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服务端相关知识学习(三)Zookeeper的配置

    前面两篇文章介绍了Zookeeper是什么和可以干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实际的接触一下Zookeeper这个东西,看看具体如何使用,有个大体的感受,后面再描述某些地方的时候也能在大脑中有具体的印象。本文只关注分布式模式的zookeeper,因为这也是在生产环境的唯一部署方式,单机的zookeeper可以在测试和开发环境使用,但是单机环境的zookeeper就不再是zookeeper了。安装配置很简单,官网也有介绍,这里就只对后面的文章有提到的点说明下。

    配置-zoo.cfg

    这是zookeeper的主要配置文件,因为Zookeeper是一个集群服务,集群的每个节点都需要这个配置文件。为了避免出差错,zoo.cfg这个配置文件里没有跟特定节点相关的配置,所以每个节点上的这个zoo.cfg都是一模一样的配置。这样就非常便于管理了,比如我们可以把这个文件提交到版本控制里管理起来。其实这给我们设计集群系统的时候也是个提示:集群系统一般有很多配置,应该尽量将通用的配置和特定每个服务的配置(比如服务标识)分离,这样通用的配置在不同服务之间copy就ok了。ok,下面来介绍一些配置点:

    clientPort=2181

    client port,顾名思义,就是客户端连接zookeeper服务的端口。这是一个TCP port。

    dataDir=/data

    dataLogDir=/datalog

    dataLogDir如果没提供的话使用的则是dataDir。zookeeper的持久化都存储在这两个目录里。dataLogDir里是放到的顺序日志(WAL)。而dataDir里放的是内存数据结构的snapshot,便于快速恢复。为了达到性能最大化,一般建议把dataDir和dataLogDir分到不同的磁盘上,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磁盘顺序写的特性。

    集群中服务的列表

    server.1=127.0.0.1:20881:30881
    server.2=127.0.0.1:20882:30882
    server.3=127.0.0.1:20883:30883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把三个zookeeper服务放到同一台机器上。上面的配置中有两个TCP port。后面一个是用于Zookeeper选举用的,而前一个是Leader和Follower或Observer交换数据使用的。我们还注意到server.后面的数字。这个就是myid(关于myid是什么下一节会介绍)。上面这几个是一些基本配置。

    还有像 tickTime,这是个时间单位定量。比如tickTime=1000,这就表示在zookeeper里1 tick表示1000 ms,所有其他用到时间的地方都会用多少tick来表示。

    比如 syncLimit = 2 就表示fowller与leader的心跳时间是2 tick。

    maxClientCnxns -- 对于一个客户端的连接数限制,默认是60,这在大部分时候是足够了。但是在我们实际使用中发现,在测试环境经常超过这个数,经过调查发现有的团队将几十个应用全部部署到一台机器上,以方便测试,于是这个数字就超过了。

    minSessionTimeout, maxSessionTimeout -- 一般,客户端连接zookeeper的时候,都会设置一个session timeout,如果超过这个时间client没有与zookeeper server有联系,则这个session会被设置为过期(如果这个session上有临时节点,则会被全部删除,这就是实现集群感知的基础,后面的文章会介绍这一点)。但是这个时间不是客户端可以无限制设置的,服务器可以设置这两个参数来限制客户端设置的范围。

    autopurge.snapRetainCountautopurge.purgeInterval -- 客户端在与zookeeper交互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多的日志,而且zookeeper也会将内存中的数据作为snapshot保存下来,这些数据是不会被自动删除的,这样磁盘中这样的数据就会越来越多。不过可以通过这两个参数来设置,让zookeeper自动删除数据。autopurge.purgeInterval就是设置多少小时清理一次。而autopurge.snapRetainCount是设置保留多少个snapshot,之前的则删除。

    不过如果你的集群是一个非常繁忙的集群,然后又碰上这个删除操作,可能会影响zookeeper集群的性能,所以一般会让这个过程在访问低谷的时候进行,但是遗憾的是zookeeper并没有设置在哪个时间点运行的设置,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会禁用这个自动删除的功能,而在服务器上配置一个cron,然后在凌晨来干这件事。

    以上就是zoo.cfg里的一些配置了。下面就来介绍myid。

    配置-myid

    在dataDir里会放置一个myid文件,里面就一个数字,用来唯一标识这个服务。这个id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保证整个集群中唯一。zookeeper会根据这个id来取出server.x上的配置。比如当前id为1,则对应着zoo.cfg里的server.1的配置。

    2. 而且在后面我们介绍leader选举的时候,这个id的大小也是有意义的。

    OK,上面就是配置的讲解了,现在我们可以启动zookeeper集群了。进入到bin目录,执行 ./zkServer.sh start即可。

    参考

    Zookeeper-Zookeeper的配置

  • 相关阅读:
    3.6_分类性能评估
    3.5_逻辑回归案例分析
    3.4_分类算法之逻辑回归
    3.3_朴素贝叶斯
    3.2_k-近邻算法案例分析
    3.1_分类算法之k-近邻
    sklearn的estimator
    2.3_模型和交叉检验
    NYOJ 211 Cow Contest (弗洛伊德+传递闭包 )
    NYOJ 42 一笔画问题 (并查集+欧拉回路 )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unmomo/p/118207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