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这个函数的定义如下:
对任意,等于所有的数量,其中lcm为最小公倍数。
现在给你一组数,你需要去求所有的f(n)。
Input
第一行为一个正整数T,。
然后有T行,每一行有一个整数n,。
Output
输出有T行,每一行,输出对应的的值。
Sample Input
1
9
4
114
514
1919
810
Sample Output
3
14
5
5
41
Hint
对第一组样例,有(1,9),(3,9),(9,9)三组
首先,根据算术基本定理:一个数的每一个质因子的不同幂对应不同的因数。
算术基本定理可表述为:任何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 N,如果N不为质数,那么N可以唯一分解成有限个质数的乘积N=P1^a1 *P2^a2*P3^a3……Pn^an,这里P1 < P2 < P3…… < Pn均为质数,其中指数ai是正整数。这样的分解称为 N 的标准分解式。
因此我们通过分解质因子,得到质因子的幂次后,对质因子的幂次进行重新组合,保证每个质因子幂次拆分后能得到max(bi,ci)=ai,即可得到多对因子,这也就是求lcm(i,j)=n的对数。
期间我们要对幂次的组合+1,表示本身,并*2,表示两个因子交换同一质因子的幂次。
对于得到的每种组合,进行数量的累乘,最后得到的结果还必须做÷2操作,因为可能存在重复的幂次,会得到相同的因数。+1操作是为了防止奇数项质因子被除去。+1后再除,偶数结果不受影响,奇数结果不会被舍去。
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算术基本定理
#include<string.h>
#define LL long long
const int maxn=10000100;
int num=0;
LL prime[maxn/10],cnt;
bool vis[maxn];
int mi[2000],pi[1900];
void init()
{
memset(vis,true,sizeof(vis));
for(int i=2;i<maxn;i++)
{
if(vis[i])prime[num++]=i;
for(int j=0;j<num&&i*prime[j]<maxn;j++)
{
vis[i*prime[j]]=false;
if(i%prime[j]==0) break;
}
}
}
void breakperime(LL x)///分解质因数
{
memset(mi,0,sizeof(mi));
memset(pi,0,sizeof(pi));
cnt=0;
for(LL i=0;prime[i]*prime[i]<=x;i++)
{
if(x%prime[i]==0)
{
pi[cnt]=prime[i];
while(x%prime[i]==0)
{
mi[cnt]++;
x/=prime[i];
}
cnt++;
}
}
if(x!=1)pi[cnt]=x,mi[cnt++]=1;
}
int main()
{
int t,cas=0;
LL n;
init();
scanf("%d",&t);
while(t--)
{
scanf("%lld",&n);
breakperime(n);
LL sum=1;
for(LL i=0;i<cnt;i++) sum=sum*(mi[i]*2+1);
sum=(sum+1)/2;
printf("%lld
",s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