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VC++平台上的内存对齐操作

    我们知道当内存的边界正好对齐在相应机器字长边界上时,CPU的执行效率最高,为了保证效率,在VC++平台上内存对齐都是默认打开的,在32位机器上内存对齐的边界为4字节;比如看如下的代码:

    struct MyStruct
    {
        int i;
        char c;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out<<sizeof(MyStruct)<<endl;
        return 0;
    }
    

    此时输出的结果并不是sizeof(int) + sizeof(char) = 5而是8,因为内存对齐的原因,将char分配为4个字节效率更高;

    在VC平台上我们可以通过预处理指令:#pragma pack(show)来查看当前内存对齐的方式,我们在代码前加上一句#pragma pack(show),再次编译,在编译器的“生成”窗口中看到一个警告:“warning C4810: 杂注 pack(show) 的值 == 8”说明这时编译器采用的是8字节的对齐方式,另外可以通过这个预处理指令更改对齐方式,比如将代码改写一下:

    #pragma pack(show)
    #pragma pack(1)
    
    struct MyStruct
    {
        int i;
        char c;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out<<sizeof(MyStruct)<<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这个时候得到结果为5,也就是说我们已经将对齐方式改为了1;
    除了这个预处理指令我们也可以通过VC++扩展关键字align来改变内存的对齐方式:

    #pragma pack(show)
    #pragma pack(1)
    
    struct MyStruct
    {
        int i;
        char c;
    };
    
    struct __declspec(align(1)) MyStruct1
    {
        int i;
        char c;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cout<<sizeof(MyStruct)<<endl;
        cout<<sizeof(MyStruct1)<<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这个时候输出的结果为两个5;

  • 相关阅读:
    Orika对象复制教程(完美笔记)
    JAVA-开发构建Gradle项目安装使用教程
    Java中传入一个时间范围,取出该时间范围内所有日期的集合
    线程安全之原子操作
    Java内存模型以及线程安全的可见性问题
    Java线程池的应用
    Java中实现线程的方式
    线程通信
    线程状态
    CPU缓存和内存屏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anuage/p/77257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