    对于唯一索引使用唯一条件搜索, InnoDB 只锁定找到的index record,不是它之前的区间
    mysql explain 解释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ido050313/p/788990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